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人養生萬裏同誌的健身之道(5)(1 / 3)

同隨身弟子一起自勞自食。曾被推舉為省、市政協委員。老人一生超凡脫俗,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樂善好施,常年堅持練功修道,自詡為山野閑散之人。他今年159歲了,概括其養生長壽之秘,要旨在忌、動、煉、樂四個字。

一、生活節製“忌”為首吳老十分注意飲食衛生,愛好清潔,講究衛生,不飲酒,不吸煙,常年吃素,他說:這叫“忌口”。

二、善勞惡逸“動”當頭吳老堅持勞動。他一百多年來,從未脫離過勞動,現在還經常到田間去做些農活。生活有規律,天明即起,日暮即息。該做的事,當天做好。

三、修身養性“煉”在先吳老每天堅持練氣功,活動身體。他練的是“黃老丹道養生功”,從不間斷。他提倡堅持,不能練練停停。他堅持一百年如一日,因而從不生病。

四、心胸寬宏“樂”增壽吳老心情開朗,終日笑嗬嗬,從不想煩惱事,為人隨和,不計較任何得失,無論什麼人,都與他合得來。

以上幾點,看來沒有什麼稀奇,但是能樣樣做到,一百年如一日,就不容易了。

吳老今年159歲,是當今世界上少有的健康長壽老人。

胸襟豁達淡泊向善--人閩第一壽星蔡鬆蒼談養生之道蔡鬆蒼的養生之道:

三勤:腦勤、手勤、腳勤;三靜:靜心、靜氣、靜行;三淡:看淡權力、看淡金錢、淡忘年齡;三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1998年12月26日,福建省第一壽星、靜養於漳浦縣舊鎮紫薇寺的蔡鬆蒼老人把一塊書有“勤政親民”的牌匾送給漳浦縣委書記沈元坤,感謝漳浦各級領導對老人周到的關懷。他深有感觸地說,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進步,有良好的教老、養老環境,我有信心活到21世紀。

國泰民安人高壽,在全國高齡老人健康監測活動中,年逾110歲的蔡鬆蒼的檢查結果是:視力有神,能看清眼前物體,血壓、心律正常,手足活動自如,頭腦反映也相當敏捷。

談起他的長壽之道,他的思路清晰,講個滔滔不絕。

少時飽經磨礪,老來不畏風霜。蔡鬆蒼青年時代經曆了國破家亡、背井離鄉、妻離子散之痛。他出生於榕城一個郎中之家,自幼隨父學習歧黃之術,幫家裏經營藥店,治病救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從福州逃到廈門,乘坐華僑電船到台灣從醫,隨後又被日本兵趕回大陸。在廈門,蔡鬆蒼娶妻生子,廈門淪陷,蔡鬆蒼妻離子散,從此杳無音訊。他又先後到安溪、龍海浮宮等地行醫度日。國破家亡,孑然一身的他皈依佛門,接受佛教文化的洗禮。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了,蔡鬆蒼輾轉到漳浦縣前亭鎮洛運村,懸壺濟世,並與福州的侄兒聯係上了。1996年8月,他得了一場大病,漳浦有關部門得悉後,把他接到紫薇寺精心護養照料,康複後便在此住下了。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坎坷的經曆,多舛的命運,使他的生存意誌變得無比堅韌。如今遇上安定的環境,這株世紀蒼鬆更顯得青翠挺拔。“經曆的事多了,對世間的恩怨紛爭,我都能以寬容平和的心情對待,不會無端地苦惱自己。”有愛才有溫暖,蔡鬆蒼樂於奉獻,一心向善,濟世情懷令人欽佩。索取意味著與苦惱結伴,奉獻則心裏坦然亮堂。蔡老到紫薇寺後,一如既往,義務為他人看病、贈藥。他多次將領導的慰問款買動物放生,買樹苗綠化山坡,資助貧困學生,為災區捐款。蔡老認為,“一顆愛心看世界,世界充滿愛。”老壽星一直保持著好習慣:無抽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少量多餐,天天散步,作息極有規律,平時還保持讀報、看電視、寫詩的愛好。對其養生之道,蔡老自己總結出:“三勤三靜三淡三樂”。三勤謂腦勤、手勤、腳勤;三靜乃靜心、靜氣、靜行:三淡曰看淡權力、看談金錢、淡忘年齡;三樂就是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他說:三勤讓人肢體處於運動狀態,使人體每個“零件”都保持運轉狀態;三靜讓人的內心處於平和境界;三淡使人淡泊向善;三樂叫人樂觀處世。能做到這幾條,自然便身心俱健了。身心愉悅,則去疾祛病,體魄強健。

彭祖長壽的秘訣殷代大夫錢鏗,因受封於彭城,史稱“彭祖”。相傳他善於導引行氣,於殷末已活767歲。又傳西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獲得大批古籀文寫成的竹簡,其中記說彭祖活七百六十七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