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名人尊師敬老佳話(3)(1 / 2)

經過長期不停頓地勤苦練習,王羲之在集秦漢以來諸家之大成,並加以融練的過程中,創造出自己嶄新的書法風格,達到了平和自然、含蓄有味的美的境界,成為書法曆史上劃時代的人物。

康熙跪師

順治皇帝是個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希望將來繼承他帝位的兒子康熙能成為一代明君,所以很注意對兒子從小進行教育。到了兒子讀書年齡,順治皇帝反複挑選,終於物色到了一個管禦書樓的臣子,名叫彭而述,他不但學問淵博,而且品德高尚,順治皇帝封他為翰林院大學士,要他來做兒子的老師。

順治皇帝把彭而述請到後宮,讓皇後親自給彭而述敬茶,並對皇後說:“這位彭而述愛卿學問可大了,就讓他教咱那皇兒吧!”皇後聽了喜出望外,就要去叫太子來拜師。

彭而述連忙攔住說:“臣才疏學淺,隻怕不能勝此重任,誤了太子,可是大事啊!”彭而述有意推辭,是因為他知道教一個太子比教上萬個學生還難。太子從小嬌生慣養,一點兒不稱他的心,在皇帝、皇後那裏告個狀,弄不好老師就得腦袋搬家。若是處處順著太子,讓他隨心所欲,雖然可討得太子的歡心,等他登基之時自己還可以青雲直上,但這樣一來負了萬歲與娘娘的重托,二來太子將來萬一成了昏君暴主,天下百姓遭殃,自己定要受萬世唾罵。

皇後看出了彭而述的心思,就對順治皇帝說:“萬歲,咱那皇兒任性得很,若不立個規矩,彭愛卿咋管教他呢?”順治皇帝連連點頭,“對對對,是得立個規矩。”又對著彭愛卿說:“你就訂幾條吧。”彭而述聽皇帝、皇後這麼說,隻好謝恩受任,並與太子立法三章。

開學了,彭而述精心指教,嚴加管束。起初一段時間,太子還算聽話,讀書肯下功夫,可過了一段時間就變卦了,老是背著老師跟官女們玩耍,該做的功課不做,該背的詩文也背不下來。彭而述幾次規勸,太子隻當耳邊風。

這天早上,太子背書又背不下來。還歪著頭若無其事地不當一回事。彭而述氣得虎起臉,拿起戒尺就打他的手心。太子見老師一點不把自己放在眼裏,就哭哭啼啼跑去找皇後告狀,皇後在宮裏當慣了娘娘,這回見彭而述動了真,哪能容忍,她早把自己當初說的話拋到九霄雲外,怒氣衝衝地拉著太子找到彭而述,責罵道:“打狗也要看主人,何況我兒是皇太子,豈是你打得嗎?”她要皇帝辦彭而述一個犯上之罪。

彭而述辯解道:“臣打太子是因他犯了教規,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正是為了對皇上負責,對社稷負責,也是對太子負責呀!臣何罪之有?”順治皇帝不禁點點頭,說:“皇師言之有理,朕恕你無罪。”皇後心裏不服,卻也不敢造次,對彭而述訓道:“這次算啦,以後要是再打皇兒,定要重重治罪!”彭而述回道:“古人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臣既當了老師,就要盡責,更何況太子將來要治理天下,現在不嚴加管教,將來如何安邦治國?”皇後一聽頓時把臉拉下來了,撒潑道:“我兒讀書將來當皇帝,不讀書將來也照樣當皇帝,子承父位,天經地義!”說著把臉一沉,鼻子裏“哼”了一聲,拉起太子就要走。

順治皇帝臉一沉,對皇後斥責道:“兒讀書是明君,不讀書是昏君,自古嚴師出高徒,皇師教學有方,決不許怠慢!”說著,便叫過太子,給彭而述下跪請罪。

打這以後,太子再也不敢貪玩了,規規矩矩地讀書,長進很快。

後來,子繼父位,康熙果然成為曆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

彭而述當康熙的老師,人們都稱他彭公。

鄭板橋除夕訪師

一天,鄭板橋剛剛退衙回內寢吃午飯,衙前鼓就“咚咚”亂響起來。聽那又急又亂的鼓聲,便知是有急事之人所為,鄭板橋放下剛操起的筷子,立即著服吩咐上堂。堂威喊畢,傳擂鼓人。

鄭板橋凝目看去,竟是一老者!長衫破舊,麵容黃瘦,立而不跪,朝上一揖。鄭板橋心裏想:是位倔強的讀書人!因此沒有責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