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裝呼喚美
不知你覺察到沒有,當一群穿紅戴綠的稚童在廣場上嬉戲的時候;當一隊衣著鮮豔,款式新穎的少年從大街上走來的時候;當一群群風度翩翩,渾身洋溢著時代氣息的青年從學校大門走向社會的時候;那些或在前引路,或在後護導的老師,在穿著打扮上卻落後於自己的學生。春天早已降臨在祖國的大地,社會在開放中顯得多姿多彩,我們的老師們為什麼不能打扮得更美一些呢?
筆者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也應當是教師的天性。教師們天天在教學生怎樣去尋找大自然的美。老師對美的感覺是敏感的。可以想象到,一個老師如果對美漠視,對美冷淡,又怎麼去教學生呢?教出來的學生會愛美嗎?當然,老師的著裝美首先要整潔大方,也要考慮色彩和款式的協調得體,要避免野、粗、俗。
學校領導要鼓勵教師儀表美。有些學校的領導思想依舊停留在過去的年代,對教師追求著裝美總是看不慣,這是不對的。筆者以為,“教師要為人師表”,這個“表”,為什麼不可以是“儀表之表”嗎?我想,教師打扮得美一些,隻能使學生對你產生接近感,九十年代的學生有新的審美觀,她們對老師的打扮也是十分注意的。你穿得既能體現時代美,又保持老師的有識風度,同樣會一產生教育效果,有時比上一堂課還有效果。
再說,現在的社會是改革開放的社會,社會上各階層人士的觀念都在更新,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大大高於過去的年代,作為教師,又怎能不跟上形勢,追隨社會的新潮流呢。
教師要重形象美
教師不僅是美育的傳播者,也是活生生的美育形象。在學生審美化學習中,教師是學生第一個審美感知對象。教師形象的和諧美是學生產生愉快情感的第一步,有了對教師的美好情感和心境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穿著打扮關係到教師的儀表是否端莊,它既是教師形象美的外在表現,又是教師審美意識的內在流露。
教師的職業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在穿著打扮上既不能太新潮又不能太陳舊,太新潮不但在課堂上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有個生活導向問題。但是穿得太陳舊又給人以暮氣沉沉的感覺,毫無美感可言。
因此教師要有種“身份意識”,在自身的審美塑造中,注意個人愛好服從職業身份的要求,同時還要注意與環境,教學內容相諧調,使美的自我性和社會性達到統一,給學生一個衣著整潔、儀表端莊、舉止文雅、談吐大方的可親可敬的教師形象。
教師著裝四忌
曾經遇到過一位課上得很不錯的青年教師,有一次領導親臨課堂聽課,一向以樸素著稱的他特意到商場買了一件高檔西裝。但事與願違,當他精神飽滿地走上講台時,教室裏一下子炸開了鍋,西裝成了學生們關注的焦點。無獨有偶,有一位女教師穿了一件花裙子走進教室,學生立即交頭接耳,訓斥了好幾次均無效果,下課一打聽,才知道很多學生上課都在數她的裙子上到底有多少隻蝴蝶。由此可見,教師著裝,一定要注意細節。
1、不能穿著新衣服直接進教室上課,而應在上課之前,到教室裏走一走,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盡可能地減少學生的新奇感。
2、不能穿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服裝,特別是奇裝異服進課堂。
3、不能穿與課堂氣氛形成強烈反差的衣服上課。著裝應與課堂氛圍協調一致,比如上《十裏長街送總理》就不宜穿得大鮮豔,上朱自清的《春》卻需要穿得鮮豔一點。4、要注意整潔規範。整潔規範是教師著裝的最基本的要求,諸如一粒扣子未扣等不合規範的細節。
一旦被學生發現,都會成為學生議論的話題。
穿出西裝的風采
西裝是男士們必備的服裝。
而且一套好的西裝往往價格不菲。市麵上的西裝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有的卻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因此,每個男士都會麵臨如何挑選一套物有所值的好西裝的問題。那麼如何挑選西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