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糧食收獲入倉之後,還有許多種害蟲專門躲到糧食倉庫裏蛀食收藏的糧食。其中常見的有麥蛾、豆蟓、穀螟、皮蠹等都是糧食倉庫裏的盜賊,萬萬不可以忽視,必須注意防治。
除了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外,也有不少昆蟲對人類有益,通常稱它們為益蟲。像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蠶絲、五倍子、紫膠、白蠟、蜂蜜、蜂蠟等都是昆蟲所製造的產品。
家蠶、柞蠶、蓖麻蠶所吐的絲都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遠在三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知道利用蠶絲來紡織綢緞,這在世界上是著名的。就是在化學工業發達的今天,人造絲也不能完全代替天然蠶絲,因為蠶絲有它的特點和優越性。
白蠟是一種雄的介殼蟲身上分泌出來的物質,在工業上用途很廣,可以用來磨光布匹、器皿、紙張、製造絕緣物、做藥丸的蠟皮和科學模型等。
紫膠,又叫火漆,是另一種介殼蟲身上的分泌物,可以用來製作假油漆、絕緣物和唱片,而且在航空工業和橡膠工業上還有特殊的用途。紫膠蟲和白蠟蟲在我國雲南、貴州、四川的一些地區都在大量培育繁殖。
五倍子是寄生在鹽膚木樹上的倍蚜蟲長成的蟲癭,內含有豐富的鞣酸,是製革、製墨水工業的重要原料。
蜂蜜是蜜蜂采花後釀製成的,不但味道甜美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可以製藥,尤其王漿是珍貴的補品。蜂蠟可以用來製造蠟燭、雪花膏、複寫紙、蠟筆等。
有些昆蟲還可以作為食品,不但味美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像油炸蠶蛹、蝗蟲,廣東的著名食品龍虱,就是一種水生的甲蟲,現在已經可以大批人工飼養。
此外,還有許多昆蟲可以藥用,中藥中就有許多味昆蟲藥材,例如斑蟊、蟬蛻、土龜、蟋蟀、螻蛄、僵蠶、蜂毒和冬蟲夏草等等都可入藥。
目前在害蟲防治中,除了采用藥劑防治外,還大量地采用以蟲治蟲的辦法,這種辦法是利用一部分昆蟲以某些昆蟲為食料的習性,來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其中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寄生性的,這類昆蟲把它的卵(少數是幼蟲)產在被寄生的昆蟲身上(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寄生的比較少),在體內吸收營養,破壞寄主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最後使被寄生的昆蟲死亡。一類是捕食性的,這類昆蟲直接把整個蟲卵、幼蟲或者成蟲吃掉。寄生性昆蟲主要是寄生蜂和寄生蠅,其中以用赤眼蜂來防治害蟲的麵積最大。捕食性昆蟲常見的有瓢蟲、草蜻蛉、步行蟲等等,它們在生長季節中每天可捕食蚜蟲60-100頭。目前對捕食性昆蟲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在科學工作者正在為提高它們的產卵率和產卵量進行著艱苦的勞動。
瓢蟲家族的姐妹們瓢蟲是常見的小昆蟲,長相很逗人喜愛,身體鼓鼓的像半粒豌豆,腹部平坦,背部隆起很像個小瓢,故名瓢蟲。瓢蟲背上蓋著一時堅硬的翅膀,硬翅下麵還有一時能飛的、薄膜一樣的翅膀。成蟲頭很小,大部分藏在胸板下麵,複眼大,觸角不長,像兩根小棍棒。
在昆蟲世界裏瓢蟲是個大家族,全世界有3500種以上,我國約有300種左右。瓢蟲分為食植物性的農業害蟲和食肉性的農業益蟲兩大類。如何區分它是益蟲還是害蟲呢?除了看是食植物還是食肉外.在形態上也可區分。一般來講,有益的瓢蟲的成蟲背麵無毛,有光澤,觸角生在兩複眼之前,上顎有基齒;有害的瓢蟲的成蟲背部密生細毛,少光澤,上顎無基齒。最常見的,也是人們最熟悉的瓢蟲是七星瓢蟲。這類瓢蟲背上有七個黑色的斑點,兩邊翅膀各有三個,中間騎縫有一個較大的黑斑。長5-7毫米,頭部黑色,觸角栗褐色,足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因為它色彩美麗,農民又叫它“花大姐”。它捕食多種蚜蟲,如桃蚜、棉蚜、豆蚜、槐蚜等,一隻成蟲一天能吃掉蚜蟲一二百個,它的幼蟲在17天的生長期間也能吃掉近千個蚜蟲。七星瓢蟲在田間的種群數量也多,是著名的農業益蟲。
瓢蟲家族的第二個姐妹是龜紋瓢蟲,體長3-4毫米,在黃色的鞘翅上有似龜紋狀的黑色斑紋。它個頭雖小,消滅蚜蟲卻不少。一個龜紋瓢蟲幼蟲期可捕食蚜蟲200多個,在50多天的成蟲期,可捕食蚜蟲2680多個。而且它不怕熱,整個夏季高溫季節它都忙著捕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