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忌片麵武斷。有的教師把某些客觀原因促成的,不自覺犯的錯誤,片麵看待,武斷地下結論,不問青紅皂白,讓學生全部接受批評,深刻檢查。這種批評,表麵上聲色俱厲,實際上不可能有積極效果。教師既要看到他犯的錯誤,又要看到他的一貫表現;既要看主觀原因,又要看到客觀原因;既要看到犯錯誤的現實,又要看到改正的可能性,不能把責任一股腦地推給學生。隻有這樣,才能使批評收到良好效果,使被批評的學生口服心服。
平凡,但不平庸讀《天職》一文,幾度熱淚盈眶。徐開清老師的事跡感人至深,讓我得到一次思想的洗禮和靈魂淨化。我以為,徐老師身上有如下三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忠於職守徐老師能在教育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績,是他忠於教師職責、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結果。
一個教師是否忠於職守,是從日常工作的具體行動和效果中體現出來的。
教師辛苦。教師清貧。但國家不斷采取措施,切實改善教師待遇;教師也日益受到社會的尊重。可就在目前,仍有一些老師“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隻管按部就班,不問效果,不思進取;更有甚者,不安心本職工作,一心想轉行或下海,千方百計要離開教育係統。這些人,跟在山鄉、邊區默默耕耘幾十年的同行,跟徐開清這樣的好老師相比,難道不應該慚愧萬分嗎?
教師是平凡的,但絕不應該是平庸的。我們應該像徐老師一樣,愛崗敬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熱愛學生徐開清老師犧牲後,學生悲痛不已。我想:這不僅是因他救助學生的壯舉讓人感動,學生們也是為失去一位如嚴父慈母般關心愛護他們的老師而哭泣!
對學生,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給他們,還要在思想上、生活上了解、關心他們,真正地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健康成長。在這方麵,徐老師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三、崇高的人格徐開清老師在危急關頭,犧牲自己,救助學生的壯舉,絕不是偶然的。這是他崇高人格在那一瞬間的體現和升華!
教師被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就應該首先淨化自己的靈魂;要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就應該以自己的高尚人格率先垂範!
作為從事教書育人這個特殊職業的工作者,不僅要具備一般的社會公德,還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質,符合特殊的職業規範。如果一個老師品質低下、道德敗壞,不管有多高的業務水平,都不配為人師表。對那些人格卑劣,損壞教師形象的,更應嚴格查處,將之清理出教師隊伍。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多年的教學生涯使我懂得了一個真諦——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引導學生追求真理的巨大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核心是愛,這是做個好教師不可缺少的品質。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教師隻有先施愛於學生,學生才能親師、尊師。
通過無數次的實踐,我深感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之中。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但是,愛並不是萬能的,愛中必須要有嚴。愛是要通過嚴表現出來,失去了嚴的愛就是溺愛;嚴又要以愛為基礎,失去了愛的嚴就變成了蠻橫。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多年的教育工作實踐告訴我:熱愛學生,是一個好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但是,愛生之情不會從天而降。教師要做到能愛生、會育人,首先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教書育人的工作中,把一生獻給教育事業的心願化成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另外,隻有不斷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加強對黨和政府在教育工作中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學習,才能在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對學生愛得越深、越執著,教育成效就會越顯著、越突出。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當樹立“為學生而活著”的人生觀。如果樹立了這種人生觀,我們就會盡自己的一切努力把迷途中的孩子從迷茫中解脫出來,引導他頑強地追求,勇敢地探索,即使自己千辛萬苦,也會感到快樂無邊。
“罰老師”失寵感言某學校有一位班主任老師,曾用一個字來概括他的工作“經驗”,那就是“罰”。學生遲到或早退一次,罰款1元;曠課1節,罰款2元;班上違紀,或罰擦黑板1天,或罰掃地1周;完不成作業,則視“態度”好壞罰做數次;就連競賽失利、20名以後的學生也要按名次處以罰款,每差一名,罰款若幹,如此等等。
有時好學生也要受罰,考試之前,學生要自己預報考分,每少考1分,要罰款10元。
故此,該班主任因罰款有方,被人戲稱為“罰老師”。就是這位“罰老師”,竟曾因“罰”得福,被前任校長保薦為市級模範班主任。但在新校長那裏,“罰老師”卻大為失寵,別說是撈得好處,就這班主任也沒能當上。由此而觀,隻要有好的領導在,“罰”風是完全可以被刹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