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曉雪這樣講,就別人也誇她的家庭是一等之家。
曉雪在計量所搞儀器測試,丈夫在化工研究所搞技術工作。最數她的孩子讓她欣慰了。她有兩個兒子,老大小光,老二小明。小光和小明都很聰明,性格一個隨爸爸,一個隨媽媽。小光象爸爸性格內向,雖不愛講話,但善於獨立思考。他從小學習優秀,尊敬師長,幹什麼事都有恒心,一直在班裏擔任班幹部,是品學兼優的學生。
小明則象媽媽,性格開朗,善於講話。他活潑、可愛、接收新事物很快。由於他小時候,爸爸總出差,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忙不過來,就把他寄養在奶奶家。爺爺奶奶對小明很嬌慣,總覺得他父母不在,應該使他生活的比小光還好才對。
小明9歲時,媽媽把他從奶奶家接回來。這對於小光、小明都是件不習慣的事。兩個孩子在兩個家庭生活這麼多年,都自己“獨”慣了,但由於父母的調解作用,生活的還很好。
忽一日,曉雪的夢被擊碎了。一個美滿的家被破碎了。小光,這個才僅僅14歲的孩子竟成了殺人犯,被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年,被害者是他弟弟小明。
成曉雪泣不成聲,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小光,多好的孩子,他怎麼會用斧頭砍死弟弟?
而且手段極其殘忍。曉雪在悲痛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著成小光犯罪的原因。
成小光有一個崇拜的“偶像——不倒翁,它是他的精神支柱,它就象他的靈魂。
小光喜歡看書。往往看得很入神,他常常出於好奇心,隻注意其中自己感興趣的情節,並喜歡進行模仿。他看了小說《西遊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牛虻》、《寶葫蘆的秘密》後,沒有受到正而教育,反而他相信世界上有神鬼和上帝。這不,他把爸爸給他買的不倒翁當作神來供奉,有好吃的東西先擺在不倒翁麵前,然後自己才吃。有好的電視節目他也讓不倒翁看,甚至買了新衣服,他也先擺在不倒翁麵前,而後自己再穿。他認為,有了不倒翁什麼事也能解決。有時,他做作業正遇上不會寫的字,在他翻字典很順利時,他也認為是不倒翁保佑他查到的字。當他不會做數學題,經過思考,終於做上時,他也認為是不倒翁為他排憂解難。他還指望不倒翁保佑他上大學……小光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心靈,他的神被弟弟打碎了。他痛恨地狂喊著:“弟弟弄壞了我的不倒翁,就象動了我的命根子。不倒翁死了,等於我也死了。我沒有任何出路了,我著急的程度到了想把整個世界打碎的地步。”
他聯想到弟弟的過去,心裏感到他做過那麼多錯事,有過那麼多缺點:弟弟私拿糖果;三分錢遊泳票硬和家長要五分;排隊買菜嫌人多就不排了,回家說菜賣完了……小光把小明這些小事都當成了大問題,他覺得弟弟是不可救藥。於是,他產生了殺死弟弟的念頭。
小學生和千元巨款
“富有”的小旅客
一日,兩名12歲的小學生,來到一家旅店接待室,微微遲疑了一下,他們把兩張大團結遞過去。服務員笑盈盈地接過錢,慨然地為兩個小旅客開了房門。
不多時,這兩個小學生突然想到這一帶名勝寺廟一遊,一個三輪摩托車司機又以50元的旅遊費,信然驅車導遊。不久,這兩個小學生又落落大方地出現在商店、飯店……同樣受到了熱情的接待。
同一時刻,該市的公安機關,正在焦急地查詢這兩個小學生的蹤跡。
簡單的作案動機
3天後,這兩個小學生被帶到該市公安局。誰也想不到,3天前他們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撬門扭鎖,盜竊了一職工宿舍的1800元!誰也想不到,他們的作案動機竟如此簡單:因為損壞了學校的桌、凳,老師責令賠償,他們無錢又不敢向家裏要,於是墜入了犯罪的深淵……12歲小學生盜竊千元巨款,實在令人震驚,然而更發人深思——誠然,教育學生愛護公物是教師的天職,然而動輒賠償、罰款,實非良策。誠然,熱情服務是服務行業的美德,而如果把眼睛盯在蠅頭小利上,難免不出秕漏,甚至做出令人不能容忍的事來。更使人心寒的是,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反常表現竟毫無查覺。
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但與當前學校教育存在的弊端和缺陷關係甚大。假如我們的學校能夠注重對學生的法製教育,以思想教育為本,又注意教育方法,使他們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麵都得到健康發展,不僅知法、懂法,還要守法。上述的痛心事便不致發生。
小學生是純真幼稚的,處於童蒙時期,道德教育必須形象化、直觀化、故事化,使他們增強辯別是非、善惡、美醜、榮辱的能力,才不至於使這些可愛的少年走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