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

——晉·陳壽《三國誌·魏書·夏侯玄傳》

調和湯的美味,在於各種配料比例合適;上下合作有效果,在於能夠相互幫助。

同惡相助,同好相趍。

——《六韜·武韜》

憎惡一樣會相互幫助,喜好一樣會相互追隨。

凡殖財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馬援傳》

凡是增加財富可貴之處在於能救濟貧困,否則就是守財奴了。

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朱穆傳》

共乘坐一輛車奔馳,同乘坐一條船渡河,車倒船翻,就會同生死共患難。

善人在患,饑不及餐。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王龔傳》

好人處在患難之中,就是餓著肚子不吃飯也要去營救。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

交結朋友要意氣相投,相互能切磋琢磨和規諫勸戒。

未信而諫,人以為謗己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

沒有得到信任而規諫,別人會認為你在誹謗他。

救饑者以圓寸之珠,不如與之橡菽;貽溺者以方尺之玉,不如與之短綆。

——北齊·劉晝《劉子》

救濟饑餓的人給予徑寸大的珍珠,不如給予橡菽有用;救助溺水的人,給予方尺大的玉石,不如給一根短繩有用。比喻援助要實用。

土相扶為牆,人相扶為王。

——《北齊書·尉景傳》

土和土相互聚合可堆成牆,人與人相互扶助可成為王。

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

——唐·魏征《群書治要·賈子》

主動愛他人他人也愛你,主動為他人的幸福盡力,他人也會為你的幸福盡力。

病人之病,憂人之憂。

——唐·白居易《策林》

把別人的缺點當做自己的缺點,把別人的憂愁當做自己的憂愁。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

——唐·柳宗元《封建論》

告訴他正確的道理以後仍不改正,就必須給他點痛苦然後讓他害怕。

贈必固辭,求無不應。

——唐·韓愈《祭裴太常文》

他人贈送的東西必須堅決推辭,他人的請求沒有不答應的。比喻助人為樂。

當大有為之時,得非常人之佐。

——唐·韓愈《為裴相公讓官表》

當一個人有大作為時,必須得有超越常人的幫助。

諫不足聽者,辭不足感心也。

——唐·韓愈《上張仆射第二書》

直言規勸而不能使人采納,是言辭不能感動其心的原因。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簞犒。

——唐·韓愈《薦士》

用八種佳肴去救快要餓死的人,不如一籃飯的作用大。比喻助人要從實際出發。

踣者思起,必呼而求拯;疾者思愈,必呻而求醫。

——唐·劉禹錫《上杜司徒書》

跌倒的人想起來,必定呼叫他人幫助;病人想治好病,必然呻吟而求助醫生。比喻求助。

桃紅李白皆誇好,須得垂楊相發揮。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桃花紅色,李花白色都被誇好,但必須有依依楊柳陪襯才能發揮出來。

忠言逆耳,甘詞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