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怎樣消除過度焦慮
焦慮是當一個人意識到完美的狀況正處在危險或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反應。這裏所說的完美的狀態包括很多方麵,就個體本身而言,包括:自己生理上的健康、生命安全、心理的寧靜、事業的成敗、自尊的維護等;就周圍環境而言則包括為他人的安危而擔心、對他人的事業而擔心,如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考不上大學或找不到工作等。緊張是程度較輕的焦慮,人們往往可以從情境中意識到;而過度焦慮則是程度較重的焦慮,它是對特定危險刺激作出的強烈情緒反應,如恐懼。過度焦慮會摧毀人的防禦機製,使人喪失鬥誌。長期的過度焦慮必然會導致心理活動的異常。因此,教師應學會避免和消除過度焦慮。
過度焦慮的產生有多種原因,因此,要消除過度焦慮,必須針對各種情況,分別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種產生焦慮的原因是在認識上誇大了當前情況對自己或親人的危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很快從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事後再理智地分析,便會消除焦慮。因為事後的情形表明,當時的情境並沒有造成什麼危害。過度的焦慮便會自然消除。在遇到危險情境或遭遇挫折時,教師應竭力使自己保持冷靜,修正自己的判斷,減弱危險刺激的影響程度。
第二種過度焦慮是由於自己的心理防禦機製被破壞了,一個平常的刺激便會引起自己的強烈反應,如常從夢中驚醒、被一般的聲音嚇一跳,常常有大難臨頭的感覺。這種過度焦慮必須通過較長期的心理治療才能消除。比較常用的方法是係統脫敏法,它的治療程序是將事先準備好的卡片拿給患者看,每張卡片上都記錄著一個使人產生焦慮的情境,要求患者按順序分出產生焦慮程度的等級,焦慮最強的卡片放在最下麵、焦慮最輕的放在最上麵;讓患者放鬆全身各部分的肌肉;拿出第一張卡片,讓患者詳細看完以後,閉上眼睛,描繪或假想卡片上發生的情景。這樣進行下去,直到你感到焦慮為止;然後停下來,進行肌肉放鬆練習。待完全放鬆以後,過幾秒鍾再從頭看卡片,閉眼假想……如此重複,直到最後一張卡片看完後,在假想時不產生焦慮為止。如果幸運,你可能很快完成上述程序,如果你在半小時內未能完成,則需要到第二天再進行治療了。這種治療結束以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焦慮時,你可以用上述方法使自己放鬆下來。
什麼是競爭,教師在競爭中怎樣調節自己的心理
競爭是在完成相同任務的個體或團體間力爭超越對方,達到最好成績的活動。競爭在工作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發掘人的潛力。但在競爭中,如果不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競爭會給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產生焦慮的情緒反應,同時會誘發妒嫉、怨恨、自卑的情緒,導致對競爭對手的敵對行為。這不僅會使工作蒙受損失,而且會對人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導致心理疾病。因此,教師在競爭中應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
首先,教師應對競爭目的、意義有正確認識。競爭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競爭不是目的。在公平的競爭中,競爭中的勝負取決於本人的基本素質和努力程度。但如果對競爭有錯誤認識,把競爭當成爭名奪利,那麼,在競爭中教師就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反應。
其次,教師在競爭中,應正確對待競爭的勝負。取得較好成績不僅是自己的努力的結果,也浸透了許多同行的心血,不能把成績看作自己追求名利的敲門磚,更不能因此自滿驕傲,這樣不僅會導致自己工作的退步,也會引起人際關係的緊張,給自己造成不良的心理負擔。競爭失敗者更應該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改進自己的工作,不能妒嫉、詆毀對手。這樣會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壞影響,導致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