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名家讀書名言、名聯(4)(3 / 3)

先父對於圖書館情有獨鍾。他於1984年5月應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長服部正明教授和清水茂教授邀請赴日講學,去了不少大學,每至一處,必要參觀圖書館,並津津有味地翻閱漢文典籍。他說當時“參觀了很多有名的文庫和圖書館”。日本“圖書出版事業的發達,圖書資料的便於檢索和使用,都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先父晚年尚著述不輟,他為了撰寫《釋名校箋》一書,不辭勞苦,從西郊海澱去城裏文津街的北京圖書館查閱《釋名》一書的版本,當時是由我陪著去的。他還興致勃勃地向我談起清代藏書家黃丕烈和校勘學家顧廣圻,曆曆如數家珍。

他後來喘疾加劇,不能自己跑圖書館看書,於是去北大圖書館借還書之責就由我承擔起來了。

在六十年代,先父曾買了兩部大書,一是《冊府元龜》,一是《太平禦覽》,當時我十分詫異,問他你是怎麼知道這兩部大書有用的,他說是上大學時在圖書館翻看書籍時了解到的。我自己喜歡買書,認為看起來方便、自由,而且懶得跑圖書館,嫌麻煩。他就說一些常用的必備書是要自己買的,但不能見書就買,有不少書可以去圖書館查閱,不能怕麻煩。他精通目錄之學,並要我認真自學,把目錄之學看成去圖書館找書研究學問的捷徑,這對我幫助極大。

(《光明日報》1996.9.3)

中小學教師情係何書?

中小學教師喜愛或必備的圖書大約如下:

備課教案書:作備課筆記乃是每個教師的一項紮實的基本功。因此,優秀備課教案類書為中小學園丁所垂愛,如《備課教案手冊》、《優秀教案精選》等書常見於園丁的案頭。

板書設計藝術書,近幾年愈來愈受到中小學教師的重視,因為板書設計的好壞,全直接體現出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加之教研部門及校領導的時常到課考查,使教師們十分注重自修板書設計藝術,慧眼的出版社搶先推出的此類書銷路較好。

教學經驗書,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每個教師的共同心願。書市上全國特級教師談教學,教學經驗薈萃類書園丁們一見如故。

試卷類書。圍繞教學大綱,與教材單元練習同步配套的試卷類書,中小學教師購之作為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法寶。像蘇教版的《高中各科試卷》、青海人民版的《六年製全國百所名牌小學語文同步試卷(A、B卷)精選》等試卷書,既省去了老師的設計出題、油印之苦,又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工具書,中小學各科教師根據需求選擇適合所教科目為工具書。如《英漢辭典》、《古代漢語詞典》、《物理詞典》、《化學詞典》等有益於教學各科類工具書久銷不衰。

教育新理論書。知識日新月異,為拓寬新的知識麵,更好地用新的教育理論來豐富自己,中學教研工作者與相當一部分教師對諸如《當代教育新理論叢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班主任工作指南書。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獨特的藝術,當班主任容易;要當好班主任卻不簡單。於是《普通心理學》、《家庭教育學》、《班主任工作原理與藝術》等可資提高班主任素質和水平的書大有市場潛力。

填報高、中考誌願指導書。作好考生的參謀,讓自己班級裏的考生不至於因填報學校誌願而落榜,這是許多教師所追求的。此外,課外活動手冊等類的圖書也受歡迎。(蘇大海)堅持開展“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在我們的學生中,品學兼優者大都是愛讀課外書籍、涉獵較廣的。崇和小學在多年堅持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還特別下大力氣抓好“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學校連續1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讀報學校,去年8月還被評為全國紅領中讀報金獎學校。

一、積極推薦——訂好報刊

刊報如林,良莠參雜,這就要求輔導員向少先隊員推薦合適的讀物。像省內的《小學生周報》、《小學生博覽》、《兒童天地》。全國的《中國兒童報》、《中國少年報》等,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圖文並茂,最適合少先隊員閱讀,經推薦學生們訂閱踴躍,基本做到一、二年級隊員人手一份《中國兒童報》、一份《兒童天地》,三至六年級隊員人手一份《中國少年報》、一份《小學生周報》、一份《小學生博覽》,許多同學還訂閱了《小學生學習報》、《小學生優秀習作》、《學與玩》、《故事大王》等。加上學校圖書館訂的書報刊,為廣泛深入地開展“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二、指導方法——會讀報刊

學生訂了報刊,應該收到應有的效益。這就要求輔導員善於組織閱讀,傳授閱讀方法,使隊員們逐步養成自覺閱讀、使用報刊的好習慣。崇和小學的做法是:組織多種形式的“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