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我保健教師的健康與保健(2)(2 / 3)

養腦、健腦。首先要保證有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主要表現為光線好、空氣流通、無噪音幹擾。其次,要合理用腦。當腦力勞動時間過長時,或欣賞悅耳音樂、或觀賞盆景花卉、或散步於庭、或打拳舞劍、或閉目冥想、或腦部按摩等,這對養腦健腦頗有裨益。此外,供給腦細胞充足的營養物極為重要。經營養學專家們研究比較,有助養腦、健腦的食品有:植物類,如核桃、黑芝麻、瓜籽、杏仁、栗子、小米、豆類等;動物類,如雞、鴨、魚、蝦、動物內髒、海洋生物類等。

適宜運動。運動可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得到良好的調節,使腦神經細胞疲勞獲得緩解。

另外,運動時血液循環加快、呼吸加深、代謝旺盛,以便給大腦供給更多的氧、蛋白質、糖類等,致使腦細胞活性明顯增強。

保證充足睡眠。良好、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機體身心疲勞,調節各種生理機能,穩定神經係統的平衡。對“養生健體”頗為有益;而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損害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的健康,並且還將導致器質性病變的發生。

節欲健腦。祖國中醫學認為,腎精充足則腦力強健;腎精虧損則腦髓空虛,表現為頭昏耳鳴、記憶健忘、反應遲鈍等。故此,對於用腦者來說,應節製房事,可防止腦的早衰。

女教師的營養保健想到教師這個行業時,人們的眼前往往浮現出一些優雅、睿智的女性。她們或是在黑板前循循善誘,或是伏案備課,或是在圖書館中查閱資料。教師的工作看似輕鬆,實際上卻十分繁重,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教師的工作特點是以站姿和坐姿為主,精力高度集中,而四肢自由活動的機會少。一天工作之後,往往感到頸、肩、腰部疲勞,眼睛酸痛,頭昏腦脹。教學任務重的教師還會感到腿部勞累、聲帶疲勞。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教師們往感到腹部容易推積脂肪。

實際上,肌肉的疲勞主要是由於長時間保持一種體位,使得部分肌肉疲勞,身體血液循環不暢通造成的。辦公室和教室難以為老師提供身體鍛煉的空間,而回家之後又有家務纏身,更難有閑暇做體操或是健身。這種體力活動量小而精神緊張的生活,對保持充沛精力和健美體型十分不利。運動不足使膳食所含熱能難以被完全消耗,便容易沉積在體內,而腹部首當其衝。同時,缺乏運動導致肌肉鬆馳,更突出了腹部贅肉。

因為工作的繁忙,女教師們常常不認真吃早餐,午餐質量也難以保證。市售的各種方便食品往往以高熱能的食物為主,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營養平衡所不可缺少的綠色蔬菜、豆類和雜糧因為烹調麻煩往往被忽略。

實際上,B族維生素對代謝肌肉中的乳酸、將食物中的澱粉變成能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神經係統興奮時所必需的物質。B族維生素不足時,人體難以恢複疲勞,工作效率也會降低。維生素C會提高人的抵抗力和抗應激能力;維生素A則對眼睛的保健極其重要。因此,女老師的自我保健應從飲食調理和適當運動兩方麵著手,而這些並不難做到。--每天喝牛奶2杯,可提供蛋白質12克,鈣400毫克,以及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D,是美容健體的秘訣之一。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僅3%,而且具有飽腹感,不會使你發胖。盒裝牛奶飲用方便,可以在上午感到疲勞時飲用,但要注意看成分說明,其中純奶的含量是否在90%以上;胃腸不適應喝牛奶的女性可選擇豆奶或酸奶;--每天吃蔬菜500克以上,其中深綠色的蔬菜250克,如芥蘭、西蘭花、豌豆苗、小白菜、空心菜等,它們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C、鈣和鐵等。晚餐時先吃一大盤蔬菜再吃主食和葷食,自然不會吃得太多,是預防肥胖的好辦法;--每天吃主食300克,其中最好有1--2種粗糧,例如燕麥、王米、小米、甘薯、豆子等。這些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族,可以提高澱粉分解的速度,幫助清除體內的垃圾。早晚吃些大米和豆子合煮的粥對身體很有幫助,它們能夠補充營養,也能滋潤肌膚;--少喝可樂、雪碧等甜味飲料,把它們換成白開水或茶,就可以減少發胖的機會。甜飲料中合有10%的糖,一聽可樂與小碗米飯中含的量同樣多;方便麵、油炸食品和小甜餅都是營養不平衡食品,含大量脂防卻缺乏維生素,因此應盡量少吃;為保護嗓子,應在每日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淡鹽水或淡蜂蜜水再進早餐,以滋潤咽侯,減輕咽喉疾病的困擾。每日還應注意喝5--6杯水,少吃油膩、辛辣食物。

與此同時,可自己摸索一些不需要場地的運動方式。首先坐姿要端正,減少脊柱的負擔。伏案1小時之後,應起身舒展四肢,做擴胸運動、轉頸運動和轉腰運動,可避免肩、背、頸的疲勞。為減少腹部贅肉,並促進雙腿血液循環,每日可做緊腹運動1--2次。其方法是仰臥床上,用手從下麵托住臀部,然後將雙腿抬起至與床垂直,再非常緩慢地將腿放下。如此反複20次。然後下身不動,努力將上身向上抬,不必坐起,嚐試10次。待腹肌發達後,可逐漸增加次數。這個簡單的床上體益,也有健腿作用,半個月後便可明顯見效。不需去豪華的健身房,不需要買昂貴的營養品。合理的飲食加上適當的鍛煉,一樣能使女教師們青春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