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我保健教師的健康與保健(3)(1 / 2)

具體做法是:做3-5塊小棉包(長20厘米、寬15厘米、厚1厘米),上午9點以後放於陽光下,曝曬至中午陽光最強時。然後在陰涼處將曬好的小棉包放於頸、肩部進行熱敷,使棉包內貯存的熱量由外向體內滲透,至溫度降低方止。幾塊棉包交替使用效果最佳。熱敷時間在1小時左右,期間注意適量飲水。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後,病症會明顯減輕。另外,還可配合穴位按摩和藥物治療,做到秋病夏治。

夏季為多雨季節,防患於未然,預防很重要,因此應經常保持透光通風,防潮祛濕,使室內適度幹燥,床上用品經常晾曬,夜晚休息時注意頸、肩部位不要受潮著涼,做到秋病夏防。

失眠患者的藥粥調理失眠在中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中醫認為失眼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氣鬱化火,擾動心神;胃中不和,痰熱內擾;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思慮勞倦,內傷心脾等。現介紹幾方調理失眠的藥粥,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

1,百合粥:先將百合剝皮去須,洗淨切碎。每次取百合30克(幹西合碾粉取20克,粥成和人),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入砂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適量,早晚分食,20天為一療程。百合味甘而微寒,潤肺清心,止咳安神;糯米滋養肺胃。合兩為粥,肺氣得潤,是滋肺養胃,清心安神的良好藥粥。對肺燥咳嗽、虛煩心悸、失眼多夢有一定治療作用。

2、磁石粥:將磁石(中藥店有售)打碎,取30-60克放於砂鍋內,加水300毫升,猛火煎一小時,濾汁去渣。入粳米100克,加水至800毫升,煮成稠粥;每晚睡前溫服。磁石質重性寒,主要用於腎虛肝旺之症。與米煮粥,對老年性腎虛肝旺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治療效果較好。

3、酸棗仁粥:每次取酸棗仁30克,搗碎,用紗布袋包紮好;另取粳米50克,同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煮至米爛湯稠後停火。去掉紗布袋,加紅糖適量,蓋緊鍋蓋燜5分鍾後再服食。每晚臨睡前一小時溫熱服用。酸棗仁味酸微甘,養心益肝,為治療虛煩不眠的良藥。加糖適量與米為粥,酸甜爽口,安神而寧心,收斂而止汗,故對心悸、失眠、虛汗有很好的療效。

4、夜交藤粥:每次取夜交藤60克(擊殘葉),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煮15分鍾後去渣。在約300毫升的藥汁內,加粳米50克,白糖適量,大棗5枚,再加水200毫升,煮至米爛粥稠,停火燜5分鍾即可,每晚睡前一小時趁熱服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夜交藤性味甘平,與粳米為粥,養心益氣,安神催眠,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頑固性失眠、神經衰弱者長期服用頗有益處。

護齒八法一是“漱”:包括水漱和幹漱。水漱可以消除齒間殘渣碎屑。早晚用淡鹽水漱口,能殺菌潔齒,防治蛀牙等病:幹漱,亦稱“鼓漱”,即用唾液鼓漱36次,然後分三口咽下。

二是“刷”:牙刷要軟硬適中,且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牙膏用完一支就要換一個品種:刷牙應順牙縫豎刷,裏外都刷。

三是“剔”:一部分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在吃瘦肉和纖維食物之後,牙縫間填塞殘留物甚多,漱之刷之仍難去除,故應備消毒牙簽加以剔除。牙簽以消毒木簽最為適用。剔時,動作宜緩,用力宜輕。

四是“煉”:占有“菜根煉齒牙”之說。適當吃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牛筋、芹菜、瘦肉等,對牙具有鍛煉作用和防病效果。當然,牙齒用力不可過猛。

五是“叩”:叩齒是一種高效健牙術,為了使牙齦血脈流暢,頜骨動作靈便,防止各種牙疾,提高咀嚼功能,應堅持每晨叩齒。就是上下牙適中力度的叩擊,次數可因人而異,逐步增加,最後穩定在360次左右。

六是“舔”:用舌頭緊貼上下牙齦轉圈,正反各9次;然後,用舌尖在上硬齶處正反各轉9次。這是對牙齒內環境的一種按摩,具有健齒效果。

七是“咬”:這裏特指在大小便時咬緊牙關,這樣做,有利於固精、牢齒和排便。

八是“封”:古人說:“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所以,除了吃飯、談話之外,其餘場合(包括睡眠)均應“封唇”,從而保護牙床周圍的正常溫度和適當溫度。這是對牙齒外環境的一種保護。

“第二心髒”保健腳宜常洗洗腳是一種良性刺激,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快,活躍末梢神經,增強記憶力,還可預防足癬、幹裂、凍瘡以及下肢浮腫、麻木、四肢不溫等症。同時,通過經絡的作用,可防治神經衰弱、夜尿頻、便秘、眩暈、失眠、關節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