第7章 師德建設的內容(1)(1 / 3)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

是師德的基本原則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師德原則,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這就是說,教師要有正確的職業意識、堅強的職業意誌和高尚的職業行為。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麵:

首先,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必須理解教師職業的社會意義,確立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理解是熱愛的基礎。隻有對教育事業的社會意義有深刻理解,才能真正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教師的工作,從表麵上看是很平凡的。它的基本活動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外輔導,找同學談話,組織班級活動等,而活動的範圍基本上就在學校和課堂裏圍繞著學生轉,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場麵、驚天動地的舉動。然而,教師的工作卻是偉大的崇高的。我們說教師工作是偉大的崇高的,首先是因為人民教師的工作,是偉大社會主義事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國實現四化大業的基礎工作。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之本在於教師。我們人民教師每上好一堂課,組織好一次活動,把科學知識和社會主義理想注入兒童、少年的頭腦,讓其在兒童、少年的心裏生根、發芽、成長,這就是在為建築社會主義的大廈添磚加瓦。在我國,有三億多的兒童和少年,都要經過幼兒園、小學老師的教育而走上社會各個崗位,因而教師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未來一代的健康成長,影響著祖國的前途和命運。

教師工作之所以偉大和崇高,還由於它是最富於自我犧牲的職業。正如有的同誌說得好:教師如粉筆,如犁鏵,一點一點磨損了自己,開墾著蒙昧的荒原,播撒了知識的種子,在他所教的學生中將來可能成為知名的學者和科學家,而教師卻往往默默無聞,他們的勞動隱沒在學生成功的業績之中。

所以,人們常常把教師的工作比作蠟燭,說它“照亮了別人,燃盡了自己”,以此來讚頌教師勞動的犧牲精神,是很有道理的。

而教師一旦認識和理解了教師工作的重大意義,那麼教師職業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就會油然而生,並成為教師始終不渝地獻身教育事業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斯霞老師就是這樣的典型。她在總結自己一生從事小教工作的經驗時說:“作為一個老教師,我感到光榮,感到幸福,同時又想到身上的重擔。

……我們如何才能挑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這副重擔呢?我認為一個教師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這是當教師的基本條件。幾十年來,每當有人問我幹什麼工作的時候,我總是理直氣壯地回答,‘小學教師’!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支柱,所以曆盡挫折,遇到各種困難,都始終沒有離開教師的崗位。”可見,人民教師隻有深刻認識教育工作的社會意義和確立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才能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振興經濟而始終不渝地獻身教育事業。

其次,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要樹立正確的苦樂觀,願為人民教育事業辛勤耕耘。教師的工作是艱苦、繁重的。正如一位中央領導同誌在一次小學、幼兒園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所說的:“老師,就是在困難中奮鬥的人,你身居鬥室,想著替國分憂;你兩袖清風,時時為學生操勞;講學談心,家訪輔導,老師的工作是辛苦的,從來閑不住自己的腳步。每當日沉星移,你們仍在燈光下仔細批改作業,為了培養後代,你們含辛茹苦,整日操勞。”人民教師的工作是很苦的,但又是富於樂趣和充滿幸福的事業。教師工作的樂趣,首先來自對祖國和人民的貢獻。當教師親眼看到由於自己的辛勤勞動,使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當教師親眼看到或聽到學生畢業後在各個崗位上為祖國作出貢獻,成為合格的勞動者和各種專門人才時,就會感到由衷的高興,產生一種幸福感。

這是教師辛勤耕耘獲得碩果後的一種歡樂和幸福。這種情感隻有教師才能真正體會到的。正如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所說的:“教書是一種很愉快的事業,你越教就會越愛自己的事業。當你看到你教出來的學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為社會做出貢獻時,你會多麼高興嗬!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來居上,這裏不也正包含著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績在裏麵嗎!”教師工作的樂趣,還來源於美好師生情誼的深刻體驗。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富有情感的、具有純真童心的學生。教師的辛勤勞動和赤誠之心,一旦感染了學生,就會引起學生對老師由衷的敬愛,朝夕相處,建立起師生最美好的情誼。每個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都有著這種高尚的師生情誼的深切感受。全國優秀班主任丁榕老師的經曆和感受就非常生動他說明了這一點。丁老師為了塑造下一代美好的心靈,傾注了全部心血,幾年前由於意外的事故,不幸失去了六歲的獨生子,她悲痛欲絕。可就在這時,她仿佛看到全班學生站在自己麵前,正等著自己……。於是,第二天一早丁老師仍來學校工作。當學生意外地發現丁老師已來到學校,學生們伏在桌上哭了起來。一些學生從辦公室的門縫裏塞進了一張張紙條:“丁老師,我們都是您的孩子!”“丁老師,您要保重身體,您是我們的媽媽。”過節了,學生們拉著丁老師上公園,逛大街,設法轉移了老師對孩子的思念。孩子過世周年時,全班學生來到她家,送來一本漂亮的相冊,相冊的扉頁上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