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理保健(1)(2 / 3)

3、當好心理谘詢顧問。為提高青年教師正確看待社會,經常利用集會等形式,介紹著名教育家如何進行道德修養,在逆境中奮發進取。開辦校長熱線,對青年教學普遍感興趣的熱門話題,進行正確的導向,讓他們用發展的眼光看社會。

4、滿足青年教師不同層次的需要。在安排教學工作時有意識讓他們挑大梁,對有一定組織能力的青年教師,安排不同層次的管理工作。對於評優、職稱等熱點問題,充分利用平時對每位教師詳實的記錄,增大透明度,讓他們心服口服,即使未評上,也帶著希望的失望新投入工作。

人生跳過“四道牆”不成神仙也壽長!古有雲:“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裏邊藏。隻要你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細讀慢品,頗有道理。還有一首歌謠也很有點味道: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過眼煙雲,氣是惹禍根苗。”從醫學觀點來看,飲酒無度、恣縱情欲、貪財圖利、暴怒生氣對身體確有很大的危害。酒。適量飲酒有暢通血脈,祛淤活血、振奮精神,消除疲勞,祛風散寒之效。但若不加節製、狂飲爛醉,就會導致慢性酒精中毒,使身體各器官受到損害,釀成智能減退,注意力渙散,記憶力和判斷力降低,易引起潰瘍病、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冠心病、高血壓、痔瘡等疾病。此外,飲酒過度,有些人甚至還會幹出令人痛心的事。其危害之大,更不待言。色。色是指對異性的情欲。適度的性生活能增進夫妻感情,有益身心,增壽延年,反之,即如有些人那樣,縱欲貪歡,喜新厭舊,玩弄異性,勢必“損精敗神”,輕則體弱腎虧,未老先衰;重則諸恙纏綿,壽短命折,《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因淫欲過度,暴病而亡,年僅30餘歲。代君王極少高壽者,多與其荒淫無度的性生活有關。財。人生在世,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甘當守財奴,一文不值。有些人卻專往錢眼裏鑽,“見利忘義”,唯利是圖,貪汙受賄,巧取豪奪,甚至謀財害命。這類人在構成犯罪,招致懲處,被人民所唾棄的同時,必然在心理活動中產生一種惡劣心態,終日不得安寧,而一係列的精神負擔,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功能,進而導致百病叢生,喪誌折壽。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盡管吃過不少苦,受過不少難,但他們性格開朗,遇事不氣,卻能長壽。而另有些人平時生活雖好,但遇事容易生氣、憋氣,結果患病早逝。《內經》指出:“百病生於氣”。現代醫學認為:過度的、持久的生氣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會引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使全身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糖改變,內分泌失調,引起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癌症等。“怒發衝冠”,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是一枚“定時炸彈”。隨時會釀成大禍。所以,氣,真的能把人氣死。總之,“酒色財氣”這“四道牆”,我們都應嚴肅對待,絕不可貪欲過度,否則遺患無窮,願人們都能自持自勉,順利跨過“四道牆”,使好人一生平安!

樂於交往有助健康樂於交往與健康長壽之間,是否存在著必然的聯係呢?

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對此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美國密歇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流行病學家詹姆斯·豪斯及其同事們,曾對一個名為德庫塞鎮的2700多人進行長達14年的研究。他們發現,長期疏於社會交往的人,其死亡率比樂於交往的人要高2.5倍左右。

耶魯大學流行病學麗莎·波克曼對此也作過專項調查。在她追蹤調查的7000人中,發現性格內向、孤僻、很少有親戚朋友、不善與人交往及終身獨居者,要比社會交際廣、人際關係好的人的死亡率高1.8倍。

美國哈佛大學精神病專家喬治·依維蘭特博士,也曾調查過40年代初期在哈佛大學上學的204名男生。他在公布調查結果時宣稱,在21歲到46歲這段時期內,平時樂於交往。精神舒暢的59人中,隻有一人得了心髒病,另一人於53歲時死於心髒病。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的是,48名疏於交往、精神壓力較大的人中,竟有18人患了重病或者死亡。

那麼,樂於交往究竟為何有益於健康長壽呢?研究人員發現,人的心情與免疫係統是有密切聯係的。腦部與骨髓及脾髒之間是由神經連接起來的,而骨髓與脾髒則是產生對抗感染所需細胞的器官。實驗證實,人通過從事社會交往,可得到來自周圍人的喜愛與溫暖,而這種喜愛與溫暖的感覺則源於腦部的天然鎮靜劑--內啡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