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法製教育,增強學生法製觀念學校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四個方麵,而這四方麵的最終目的是要增強愛國意識和公民意識。其中公民意識的最基本素質就是社會責任感,而社會責任感則是由理想、道德、法律來支撐的。
為了配合“三五”普法,加強法製教育,增強學生的法製觀念,我們通過以下幾項工作對學生進行法製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法製教育係列化
法製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要做到有機結合,並持久地、不間斷地開展下去,就要精心組織,做到係列化。
法製教育係列化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根據德育工作不同時期的重點以及學生的思想傾向等等,使法律教育以日常德育工作為依托,做到細水長流,實現法製教育的長期性,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為此,我們確定了如下課時計劃:①開學初,請公安、司法部門的專家、領導,與學校領導磋商,與班主任座談,了解、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並針對性地做“我們為什麼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報告;②節假日前夕,春遊、秋遊高潮期間,城市交通擁擠,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借此機會,向學生進行交通法規的學習和輔導活動;③接近期末,假期即至,學生將大批流入社會,此時則安排《治安管理條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學習,使法製教育與實際掛鉤,與愛國主義教育掛鉤;④10月份,結合學校的德育工作重點,向學生進行《國旗法》、《國徽法》的教育。
以上工作安排,使法製教育做到了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法製教育單元化
如果整個法製教育是一個係列化的鏈條,那麼,法製教育單元化則是鏈條中的一個個環節。
在每一個單元中,我們恰當地使法製教育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使法製教育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和其它方麵的教育之中。例如,在進行《國旗法》單元教育時,我們首先請革命老區紅安縣委宣傳部、四中名譽德育高級教師胡耿同誌做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題的革命傳統報告。國慶節期間,又特地從北京請到了天安門國旗衛士,來校進行升國旗表演。升旗儀式後,國旗衛士周亞輝又為同學們做了《國旗在我心中》的報告。這些活動,使《國旗法》單元教育的內容得到了有力的深化。隨後,各班又以《愛我國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題,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征文比賽、演講會、主題班會。其中優秀的作品被推選到周一進行國旗下講話,或在全校進行廣播,或在黑板報上宣傳展覽。這一階段的教育活動,構成了一個緊湊、完整的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單元。
三、法製教育網絡化
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受環境的影響,校園是環境的一部分,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格、氣質、情操、能力、智慧諸方麵的形成。所以,法製教育必須網絡化,必須讓學生始終處於一個良好的環境中。
在優化校內外育人環境中,我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麵:
1.將法製教育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之中,使法製教育深入到課堂、深入到班會、深入到共青團工作,滲透到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之中。比如學校專門設立了普法宣傳欄,張貼有關憲法、法律的條文和圖片,並將校訓、《武漢四中禮儀常規十六條》、《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常行為規範》張貼在走廊、教室的醒目之處;成立了每天早上校門口的“紀律監督崗”;並利用班會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律故事會;團委會編輯了以法製教育為內容的“法製園地”小報。
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的法製意識。
2.開展軍民、警民共建活動,增強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我校長期跟軍事經濟學院協調配合,學校為每個班級聘請了兩名警官作為該班校外輔導員及法製教育宣講員,輔導員定期到學校和學生們一起活動,班主任也經常帶領學生到軍事經濟學院去體驗軍人的生活作風和學習紀律。凡新生入學,學校都要對新生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強化組織觀念,在訓練中,教官對學生不遷就、不照顧,以培養其能吃苦、守紀律的作風。軍訓完畢,新生要向學校領導及全體教師彙報軍訓成果。
3.建立學校與家庭教育網絡,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第一,對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第二,使教師和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把學校與家庭的雙向信息反饋作為家、校雙方的教育重點,使學校、家長的“聯手”管理和教育得心應手、有的放矢。繼而形成育人合力,減少學生違紀違法的誘因,做到防患於未然。
4.密切配合社會教育網絡,積極創設社會全方位優化育人環境。我們通過街道、派出所、公檢法、共青團、婦聯、教育等部門,及時了解和掌握社會動態對學生的影響,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並提出具體的教育、防範措施,做到互相配合。比如寒暑假期間,學校與街道、派出所取得聯係,做好對學生的檢查、監督、評價。假期結束,街道對學生統一填寫假期活動考評表,家長簽字後交班主任作為學生思想品德考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