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是個幽默大師。他講的笑話無不令人發笑。有一天,一個朋友對他說:“有一個人生來沒有笑過。你能使他發笑嗎?”馬克·吐溫回答:“我一定能使他發笑。”他的朋友把這個人帶來,坐在馬克·吐溫麵前,馬克·吐溫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可是這個人沒有一絲笑容。馬克·吐溫便使出最拿手的本領,連講帶做地再說了一個令人捧腹的笑話,周圍的人聽了都笑得前俯後仰,獨有坐在他麵前的那個人毫無反應。馬克·吐溫累得舌疲口幹,毫無辦法,不得不承認這是他一生第一次失敗。後來他才知道,那個原來是個聾子,他上了他的朋友的當。
肖伯納的幽默
一天早晨,高而瘦的英國作家肖伯納在公園裏散步。迎麵走來又矮又胖的巨商亨利先生,他洋洋得意他說:“啊!肖伯納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在鬧饑荒!”肖伯納淡然一笑,立即回敬一句:“啊!亨利先生,我一看到你,就知道世界為什麼鬧饑荒!”
四十“公歲”
1965年,著名美國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80歲誕辰。在數百名中美人士舉行的慶祝大會上,周恩來總理起立致辭:“今天我們為我們的好朋友、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慶賀40公歲誕辰……”聽到“40公歲”這個新名詞,人們都笑了,斯特朗更是哈哈大笑。最後她在答謝辭中說:“周總理說我隻有40公歲,還很年輕,我聽了很高興。我保證要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繼續寫出大量的著作來。”全場立即掌聲雷動。
丘吉爾的生日
丘吉爾87歲生日那天,有一位年輕的記者訪問他時說:
“溫斯頓爵士,我希望在您一百歲生日那天再來祝賀您。”丘吉爾回答說:“您也許做得到,因為您看起來蠻健康的。”
丘吉爾反譏蕭泊納
有一次蕭伯納派人送兩張戲票給丘吉爾,並附上短箋說:
“親愛的溫斯頓爵士,奉上戲票兩張,希望閣下能帶一位朋友前來觀看拙作《賣花女》的首場演出,假如閣下這樣的人也會有朋友的話。”蕭伯納的幽默以尖刻著稱,所以他這樣奚落丘吉爾並不為過。丘吉爾看了短箋當然不肯示弱,他馬上也寫了一張回條加以還擊:
“親愛的蕭伯納先生,蒙賜戲票兩張,謝謝。我和我的朋友因有約在先,不便分身前來觀賞大作《賣花女》的首場演出,但是我們一定會趕來觀賞第二場的演出,假如你的戲也會有第二場的活。”
“巴爾紮克不在家”
巴爾紮克在創作時,精力高度集中,就象著了迷一樣,簡直到了忘我的程度。
有一次,一位朋友來訪,見他專心致誌地伏案寫作,不忍心打攪他,就在一旁坐下等著。吃午飯的時候到了,傭人給巴爾紮克端來了午餐。朋友以為是招待自己的,加上肚子餓了,就不客氣地把它吃光了。
朋友又等了一會,見巴爾紮克還在埋頭寫作,就悄悄地離開了。巴爾紮克寫著寫著,忽然感到肚子餓了,便擱筆起身找飯吃,發現桌上用過的餐具,便責備起自己來:
“你這飯桶,吃了還想吃!”說罷,又坐下繼續寫起來。還有一次,他為了消除連日來緊張寫作的疲勞,早晨起來就外出散步,為了不使來訪者久等,他用粉筆在大門上寫下了幾個大字:“巴爾紮克先生不在家,請來訪者下午來!”他一邊散步,一邊思考著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安排,突然感到肚子餓了,需要吃點東西,便轉身往家門走去。去到家門口,正要推開門.看到門上的粉筆字,很遺憾地歎了一口氣,說:“唉!原來巴爾紮克先生不在家。”說完,轉身走了。
巴爾紮克的愛好
巴爾紮克有個愛好,他喜歡根據一個人的筆跡說出這個人的性格。巴爾紮克對自己的這種才能很感驕傲,常在朋友中誇耀。
一天,他的一位女友給巴爾紮克帶來一位年輕人的練習本上的一頁紙,並對他說:“我親愛的朋友,我想知道你認為這男孩子的性格怎樣?不要怕告訴實際怎樣,他不是我的兒子。”經過幾分鍾認真的研究後,巴爾紮克說:“好了,不怕告訴你事實:這個男孩子是一個又壞又懶的小夥子。”“太妙了,”那女人笑著說。“這是從你小時候用的練習本上拿來的一頁紙。”
巴爾紮克與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