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名家讀書名言、名聯(7)(2 / 3)

讀書之要,貴在消化。“言”、“賣”構成“讀”字,意思是要讀得進,賣得出,能應用也。如果死讀書,讀死書,滿腦子一潭死水,焉能將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財富?

我愛我的書屋,她雖姍姍來遲,但她是真正屬於我的一方天地,是我獲取知識的搖籃。我滿意,我滿足,工作之餘,進得屋來,一卷在手,什麼勞苦困頓,榮辱進退,一切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但願有誌趣者和天下讀書人都能有一間自己的書屋。

自己造一間書房

從上學、插隊到工作,30多年時間,我一直向往著擁有一間書房——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天地。時光流轉,人從1名變成3口,房從半間變為一套小小的二居,這希望竟一直未能實現。

直到4年前的一天,靈機觸發,我想到要變一個“魔術”:讓物和空間能自由轉換,借以擴大我的“生存空間”。

這個物,是一個小小的專利,其正式名稱是“多用組合式寫字台及桌類家具”,這空間就是我家中那八九平米的一個小房間。在我那專利說明書中的設計方案中,寫字台可以通過分解組合,變換成為沙發、床、餐桌、小型台球桌等8種以上的常用家具。以此為核心,配合多用櫃等家具,我的小房間或某個大房間的一個區域,就可以在出現不同需要時隨意地改變布置,變化出書房、客廳、餐廳等多種功用。

在家庭生活用品和用具中,多用化設計已非常普遍,組合櫃、多用床最為多見。可還沒有誰想過要動動寫字台的腦筋。我是出於十分迫切的需要,由寫字台的一物多用,達到居室的一空間多用,這也就是所謂的魔術。

在社會上追求高檔、豪華的潮流中,還有更多的人在盼望著居室布置的更加實際、適用、完美和較高情調。

從設計到申請專利,以至最後自己動手,費時4載,我終於變出了這個“魔術”。

現在,我那間八九平米的小書房裏就擺放著這張可愛的多用桌。它很大,造型就像市售的那種“老板桌”。大桌麵,漆著深棕色的高級油漆,光滑明亮;下麵的部分是淺米黃色的;四根鋼管製成的立柱,顯示著金屬的堅硬和光澤,很有現代氣派。

寫字台占據了房間近一半麵積,配上一組多用櫃和兩個小沙發就成為書房。每天晚上我都躲進這裏,讀書寫作,聽曲品茶,沉思遐想,真好像遠離了塵世。

如果哪天有幾位朋友來訪,人讓進書房,表演就開始了,一根小繩一拉,桌麵上的雜物隨著一個文具架升上了房頂;桌子一拉一掀,變成一個長沙發——小客廳布置完畢。朋友就座,從櫃中拿出茶具,第一個話題大都不會離開這張書桌(或這座沙發)。

還有的時候,特別是節假日、雙休日,來的親友多了,這間房就臨時變成了餐廳。桌下的抽屜架就可代替兩個坐椅,多用櫃櫃門打開,現出小吧台,酒、酒具、調味品隨用隨取。最讓人交口稱讚的當然還是那張大餐桌了。

我現在有些後悔:沒有把桌麵做成小台球桌的變型,又不費事,卻會更有意思。休息時同兒子打打台球,既是運動,又是享樂。

這張桌子我做得盡量大些,這不隻是為了氣派,也是為了更加適用和方便。大家都喜歡那些流行的大寫字台、大餐桌,可是房間小就擺不下。平民百姓更沒有幾家能單獨辟出房間做書房或餐廳的。而我所做的,等於把幾件大的家具集中存放在最小容積裏,大就不算什麼問題了。而且,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裏做不同的事情,同一房間完全可以在不同時間作不同的用場,空間就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使物和空間實現其最高的使用效率,關鍵在於方法是否適宜,使用起來是否方便、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