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人養生萬裏同誌的健身之道(5)(2 / 3)

按上古用幹支記日法,這個甲子是60日,那未彭祖活46020日,即126歲。結合史載武帝壽緣年歲看,後傳可信,所以,曆來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征。

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葛洪在《神仙傳》中為他立傳,並記述了他的養生之道:

一、常食桂芝:東晉幹寶《搜神記》說他是“常食桂芝”而長壽。桂樹自古被確認為藥用,《本草綱目》引《本經》說桂的藥用價值是:“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麵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其花具“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潤發”等功能。至今中醫乃列桂枝(桂樹的新千細嫩枝)“有發汗、解除肌表及四膠風寒和溫通經絡的作用”。從桂的上述藥性來看,它確實是可以祛病健身、延年益壽。

二、吐納導階:彭祖是倡導導引術的最早的代表人物。他把靜練“吐故納新”的呼吸運動和動練的肢體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對祛病延年有很好的功效。彭祖每天堅持練功,從不間斷。

遇到身體疲倦不安的時候,便導引行氣,以攻所患。一當真氣遍行體中,貫通九竅、五髒、四肢以至於毛發,疲乏不適之感即一掃而去,身體重新回到和諧安康的狀態。

三、淡泊寧靜:彭祖從不去追求名利聲色。葛洪的《神仙傳》說他“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生治身為事。”他認為長壽的關鍵在於不要傷害身體,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涼,食戒過多,飲戒過深。他認為,如果各方麵不知節製,放縱自己,很快就會反過來傷害自己,到時候“徒責神之不守、體之不康,豈不難乎?”四、保神養生:彭祖強調保神,而且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傷神、散神、煩神、敗神。他說:“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憤怒不已魂神散也,喜怒過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隻要平時樂於淡泊,不親狂蕩,順之和平則可神安體健。

武則天的養生六要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生於公元623年,享年高壽82歲。她以不屈不撓的奮發努力,由才人而至昭儀,由昭儀而至宸妃,由宸妃而至皇後,由皇後而至皇帝,接續了李唐王朝的盛世之治。她一生度過了82個春秋,究其養生之道主要有六個方麵。

(1)習文練武,奠立根基:武則天的父親是軍人出身,母親通曉文墨。所以她從小即有習文弄武的優越環境,騎射、歌舞、音律、樂理、詩書,無一不學,學而且精。她當才人時常隨駕騎射,曾幫唐太宗馴服過一匹烈馬(此烈馬當時在朝廷上下竟無他人能馴服。後來她執政時常常騎馬檢閱軍隊和外出巡行,所有這一切都使她在精力、心力、智力、體力上得到鍛煉。而且音樂可和神,書法能調氣,騎射利強身,這些都是高層次的養生之道。

(2)信念堅定,處事果斷:武則天能洞察世事,方向明確,信念堅定,處事果斷地朝著目標努力。她一舉粉碎了徐敬業的揚州叛亂,還空前絕後地設立了女進士科場,這些都是她心力和智力的充分體現。她能以堅定的信念與果斷的措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從這些勝利的鼓舞和慰藉中,使自己的形體、精神都得到了護養,這是非常寶貴的。

(3)雍容大度,胸懷開闊:武則天稱帝時能廣招人才,舉賢任能,胸懷開闊,從不搞宗派小圈子。她廣設官職,網羅人才,不計卑微,唯才是舉,大量地用在侍禦史、員外郎、給事中、校書郎、左右拾遺等補缺職位上。有人說她是“糊心巡撫使,眯目聖神皇”。她笑了笑說:“隻要你為官清正,盡職效力,不怕人家說三道四,由他去吧。”(4)坐禪修道,調養身心:武則天的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高壽92歲。

這種先天的遺傳因子與後天的修養方式,對武則天的健康長壽極為有利。太宗駕崩後,她曾被發落到皇家寺院感業寺修佛三年,學到了佛家氣功“結跏趺坐”功法。此後在她日理萬機之暇,或跏趺而坐,或靜坐一番,自然就會和暢氣機,調適身心,消除疲勞,清神明智。

(5)遊覽風光,愉悅身心:遊覽山水,觀賞風光,這也是武則天的健身養生之道。嵩山少林寺、泰山玉皇頂、龍門石窟、平樂澗石淙、晉祠籌名勝景點,她都遊覽過。

(6)賞花鬥草,怡樂情趣:武則天是個賞花入迷的人,其宮中苑中,常設鮮花。禁苑之中種植各地名花異草,此花謝過,彼花又開,四時爭豔不絕,為武則天賞花鬥草,怡樂情趣提供了優雅、美妙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