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

一旦下定決心,就決不猶豫反悔。

君看金盡失顏色,壯士灰心不丈夫。

——漢·馬臻《前結交行》

看見黃金用盡就失去笑容,壯士灰心喪氣不是真正的男子漢。喻指缺乏勇氣。

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也。

——漢·揚雄《法言·吾子》

羊即使身披虎皮,仍見草而高興,見豺狼而發抖,並忘記了自己披著虎皮。喻指本性怯懦。

感慨而自殺,非能勇也。

——漢·班固《漢書·欒布季布列傳讚》

因為悲傷而想要自殺,這不是勇敢。

欲投鼠而忌器。

——漢·班固《漢書·賈誼傳》

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擔心損壞了器物。喻指猶豫不決,有所顧忌。

執狐疑之心者,來讒賊之口;持不斷之意者,開群枉之門。

——漢·班固《漢書·楚元王傳》

有疑惑之心的人會被愛說讒言的人利用,做事優柔寡斷的人會被邪惡之徒鑽空子。

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晉·葛洪《抱樸子·清鑒》

大聲喊叫的人不一定勇敢,淳樸溫和的人未必怯懦。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晉·陳壽《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

事情緊急而不果斷決定,禍害便會很快降臨。

明斷少而外言入。

——晉·陳壽《三國誌·蜀書·劉二牧傳》

做事優柔寡斷,流言便會乘機而入。

駿足忌長阪,柴車畏危轍。

——南朝·梁·陸厥《奉答內兄希叔》

駿馬最怕山坡之路太長,柴車最畏懼危險的道路。喻指懼怕艱難。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班超傳》

不深入老虎的巢穴,就不能夠得到小老虎!喻指不經曆風險就不會有所得。

凝滯者智之蝥也,忿慨者仁之騰也,纖怯者義之蠹也。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凝滯僵化是智慧的蝥蟲,忿恨感慨是仁愛的螣蟲,纖弱怯懦是道義的蛀蟲。

諸君怯懊,乃是譽賊。

——唐·房玄齡《晉書·蘇峻傳》

眾人怯懦,是怕失去榮譽與名聲。

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唐·房玄齡《晉書·苻堅載記》

八公山上的草木都那麼的像人形。喻指草木皆兵。

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

聽到風聲和鶴鳥鳴叫聲,都以為是晉軍來了。喻指聞風喪膽。

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唐·房玄齡《晉書·苻堅載記》

曾被弓箭射傷的鳥,隻要聽到弓弦的響聲也會驚駭而墜地。喻指聞風喪膽。

側身千裏道,寄食一家村。

——唐·杜甫《得舍弟消息》

恐懼得不敢在大路上行走,一家一村地向別人討飯吃。喻指戰亂引起的恐懼和悲慘。

寵過若驚,喜深生懼。

——唐·劉禹錫《蘇州謝恩錫加章服表》

過分地寵愛會感到惶恐,過於地歡喜會產生憂懼心理。

為義若嗜欲,勇不顧前後。

——唐·韓愈《唐朝散大夫贈司勳員外郎孔君墓誌銘》把為正義看成是自己的嗜好,勇往直前不瞻前顧後。

決事如流,應物如響。

——唐·張九齡《故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誌銘序》決斷事情如水流泄,應對事務如聲音反響。

視險如夷,瞻程非邈。

——唐·柳宗元《為安南楊侍禦祭張都護文》視危險如同步履坦途,眼裏前程並非遙遠。

曲木忌日影,讒人畏賢明。

——唐·孟郊《古意贈梁肅補闕》

彎曲的樹木討厭陽光照射後的影子,諂媚的人懼怕賢明的人。

智者,不為愚者謀;勇者,不為怯者死。

——唐·陳子昂《答製問事·明必得賢科》

聰明人不會給愚蠢的人獻計謀,勇敢的人不為貪生怕死的人去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