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樂趣--方成談長壽之道方成畫漫畫已經48年了。48年來,他的漫畫總是扣緊時代的脈搏,參與時事、評論社會,不曾有絲毫衰老的痕跡。方老今年76歲,仍然神采奕奕、思維敏捷。他的人同他的畫一樣充滿著青春的氣息。
“我的養生之道隻有一個字,就是‘忙’。”方老開門見山:“忙就是要有事兒幹。”方老的事兒夠多的,他畫漫畫、寫雜文,還要撰寫有關幽默、相聲以及漫畫等方麵的理論著作。從1981年至1991年10年間,方老已編、撰出版了25本書。方老直言坦蕩地說:“忙得沒功夫看書、看報,但還得擠時間來看,寫文章沒有新鮮血液補充怎麼能行呢?看書還要做筆記、剪資料。好為以後創作積累素材。”時間對於方老是顯得“吝嗇”了些。雖然他從不輕易浪費一分鍾,而時間還顯得那麼緊張。
“我早點從不出去吃,在家裏下點龍須麵,兩三分鍾,好了,多省時間啊。”方老用自己的幽默解釋了“忙”的樂趣。他說忙有3點好處。
第一,人忙起來就變得單純,沒時間想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也就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磨擦。“老伴買菜圖便宜,我買菜圖省時間。這樣難免在價格上貴一點兒。為了讓她高興,因家時隻要把三毛錢買的東西說成兩毛錢,大家也就相安無事了。”第二,忙可以使人思路清晰、思維敏捷,不至於遲鈍。“我一直堅持騎自行車。因為公共汽車站又擠又累又慢,而騎自行車不僅肯定有座位而且還省時間。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分析力和判斷力。騎車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來不得半點兒含糊。否則,這兒一遲疑,得!撞人啦。”忙的另一好處是可以少抽煙。“我平時一天最少要一盒煙,可一忙起來一天不抽煙。忙是最好的自覺戒煙的方法。”“當然,忙也是要有條件的。首先就要找事兒幹。”方老認為那些養鳥、養花、喂魚的人,他們也在忙。方老說“他們全身心都投入其中就是有事兒可幹。這樣人就不會空虛。忙的前提是不要瞎操心,把心思集中到一件事兒上,就不會有閑心去想整別人,無事生非了。”舒適--年近八旬不服老上海電影製版廠著名老演員舒適,60多年來,演過60多部影片,還當過編劇和導演。
舒適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有《清宮秘史》中的光緒,《林衝》中的林衝,《紅日》中的張靈甫等。這些年來,舒適仍活躍在銀幕和屏幕上。不久,我們將在影片《臥底》中看到舒適扮演的蔡度和《中國人》中的方市長。《臥底》中的蔡度戲並不多,但舒適從來不管戲多戲少,隻要是廠裏的戲他都拍。影片中的蔡度是位京劇票友,又是秘密的革命黨人,戲中又拉又唱的,正配他這個京劇迷的口味。對影片所反映的那個時代的生活,舒適是比較熟悉的,他還常常出些點子使影片更具時代感。影片中有場戲表現一個當茶房的革命黨人被誤作敵人的臥底,剛要被處決,蔡度突然出現,但悠悠地說:“你們演火拚王倫呀,可惜缺了個鑼鼓點……”及時製止了這場誤殺事件。舒適反複推敲著這句一語雙關的台同,覺得很有意味,又非常切合人物特定的身份,所以他念起這句台詞對白來顯得自然,表白十分投入。
年近八旬的舒老每天早上堅持跑步鍛煉,他率領的“古花”籃球隊,必須年滿60周歲才能參加,舒適每次參加仍能打滿全場,令小夥子們讚歎不已。
名門隨氏長壽術南京市中醫院名老中醫隨建屏老先生,是祖傳中醫名家。說他是隨氏名門,一點也不過,從南京有關史料記載至隨建屏時,相傳中醫10代以上,而且代代是名醫。
他年逾古稀,仍然精神煥發,顏麵紅潤,背不駝,腰不彎,身體十分硬朗,現在仍半天門診帶徒,半天著書立說,可謂健康長壽,養生有術。
生活規律。隨老早晨6時半起床,整理內務,洗澡後吃早餐,於7時半騎自行車上班。半天應診20多人不覺累。他注意休息,每天睡眠不少於8小時。
動靜結合。在動的方麵,隨老主要是堅持步行或騎自行車;在靜的方麵,側重於靜養、靜坐。每天必靜坐2-3次,每次15-30分鍾,不拘形式或地點。長期的實踐使他體會到,靜坐能使精神思維得到充分休息,氣血、陰陽得以平衡。因此很少生病,感冒也幾乎沒有。
葷素搭配。年過7旬的隨老,食量不減,胃口很好,年輕時喜歡進葷食,進入中老年,較注意葷素的搭配。特別是步入老年以後,葷食明顯減少,以防止動脈硬化。
知足常樂。由於曆史原因,隨老曾在“文革”中下放農村,在不順心的時候,他總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慰。對生活、地位問題,每每以“知足常樂”來調節心理平衡。他在“文革”中學會使用“兩個正確對待”,即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得意時不忘本份,失意時尊重自己的人格,這叫“失不喪,得不狂”。
順乎自然。隨老冬天不做夏天的事,夏天不做冬天的事,旨在遵循自然規律。隨老穿衣很隨便,多以寬鬆、深色為主。他不怕冷,很少穿厚毛衣。在房事生活上,也是順乎自然,決不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