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陋室裏的程老師(2 / 2)

認識程老師之後,我結束了我的圍棋生涯,開始做學問了。每天泡在圖書館裏直到閉館,中午靠帶個麵包充饑。如是一年半,我寫出了後來以我第一本書《武夫治國夢》為基礎的論文。沒想到,答辯的時候,有些老師卻宣稱因為我寫的不是黨史,因此不給我通過。我當時很憤怒,我的同學靠兩個星期湊出來的論文,可以順利過關,而我如此苦熬出來的論文,卻要被槍斃。後來,槍斃的事兒,沒有再發生。後來程老師告訴我是他出麵協調了,說是這個論文是他們教研室想做的課題,交給張鳴做了。

碩士研究生一畢業,我已經立誌要做學問了。臨畢業,我跟程老師合作,寫了一篇論文,討論了古代的鄉土中國。此時,程老師的學問已經從義和團研究擴展到了古代鄉村研究上。當年程老師的《晚清鄉土意識》一出版,一時間真叫洛陽紙貴,相當的轟動。

再後來,我成了他的博士生。他依舊住在那個鬥室裏。我們兩人,依舊一瓶啤酒就著一碟泡菜地聊,唯一的變化是啤酒有時是易拉罐的了。程老師的兒子程桯,沒少給我們跑腿買啤酒。後來他高考沒考好,還抱怨說淨給我們跑腿了,耽誤了學習。

程老師學問做得苦巴巴的,但他的為人卻蠻有情趣。精鑒賞,又品位高。收藏的字畫是珍品,收藏的歙硯也幾乎方方都是千年難覓的珍品。已故的劉曉師兄,跟程老師有同好,兩人經常一起切磋。晚年,程老師也收了許多的硯品,在收藏界小有名氣。偶爾被學生拉出去玩,不經意間老師就會露一手孩子氣的絕活,逗得大家哈哈一笑。記得他曾經說過,他的學生可以用這樣一個對子來形容:瘦骨伶仃妞,七長八短漢。那漢子中,就有我一個。

當然,我知道,老師的生活其實很苦,他一直需要照顧嶽母和常年生病的小姨,光醫藥費就是沉重的負擔。我當學生的時候,每次她們發病,都是我和老師用自行車推到醫院,從來不會勞動單位上。退休之後,盡管學校有優惠,還靠著學生的幫助,才買下了世紀城的房子,總算結束了他鬥室苦讀的生涯。

程老師其實早就是近代史研究領域的重鎮,但是在人民大學,無論是黨史係還是後來的國際關係學院,都沒有他應得的地位。累及我們這些程門弟子,經常遭遇其他大腕弟子的白眼。每到這種時候,程老師都會笑笑,說一聲,別跟他們計較,出水才看兩腿泥,早著呢。程老師從上大學起,就習慣了夾著尾巴做人,早就習慣了,不爭,不氣,逆來順受。

記得剛做他博士研究生的時候,他一次突然對我說,今後,你就是另一個我。可惜,現今的我,事實上已經離開了學界,單打獨鬥了。在學界折騰了若幹年,最終我也沒有成為另外一個程虎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