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居民身份證上的相片為本人相片,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項目以公民戶口簿和公安派出所的《常住戶口登記表》為準,簽發日期、有效期限、編號由公安機關簽發編寫。
居民身份證編號原則是什麼?
居民身份證實行全國統一編號,一人一號,不重不漏,終身不變(百歲以上老人除外),前六位代表首次申領時所在地的行政區劃代碼,中間六位代表出生日期碼,後三位代表順序碼,奇數為男性,偶數為女性。
公民從申請到領取居民身份證的法定時間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戶口登記機關應當在受理公民申領、換證、補領居民身份證手續後的三個月內發給證件。
公民因急事需要居民身份證時怎麼辦?
公民尚未領到居民身份證或者居民身份證丟失損毀正待補領,因急事需要居民身份證的,可到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有效期為3個月的臨時身份證。臨時身份證隻能用於辦理乘飛機、車船和投宿旅店手續。
公民辦理加急居民身份證需要多長時間?
公民辦理居民身份證,由本人向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申請,本人自願又符合申請條件的,公安機關應保證公民在十五天內領到居民身份證。公民領取居民身份證時應注意什麼?
公民發現居民身份證登記內容有錯怎麼辦?
公民領取居民身份證後發現登記內容出現錯誤,就及時報告公安機關,經核實確屬差錯的,公安機關按正確內容免費給予辦理新證,收回舊證。
公民遺失居民身份證應當怎麼辦?
公民遺失居民身份證時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掛失並積極尋找,從掛失之日起3個月內仍未找到的,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補領手續,如公民確實急需證件,要求辦“急證”的,在掛失的同時,可到公安機關申辦補領手續。
公民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如何換領新的居民身份證?
公民應當在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之日的3個月前到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報換領新證。
生活中哪些事可辦公證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運用公證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很多事情經過公證,可以發現問題、彌補不足,防止上當受騙或發生糾紛,招來麻煩,如欲立遺囑處理自己的財產,可將遺囑進行公證,並可由公證處代為保管。這樣你就充分地行使自己處理財產的權力,也防止後人因財產繼承問題出現糾紛。
此外,諸如收養兒女、房屋買賣、財產贈予、申請專利和申請到海外探親、奔喪、繼承、定居等事項,以及證明親屬關係、出生、學曆、經曆、職稱等均可辦理公證手續。當你辦完公證後,你就體會到公證給你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便利和保障。
打官司聘請律師有學問
隨著社會法製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打官司,請律師”的觀念已被越來越多公民和法人所接受。當你由於某種原因,以某種特定的身份涉及官司時,你所麵對的就不僅僅是對方當事人和法官,還要接觸一個重要的角色——律師。
當然,打官司不一定非得請律師。我國法律並未規定公民或法人打官司時必須聘請律師。你完全可以親自參加訴訟,也可以請不是律師的其他人員(如熟悉法律的近親屬等)幫助自己打官司。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了提高勝訴的可能性,為了更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在當事人不具備相關法律知識的情況下,打官司請律師是一條“捷徑”。因為律師是專門的法律工作者,能夠抓住案件要害,利用法律規定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而且,律師有優於其他非律師人員的一些訴訟權利,有條件更充分全麵地了解案件並進行更細致周密的調查核實,提出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