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自然教學(3)(1 / 3)

好勝是學生的一大心理特點,根據這一特點,以競賽的方法導入新課,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如教學《電流》一課,先讓學生動手將導線、電池、燈泡等組裝起來,比一比看誰能先使小燈泡發亮,使學生帶著一種競爭的心態,進入新知識探索的最佳狀態。

5.遊戲導入法

遊戲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發興趣,同時也有利於觀察能力的培養,誘發學生的思維。如教學《怎樣認識物體——空氣》一課,取一隻幹燥的杯子,將一塊幹的手帕塞到杯底,並把杯子倒過來,全部按入水中,再把杯子拿出,讓學生取出手帕,摸一摸,手帕還是幹的,此時學生會對手帕沒有潮濕感到驚奇,接著導入新課,這樣學生懷著有趣的心理,仔細觀察,思維活躍,積極主動。

6.觀察導入法

要求學生觀察,就是要求學生運用感覺器官,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地從自然界或實驗中,獲取自然事物與現象的信息。如教學《植物的葉》一課時,由於學生隨處可以撿到植物的葉,對它已失去了興趣。這時,教者可給學生兩片同種植物的葉,然後問:有人說全世界也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請你仔細觀察手中的葉子,哪些地方相同?有不同的地方嗎?這樣自然和諧地導入新課,直觀性強,趣味性也濃,在引入過程中學生觀察能力得到了訓練,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自然課的導入方法還有很多,諸如:討論導入、閱讀導入、談話導入、故事導入等,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相宜的方法。

談自然課的板書設計

小學自然課是一門科學啟蒙課,不僅教給學生一些淺顯的自然知識,而且還教給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研究事物規律的方法,發展學生的科學素質。自然課的板書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自然課的板書也應根據教學目的、知識結構規律、學生學習知識的水準而確定。縱觀小學自然教學內容,板書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1.記錄式板書

這種板書能依次清楚地記下學生實驗探索的結果,顯示科學規律及知識要點。如第六冊《磁鐵》:

磁鐵的性質

①有磁性(兩端磁性最強)。

②有兩個磁極。

③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④能指南北方向。

2.歸納式板書

這種板書是在學生實驗過程中邊實驗、邊歸納總結,最後得出正確結論。這樣既能突破難點,又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如第五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問題: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尺的聲音是尺振動時產生的

實驗:鼓的聲音是鼓皮振動時產生的

結論:橡皮筋的聲音是橡皮筋振動時產生的

聲音是物體振動時產生的

3.關係式板書

這種板書能幫助學生建立和鞏固關於事物之間的聯係,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如第三冊《什麼力量使水土在地球上循環》。

4.表格式板書

這種板書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或實驗進行比較,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內在聯係和不同點,進一步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如第一冊《植物的果實》:

果實的共同特征果實的分類(以果皮劃分)舉例果實是植物開花後形成的,它們外麵都是果皮,裏麵有種子。肉果:果皮肥厚多肉蘋果、桃、西紅柿……幹果:果皮幹癟無肉榆錢、豆莢、花生……5.過程式板書這種板書是按事物變化的過程有次序地進行板書,能讓學生了解事物變化的過程。一目了然地了解課文內容,能使學生加強對所學事物的印象。如第二冊《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