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師德建設的內容(12)(1 / 3)

近年來,這種“情緒課”已逐漸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毋庸諱言,隨著教學競爭的激烈,導致教師產生情緒的因素已逐漸增多,或工資待遇低生活上有困難,或工作上出現差錯受到處罰,或教改收效不理想遭到別人非議,或與領導、同事之間有矛盾一時不能化解等等,都可能引起教師心理上的波動而滋生不滿和消極的情緒,並很容易把情緒帶進課堂。

教師帶著情緒上課,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作為教師,由於情緒的幹擾、破壞作用,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無法正常發揮,即使課前作過精心準確,即使對所授內容滾瓜爛熟,但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漏洞,有時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些什麼。作為學生,由於受到教師情緒的衝擊,大腦處於禁錮狀態,主觀能動性受到抑製。如此教與學不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何談教學質量和效果?更有甚者,有的教師情緒升溫轉化成怒火時,往往會找某一個或某些學生作為發泄的對象。這不僅傷害了學生心靈,而且也損害了自己的形象。

因此,作為教師,平時應加強思想和職業道德修養,在產生情緒的時候,要學會自我控製、自我釋放,千萬莫將不良情緒帶進課堂。

重簡潔,輕修飾

教師的著裝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均應以簡潔為本,不必過分修飾。

簡潔最能反映現代文化人的審美觀,簡潔以其嚴謹的比例表現出的理性之美為教師所認識、認同和體現。

輕修飾並不意味著排斥修飾,教師著裝的修飾應講究整體效果,應在款式的配套、色彩的搭配、麵料的質感上力求同一性。

教師是文化的代表,是修養的象征。教師的著裝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均應以簡潔為本,不必過分修飾。重簡潔、輕修飾恰如繪製一幅寫意山水,寥寥數筆,濃淡相宜,意境和內涵即蘊蓄其中。相反,強調精雕細琢,色彩濃鬱,甚至描金畫銀的“工筆重彩”,則非教育場合及職業的著裝風格。

簡潔與嚴謹同源。簡潔的裝束在校園中更易顯示莊重和落落大方,而過分的修飾則往往落入豔俗,與校園的文化氛圍不諧調。

服裝上的簡潔是指樣式的簡單明了、結構的明確清晰、色彩的協調統一以及穿著方式的規範傳統。

在以快節奏為時代特征的世紀之交,時裝的流行形式千變萬化,樣式或長或短、或肥或瘦,色彩或亮麗、或晦暗,材料質感或細膩、或粗糙,而蘊涵於其中的共同原則即為簡潔。簡潔最能反映現代文化人的審美觀,簡潔往往以嚴謹的比例表現出的理性之美為教師所認識、認同和體現。例如套裝上、下的長度之比,服裝造型中長寬之比,服裝上明顯的分割線造就的兩部分視覺關係之比,服裝部件(如口袋等)與主身之比,色彩搭配中的明度之比、彩度之比,不同色相的麵積之比等等。

輕修飾體現在追求修飾與簡潔的致性。閃亮的首飾、繁縟的裝飾物以及濃妝豔抹無疑與簡潔的衣著水火不容,教師的職業著裝應該偏重自然修飾,使著意的造型中不失自然之風範,以幹練而舒展的手段達到剛柔相濟的效果,富美麗於高雅之中。修飾過分、過於露透和“性感”是教師著裝之大忌。

輕修飾並不意味著排斥修飾,更不應陷入混淆“樸素”和“邋遢”的誤區。

教師著裝的修飾應講究整體效果,應在款式的配套、色彩的搭配、麵料的質感上力求同一性,特別是在發式、化妝、鞋、帽、飾物、背包等與著裝有關的修飾上,將統一的風格與個性的創意結合起來,才會顯得莊重而不呆板,亦能形成具有個性的規範之美。

因此,教師的衣櫥完全可以豐富多彩。筆者建議,在添置新衣服之前,每一位教師應該首先將自己的衣櫥整理一下,搞清兩個問題,以避免“隨波逐流”的購衣盲目性。

首先,教師應該審視自我,找到適合於自身的比例搭配方式。

例如長衣服配短裙,短衣配長裙,還是傳統的比例搭配?每個人適合範圍不盡相同。

比例搭配變化是不受流行影響的基本審美形式,應該最大限度地嚐試在確保簡潔著裝法則的情況下以比例美表現其風格的同異。

此外,教師應該認真審查自身潛意識中的色彩傾向性,並且客觀地分析並把握這種偏愛的的色彩是否真正適合自己的外在條件,例如膚色、發色、性格和氣質,從而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基本色彩,這一基本色彩不易為流行色的變化而左右。例如,有人喜歡並適合黑色,而有人喜歡並適合白色、灰色、藍色、駝色、醬紅色、墨綠色、藕荷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