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挫折要有忍受力。在追求奮鬥目標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的挫折。培養對挫折的忍受力,有利於解決心理矛盾,不致於產生苦悶和不滿。
5、注意情緒的自我調節。人的情緒受意識與意誌控製。有不滿情緒時,應及時進行自我調節。例如看看電影,參加有趣的文體活動,會把不愉快的“忘掉”。在案頭、床邊用“鎮定”、“靜思”、“忍耐”等條幅實行自我“暗示”,這樣做,對消除不滿情緒是大有幫助的。
消除精神緊張十法一、洗澡沐浴或浸浴除了可緩和緊張的情緒外,還有消除疲勞之功效。把浴室的燈光調暗一點,然後在溫熱的水裏浸上一二十分鍾,靜靜地感受疲倦的身體被溫水撫慰。在閉目養神之餘,若播放一曲輕音樂,或點燃一支有香味的蠟燭,更可加強輕鬆的情調。
二、烹調食物洗、切、調味和下鍋等烹飪工作對消除精神緊張很有效果。
三、做針線活拿根縫針,一邊縫縫補補,一邊讓思緒任意奔馳,情緒自然能夠鬆弛下來。
四、聽音樂不論是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都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
五、演奏樂器如果你懂得彈鋼琴、吉他和其他樂器,不妨以此來對付心緒不寧。你不需正襟危坐地練習,隨便彈奏撥弄即可,也不用太注意拍子和音準。
六、運動你用不著從事爬山等劇烈運動,隻需躺在運動墊上,花10多分鍾做做伸展運動,讓四肢有舒展的機會。
七、寫信你一定會有久未聯係的親友,不妨給他(她)寫一封信,不僅可吐露、發泄一下自己的感受,同時也能讓對方在收信時驚喜一番。
八、看電視電視屏幕上各種有趣、開心的節目,能有效地使你暫時忘掉煩惱,緩解緊張的情緒。
九、園藝若你的住處有花園草地,那麼種花栽草也能有效地鬆弛緊張的心情。如沒有多餘的精力,光給草地澆水也能收到鬆弛身心的效果。
十、閱讀閱讀書報可說是最簡單、消費最低的輕鬆消遣方式,不僅有助於緩和緊張情緒,還可使人增加知識和樂趣。
笑者緣何多康壽笑是一種治病良方,笑能養生,延年益壽,消除百病。法國的享利·理班斯坦醫學博士忠告說:“為了您的健康,不應當放棄任何開懷大笑的機會。”現代科學研究認為,人在有安全感及滿足感時才會真正地笑,而發自內心的笑會促進身體健康,這是因為:笑是積極的反應,是心情舒暢的表現是有益於健康的心理活動。
笑對大腦皮層是良性刺激,使大腦皮層出現溫和的反應,通過神經係統,通過神經係統,可以使全身各個髒器能處於最佳狀態。
笑可以使人們防禦係統發揮最大威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從而使人體的抗病能力增強,既有利於預防疾病,又有利於機體的康複。
笑是良藥,患病者經常笑一笑,能使藥物在體內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有利於疾病早日痊愈。
笑能使肌肉放鬆,神經係統反應溫和,可以清除緊迫感,驅散憂愁、煩惱、悲傷等一切不良情緒。
笑有利健康長壽,但並不等於任何笑對人都有好處。過於激動的大笑,大喜過喜的狂笑會使人患急性心肌梗塞,可導致收縮壓升高,脈搏增加,也會使顱內壓升高,對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利。
因此,專家們提醒人們:隻有發自內心的溫馨的笑對人體才是最有益的。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原則互酬原則人人都有一種回報的心理。在人際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人的行為具有某種互酬性。他人在付出的同時,也在期待著回報。如果你一味地想索取,而從不付出,你的交往就難免陷入困境。
相似性原則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人際關係中,態度、信念和價值觀念相似的人之間存在一種人際間的吸引,相似性是良好人際關係的一種推動力量。
互補性原則當對方的需要以及與對方的期望正好成為互補關係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從而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
自我袒露原則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人們更喜歡自我暴露較多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應該保持適當的隱私,但必要的自我袒露,是人際溝通的需要,也是對他人表示信任的一種信號。一個死死封閉自己的人,是很難與別人達到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
不要忽視心理疲勞疲勞包括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兩類。生理疲勞能夠用心律、耗氧量、肌肉緊張度等指標客觀、精確地測出,所以又叫客觀疲勞。心理疲勞是主觀上感到的疲勞,可能身體確實疲勞,也可能隻是疲勞感,通過從事另一種活動即可予以消除。例如,一個人快下班時感到十分疲勞,但是一下班馬上又會興致勃勃地去赴女朋友的約會,倦意全無。所以心理疲勞又叫主觀疲勞。一般來說,心理疲勞隨著一個人經曆的長時間的思考、焦慮、挫折、恐懼和害怕而出現並加劇。它使人感到緊張、煩躁、激動、壓抑和精疲力盡,從而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鈍,工作效率下降。這在腦力勞動者身上最容易出現;當與別人發生激烈爭吵以後,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研究表明,如果經常產生強烈的心理疲勞。將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許多心因性疾病都與此有關。可惜,這個問題往往被人們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