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克是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現人,英國有名的科學家,以研究燃燒和潛熱而出名。瓦特成名後,曾感激地提到布萊克,他說:“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多虧布萊克的巨大幫助。
是他教給我物理學的理論和實踐的,他始終是一個真正的朋友和顧問。”瓦特曾經製造一架小風琴送給布萊克。
羅比遜是比瓦特還小兩歲的大學生,剛剛取得碩士學位。
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羅比遜曾經對人說:“每當我在工作中遇到疑難問題,就去找瓦特,無論什麼問題到了瓦特手裏,都會迎刃而解。”在大學裏,瓦特不僅有這兩位良師益友,而且凡是找瓦特修理儀器的教授,都熱心地為瓦特講述儀器的原理和用途,給他找來有關的書籍和資料。安德森教授,還特別歡迎瓦特去閱讀他的藏書。好學勤奮的瓦特,通過實踐和學習,很快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正是如此!”“著火啦!著火啦!”濃煙滾滾,烈焰騰空,瓦特鄰居家的房子變成了一片火海。人們喊叫著,奔跑著,亂作一團。傾刻,凶猛的火舌已撲向瓦特家的房頂,立即畢畢剝剝地燃燒起來。奇怪的是,瓦特明明在家裏,卻不見他跑出來救火。
消防隊員衝進瓦特家裏,隻見他靜靜地坐在桌前,正拿筆畫著什麼,口裏還自言自語他說:“蒸汽是水的變態,水就是蒸汽的變態……”“快跑吧!火都燒到你家屋頂啦!”消防隊員大聲喊道。
瓦特似乎根本沒有聽見,仍在哺哺自語。
突然,“轟隆”一聲巨響,鄰居家的房子倒塌了,瓦特家裏也已經火苗亂竄,這才見他慢吞吞地走了出來,他好像根本沒有看見緊張而又慌亂的救火場麵,靠在一根庭柱上竟又想起問題來了。“轟隆!”又是一聲震響,瓦特家的房梁掉下來了,一根消防噴水管隨著黑煙,塵土、火苗一齊甩到瓦特麵前,管子噴著白霧似的蒸汽,壓倒了四周的火焰。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瓦特居然高興得手舞足蹈,喊叫起來:“消防管子被火灼熱了,蒸汽就從管子裏噴出來了!……”這就是發生在瓦特研究蒸汽機時的一個故事。
托爾斯泰的“生活準則”
列·尼·托爾斯泰,從青年時代起就愛思索和勇於作自我剖析。列寧說,“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來說,托爾斯泰是屬於俄國上層地主貴族的。”為了自覺地克服貴族階級熏染給他的不良習慣、趣味和愛好,托爾斯泰給自己確立了一些“生活的準則”,其中有:
“永遠說實話。”“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鍾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要盡可能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要做個好人,並且力求讓誰也不知道你是個好人。”托爾斯泰記小姨子
有一次,托爾斯泰的小姨子塔吉雅娜·別爾斯到他家來做客,托爾斯泰目不轉睛地觀察她,並把她的形象往筆記本上記。塔吉雅娜忽然發現姐夫在觀察自己,並往小本子上寫什麼,便忍不住問道:“你老是往本裏記些什麼呀?”托爾斯泰回答說:“記您呀!”塔吉雅娜不解地問:“我有什麼好記的呢?”托爾斯泰笑了笑,說:“這就是我的事了!真實總是有趣的。
你以為你在我這裏是白住的嗎?我把你的行動全記下來了。”以後,托爾斯泰就把小姨子的形象寫到了《戰爭與和平》裏。
托爾斯泰說過:“身邊永遠要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他在創作上的巨大成就,無疑與他這種艱苦的努力分不開。
托爾斯泰和書
列夫·托爾斯泰的故鄉是雅斯納雅波梁納,他有自己的圖書館。托爾斯泰是書店的常客,他去得最多的是莫斯科或庫滋涅茨基橋書店,他每次去莫斯科或彼得堡,都要訂購新書,在他的日記、書信、記事本裏,都能見到有關買書的記載。
托爾斯泰的住宅裏不斷增添書架,房間裏滿了,就放在走廊裏。他藏書之多是驚人的。普希金藏書一千五百二十三冊,契柯夫一千九百冊,歌德五千四百二十四冊,伏爾泰六千九百零二冊,這些人的書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托爾斯泰的藏書多。他藏書共二萬二千冊。
托爾斯泰的存書除文學作品外,還有哲學社會政治經濟學、自然科學、醫學衛生、曆史、回憶錄、生物、文學史、語言學、教育、民族誌、地理、旅遊、數學等等。
托爾斯泰在書上寫的批語是非常有趣的,他讀雨果《九三年》時作的一些標記和批語,仿佛是兩位偉大的作家在親切的談論生活和革命曆史。他讀赫爾岑《來自對岸》時的批語,可以說是一篇專題學術論文。托爾斯泰讀《周遊世界八十天》時,還親自動手畫插圖。
托爾斯泰還喜歡朗誦書本,對他來講,朗誦是一種享受,他認為讀過之後還想再讀的書,才算得上一本好書。
寶貴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