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飲食保健您的飲食習慣科學嗎?(8)(2 / 3)

國外戒煙和控煙運動哥倫布,492年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也帶回了“魔葉”煙草。從此,人類就又多了一個現實和理智的矛盾:

誰都知道抽煙危害健康和環境,但至今全球卷煙市場仍然年增2%。

吸煙最初隻是上流社會的一種時髦,卷煙150年前在英國問世,借助現代大規模生產,它成為平民的一大嗜好,成為地球人的一個醒目標誌。然而,很快醫生們就懷疑煙草的焦油和尼古丁危害健康,繼而又發現,吸煙會誘發一係列疾病。

然而,醫生的呼籲在社會習俗和經濟因素麵前顯得極其微弱,人類戒除這個習慣要依靠社會力量。因此1951年在荷蘭舉行了首次世界香煙會議。英國皇家學會1954年提出聲討香煙的報告。1964年,瑞典率先製定了煙草法,國家撥款支持反煙協會,設立戒煙診所。美國國會1968年通過了“控製吸煙法”。挪威1967年提出全國戒煙規劃。法國1976年製定了反煙法令。

反對吸煙者還呼籲有不吸“二手煙”的自由。於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頒布公共場所禁煙令。其中最敏感的是公共場所的範圍。德國、加拿大等國禁止辦公室內吸煙,司機可拒載車內吸煙者。比利時對違令者最高罰款500美元。然而,控煙運動也阻力重重。紐約餐館去年禁煙,煙民寧願去臨近州的餐館吞雲吐霧,絕大部分飯店收入下降,多的降30%。加拿大溫哥華餐飲業禁煙,年收入減少1億多美元,失業增加5%。克林頓總統去年要政府製定更嚴格的控煙法,使本世紀末小煙民減少一半。然而,幾十位議員反對此舉。認為議會的控煙法令已足夠嚴格,政府不應再多幹預個人生活。盡管如此,西方國家控煙運動成效顯著,吸煙、敬煙會幹涉別人自由的意識很普通,抽煙要征得對方同意,不再敬煙。

美國是世界最大香煙生產國,戒煙運動聲勢浩大,煙質量和廣告法規極嚴格。全球最大煙廠菲利普莫利斯首當其衝,去年遭各種索賠達44億美元,集團雖然幾乎全勝訴,但因此對煙草質量和品牌宣傳更加小心。專家認為,煙害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問題,人類禁煙是一個提高文化知識和經濟水平的長期過程。市場需求決定煙廠命運,即便你不生產香煙,也必然另有人生產它。每年500多億美元煙稅也是美國重要財源。

對香煙生產,煙廠首先保證最佳質量,其次盡可能減少危害。現在,低焦油低尼古丁的清淡煙格外受歡迎。菲利普莫利斯4個煙廠去年收入約290億美元,占集團總收入的44%,占全球香煙市場的12%。它生產140多種煙。頭牌萬寶路本是英國地名,開始是坤煙,銷路不佳。後來改弦更張,配以西部牛仔廣告,依靠嚴格的質量管理,到70年代躍為全球頭號煙,年銷售額180億美元。

香煙廣告約占全球廣告額的10%,對此,煙廠專家認為,關鍵在於適度限製,既不至於擴大煙民隊伍,又不影響社會活動讚助。調查表明,99%的煙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煙廣告對不抽煙者的影響幾乎為零,隻對煙民選擇品牌起作用。煙廠職工盡管每周可免費領取一條煙,但煙廠煙民並不因此而多,和美國社會的抽煙率一樣為25%。香港煙廣告較寬鬆,煙稅極低,然而吸煙率反而下降,現僅16%。

專家們在研究如何把這種逆反現象用於控煙。他們認為假煙對健康和經濟的危害更大。菲利晉莫利斯去年提出嚴格控製青少年吸煙的“3A行動”,禁止售煙給青少年、取消自動售煙機、取消郵購和贈樣品煙、父母教師等盡量少在孩子麵前抽煙等10項措施,得到社會的積極反響。

棍棒教育能使孩子扔掉香煙人們看到成年人吸煙並不覺得有什麼大逆不道,但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吸煙,馬上就會勃然大怒,甚至棍棒相加。這種棍棒教育能使孩子扔掉手中的香煙嗎?請看一看這位中學生的內心獨白吧。

某重點中學的高二學生李某,一向活潑開朗,但不知是長大了、成熟了,還是功課太緊張,父母發現兒子慢慢變得沉默寡言。在一次清理房間時,母親發現了他寫的日記:“書本和作業壟斷了生活的全部內容,學校和家庭像隻鳥籠,桎梏了多夢的年華和美好的希冀。在單調苦悶的學習生活裏,香煙才是忠實的夥伴,憂鬱時點上一支,好像有知心朋友伴著,我向‘他’傾述和宣泄,心裏感到平衡和滿足。”青少年吸煙的原因有各種各樣。歸納起來大體有以下幾種:“成人感”,隨年齡的增長一些青少年出現了“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走出了“孩子”的行列,學會吸煙才具有“風度”,顯示氣派;“壓抑感”,有的青少年由於學習的壓力,感到負擔過重,孤獨寂寞,錯把香煙當成忠實的夥伴,宣泄排解心中的煩悶;“新鮮感”,有的青少年看到別人吸煙,心中產生好奇、羨慕的心理,不顧吸煙的危害,不想後果盲目效仿。

幫助青少年克服吸煙嗜好,首先應以心平氣和的態度來解決,讓他們充分認識吸煙的危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要打罵、指責或粗暴訓斥,而要用愛心、耐心、關心的態度對待他們,照顧他們,使他們自覺認識抵製煙草。其次,應分析使青少年吸煙的直接原因,對症下藥。例如由學習緊張引起,應從改善學習方法,掌握學習規律,培養學習興趣方麵著手,拓展知識領域。

戒除吸煙的習慣要有毅力,青少年吸煙未必就會成癮,家長要讓孩子樹立信心,把克服吸煙和個人修養、社會公德聯係在一起,可通過看科教片、讀書、研討的形式,加深對吸煙危害的認識,使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家庭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感到輕鬆愉快,為孩子們安排好健康的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