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教師心理素質(3)(2 / 3)

2.保持豁達的胸懷。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不追求不能實現的目標,這樣使自己的主觀世界更接近客觀現實,減少了客觀刺激對自己的危害。

3.從勞動和學習中發現人生的樂趣。勞動和學習不僅可以增長見識,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產生充實感,而且會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情緒的平衡。

4.多參加有益的體育運動。體育運動不僅可以舒筋活絡,促進新陳代謝,而且可以使人從中獲得生活的樂趣。教師是腦力勞動者,整天與書本、學生打交道,參加適度的體育活動,可以使大腦得到休息、消除疲勞、提高神經係統的功能,使人精力充沛。這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使教師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另外,旅遊訪友、繪畫作詩等也對教師培養良好的情緒很有好處。

青年教師應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青年教師朝氣蓬勃,主動積極、勇於創新,對未來充滿憧憬。但由於社會閱曆不足,對自己及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往往會陷入諸多心理矛盾之中。青年教師的情緒調節機製正處於成形階段,表現為,情緒的體驗與反應強烈、情緒穩定性差,對情緒控製力不足。由於這些情緒特征,青年教師在心理矛盾中,比較容易受到傷害,產生異常的心理反應。因此,青年教師應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

首先,青年教師應了解自己性格上的弱點,有意識地加以改進,提高自己對情緒的控製力。如有的青年教師易怒,這不僅會傷害別人,而且造成人事關係的緊張,並給自己帶來心理健康的危害。因此、青年教師應正確對待自己這一缺點,在每次發怒之前便提醒自己加以克製,或通過轉移注意、推遲發作(如通過數)等方法來加以調節,這樣便慢慢學會調節情緒的技能。

其次,要妥善地消除煩惱。青年教師的煩惱縱然千差萬別但總離不開“成家、立業”兩大人生主題。

在成家問題上,每個青年男教師都希望有一個美麗、聰明賢慧的妻子,而女青年教師則希望有一位英俊、瀟灑、有能力丈夫。一般來說,如果戀愛順利,這對教師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都十分有利。如果戀愛失敗甚至屢遭挫折,則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傷害。因此,青年教師在選擇未來的人生伴侶時應掌握以下原則:

(1)不要將伴侶的標準太理想化,以致超越了現實。

(2)應適當考慮雙方的物質、文化基礎條件,但這不能作為絕對條件。

(3)情感專一,切戒心猿意馬,腳踩兩隻船。

(4)正確對待老人們的意見,但要認真分析,不可全聽全信。

(5)失戀不失誌,勇敢地生活,堅信:好男兒何患無妻,好女子何愁嫁夫!當然,失戀以後要認真總結教訓。

在立業問題上,雖然教師已有比較保險的工作,不必擔心失業的危險,但往往有一些青年教師不滿自己低微的薪水,想改行跳槽。也確有一些教師找到了更喜歡的工作。但並非每一個跳槽的教師都會成功,關鍵要看他的能力才幹、機會、人事關係。因此,教師在選擇跳槽的舉措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有些教師雖沒有改行的想法,但仍有屈才的感覺,這就需要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進行調節了,事實上,在每一種職業上,都可以作出傑出的貢獻,隻要努力工作,必然會贏得同行的讚譽、學生的尊敬、社會的肯定。因此,我們認為,青年教師應立足本職工作、辛勤耕耘,必然會有豐碩的成果。這不僅對黨的教育事業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克服県徨、憂鬱、自卑的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中年教師應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

中年人的心理已發展成熟,能獨立進行觀察和思維,組織安排自己的生活,智力處於最佳狀態。情緒趨於穩定,能夠有效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但由於中年人多是工作中的骨幹,在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因此社會負擔最重,心理壓力最大。如不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身心健康就會受到損害。

中年教師要保持心理健康,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量力而行。有些教師為了很快提高教學成效,不怕勞累、廢寢忘食,具有拚搏精神,但缺乏營養和適當休整,結果使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因此,中年教師應對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有正確的估計,從長計議。

2.修身養性。人到了中年,應該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品德有助於保持心理平衡。中年教師還應該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在遇到焦慮、抑鬱的情境時,應尋找解脫途徑,盡量避免激烈的情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