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名家讀書名言、名聯(3)(1 / 3)

《易經》中有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在世上走了一趟,還是應該有所作為的,不講給後世留點什麼,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也總該幹點實實在在的事,幹點於國、於民或者有利於身心健康的事,哪怕當一名碼頭工人或一名清潔工也總比渾渾噩噩、無所事事、潦度一生好。要知道,大凡在曆史上留下痕跡,為老百姓常念叨的不外乎兩種人:一種是忠臣,一種是奸臣。前者如文天祥、包拯、嶽飛、況鍾和當代的孔繁森等,雖死猶生,千古流芳,青史留名,在人們心中鑄造了不朽的“心碑”;後者象秦檜、嚴嵩、袁世凱和當代的王寶森等,死有餘辜,世人唾罵,永遠嵌入曆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為後人不齒。當然,這並不等於說越讀書越追戀過去,越讀書越仰視古人,要不自量力去追尋曆史上的什麼人,從而使自己失去現實的土壤。相反,倒因為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可通過讀死書感悟點什麼,對人生要有點追求,要有點精神和理想。幹任何事,讀書、做人、做事都一樣,隻有先付出,後才有回饋;隻有先耕耘,後才有收獲。隻要處處以書本知識豐富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人生,對於有益於世道人心的事,就應該義無反顧地去做,全身心地投入,真心實意地為人民多做點好事,無論是大事小事或難事急事,以此作用於人生,這大概是讀書與做事要旨所在。

讀書益壽

清代作家和戲曲理論家李漁說過:“惟好書,憂藉以消,怒藉以釋,牢騷不平之氣藉以除。”專家發現,善於讀書、勤於研究的人,其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狀態腦神經得到充分的濡養,大腦不會早衰。據日本的醫學研究報道,經常閱讀思考的腦力勞功者,比閱讀量少的同齡人的大腦萎縮得少,空洞也少。英國的神經學家也指出,閱讀得少,大腦受的訓練也就少,衰老就快。讀好書對人的情緒也是一個良好的調節。從生理學上看,情緒對人的衰老起著重要作用。情緒不好,可直接傳遞到中樞神經係統,中柩神經係統調節發生紊亂,結果就促進了疾病的發生或衰老變化,因此,必須對這種不良情緒進行調節。而閱讀好書正是一種比較好的調節方法。瑞典神經病理學家據此原理倡導了“讀書療法”。這種療法首先在德國,繼而在前蘇聯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並被證實方法簡便,效果良好。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學問足以變化氣質,不僅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沒有一種是不能由相當的學問來補救的。就如同肉體上的各種病患,都有適當的運動來治療。”我國一位學者談到自己的體驗時說:“何以解憂,唯有學習。發愁的時候,孤獨無助的時候,一頭紮進學習中去,抑鬱之情便蕩然無存。能變不知為知的讀書活動,實在是一種解憂養性的最好處方。”中外曆史上,讀書益壽的例子屢見不鮮。墨子一生酷愛讀書,修身養性,壽至92歲。蒲鬆齡一生博覽群書,古稀之年仍身心健康。徐特立一生廣泛閱讀,也壽至92歲,九三學社名譽主席許德珩、石油專家孫越琦都把讀書學習列為每日“必修課”,壽至百歲乃至超過百歲。有學者說:“讀書對於養生是有較好功效的,似乎比進營養品更勝一籌。”(周忠言薦自《家庭生活》)

讀書療法

在我國古代的傳說及賢仁學子的詩文中,有讀書治病的說法。宋朝大詩人陸遊《劍南詩稿·枕上作》中即有“病須書卷作良醫”的詩句。民間傳說《寶藥》,說的是一位行醫江湖的老先生,為人療疾的拿手“寶藥”竟是五花八門的書。

讀書能治病,不少人對此不信,認為無科學根據,但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刺激可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讀書治病並非虛妄之言。德國不少醫院的病人開設了專門的圖書館,對患者實行“讀書療法”,收效甚佳。凡愛去圖書館的病人,一段時間後,大都減輕了病情。意大利、美國也在倡導“詩歌療法”。在意大利的藥店,人們可以買到像藥品一樣的藥盒,上麵注明可治何病,禁忌症和服用量,但裏麵裝的不是藥。而是印刷精美的詩篇,它的配方是由病理學家和文學家精心設計的。美國有“詩藥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感情功能的詩集,供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病人對症選用,促進病人的身心康複。

讀書可治生理、心理上的疾病,更可治思想、精神上的疾病。明人錢琦就認為“獨有書可醫胸中俗氣”。近代學者章太炎曾對症下藥,提出過“讀書愛國”的主張,用以療治某些人的“不愛中華”之疾。近年來,思想上、精神上有這樣那樣“疾病”者不少,這些“患者”,隻要不是病入膏肓者,都可讀書治之。比如,相信“8”就是“發”,相信算命占卦,熱衷於“神秘鏈”遊戲等有“迷信病”者,隻要多讀讀科學書和唯物主義理論方麵的書,便可療治。有的人患有“崇洋症”,隻要讀讀曆史書,了解一下祖國的曆史文化,就可“祛病保健”。有些青少年“追星”追出了“發燒症”,提起某些影星的身高、體重、血型、星座,如數家珍,提到錢學森、楊振宇、雷鋒卻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這些人們隻要多讀些介紹革命先烈、英雄模範、專家學者的書,讀些談革命理想的書,也可“退燒”。

江澤民同誌日前在一次講話中強調:全黨要重視加強學習。要求大家“學習學習再學習”。

筆者認為,學習的一個主要方法和形式便是讀書。願大家尤其是黨員幹部,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如此,不僅有利於工作,也有利於身體和思想,因為“讀書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