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發明異趣(2)(1 / 3)

阿貝爾根據自己的實踐知道,放在陶瓷罐和玻璃瓶裏的食品易於保存,因此首先應選擇它們作為食品貯器。其次,保存食品時空氣是令人討厭的,如果將鹹菜裝到罐子裏,塞得緊緊的,那麼最先發生黴腐的,就是與空氣接觸最多的最上麵那一層,所以,食品應盡量隔絕空氣保存。阿貝爾根據這樣的思路進行試驗。但由於條件所限,無法將食品與空氣隔絕,所以一無所獲。可是他並不灰心,繼續進行試驗,直到有一樁偶然的事情發生……1804年初夏的一天,阿貝爾要製作點心了,他將一些果汁煮沸,然後放在罐子裏冷卻。為了防止灰塵落進去、蟲子爬進去,他用軟木塞將罐口塞好。可是,等到他準備揉製點心時,夥計卻告訴他,庫房裏的麵粉用完了,而且,這種最適合做果汁點心的麵粉眼下巴黎還缺貨。

阿貝爾歎了一口氣,隻得解下了圍裙。

等這種牌號的麵粉到貨時,已是一個月以後了。阿貝爾走向盛有果汁的罐子,想把裏麵的果汁倒掉。因為放了這麼長時間了,毫無疑問,罐子裏的果汁早就壞了。可是罐口的軟木塞塞得緊緊的,大概是當時無意中塞得太緊了吧。阿貝爾找了把刀子來,把軟木塞撬掉,此時,一股果香冒出了罐口。“咦!”阿貝爾大為驚奇,鼻子湊上去一聞,居然沒有預料中的餿味。

阿貝爾的腦子飛快地開動起來:“也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保存食品!”於是他趕緊去找了些肉來,裝進瓶子裏,再放到蒸鍋中蒸了2小時,然後把瓶子取出來,趁熱將軟木塞塞緊,為了不使空氣進入瓶內,還特地用蠟把瓶口密封好。這回,他將瓶子放上了兩個月。到夏去秋臨時,他打開瓶子一嚐,高興得跳了起來,“成功啦,成功啦!”

阿貝爾樂嗬嗬地向政府報告了他的“密封容器貯藏食品新技術”。拿破侖一聽,也挺高興,下令按照阿貝爾所說的工藝製成一些密封玻璃瓶裝食品,讓海軍帶到海上去經受酷暑和潮濕的考驗。幾個月後,一份由海軍司令簽署的鑒定報告送交給了拿破侖:“……保存了3個月後,加肉或未加肉的豆角和青菜依然保持鮮度和鮮菜的美味。”

1809年,阿貝爾終於得到了拿破侖頒發的那筆12000法郎的賞金。他用這筆錢繼續進行瓶裝罐頭的改良研究,還建立了一個罐頭食品廠。阿貝爾的罐頭工廠,產品有70種之多。他的食品保藏方法很快地從法國傳到歐洲各國。

阿貝爾的罐頭雖說很受歡迎,但他的罐頭材料用的是玻璃瓶,比較重,也容易碰碎。

能不能用更好的材料來取代玻璃瓶做罐頭呢?

英國罐頭商丟蘭特想到了這個問題。一天,他在喝茶時看到了茶葉罐,心裏不由一動。當時英國人用的茶葉都是從遙遠的中國運去的,最早茶葉是用木箱或竹筒盛裝的,後來中國人也用錫罐來裝茶葉,使茶葉不易受潮變味。19世紀初,人們發明了在鐵皮上鍍上一層錫的馬口鐵後,就改用馬口鐵來裝茶葉了,既輕巧,又密封,還不易碰壞,便於運輸。

能不能用馬口鐵來代替玻璃瓶密封食品呢?想到這裏,丟蘭特一躍而起,跑到工場裏試了起來。他將食品裝入馬口鐵罐,經過高溫加熱之以,趁熱用焊錫把罐口焊好。世界上第一隻鐵皮罐頭就這樣製成了。

1823年,丟蘭特在英國申請了發明專利,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馬口鐵罐頭廠。可由於這種罐頭完全用手工生產,成本非常高,直到1847年發明了專門壓製罐頭的機器後,罐頭食品的成本才降了下來。

鐵皮罐頭在風行了100年後,美國人萊依諾爾茨想到試用其他材料來製作罐頭。1947年,世界上第一隻鋁罐在萊依諾爾茨手中誕生,它用薄如紙片的鋁箔製成,十分輕巧。以後,人們將它發展成了易拉罐。今天,我們幾乎可在任何一家食品超市的貨架上見到它。

微波爐曾是“怪物”

在現代烹飪器具中,微波爐有著“劃時代的烹飪器”的桂冠。對於這一榮譽稱號,它當之無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微波烹飪是人類發明取火方法以來出現的第一項全新的烹飪技術。

因為,在加熱過程中,這種烹飪器自身並不發熱。

微波爐是借助微波來實現加熱的。所謂微波,是一種波長很短、顯得“微”小的電磁波。微波能引起食物內部分子運動並產生熱量,達到把食物燒熟的目的。令人驚奇萬分的是,使用微波爐時,盡管食物已經熟了,但是爐子的內壁卻是冷的。這種不可思議的特殊加熱方式,有如神話一般。

然而,如此奇妙的天才發明,要在曆經半個多世紀的沉浮後,方才姍姍邁進人類的生活之中。

1921年,美國物理學家哈爾發明了用電磁波產生熱量的裝置——磁控管。哈爾是一家武器公司的雇員,他的這項發明被用於武器的研製之中,就是說,隻是被用來殺人。

哈爾這位武器專家的大名之所以能出現在我們這篇記載烹飪用品的小文中,要歸功於另一位研究武器的專家。

1946年,美國電工專家斯潘塞在雷西恩公司供職,他的任務是裝設軍用雷達天線。美國人嗜好巧克力,斯潘塞的工作服口袋裏也常常裝有這種高熱量的食品,時不時地往嘴裏塞上一塊,工作就更來勁了。不久,斯潘塞發現了一個難以解釋的現象:裝在口袋裏的巧克力即使在冬天也常會融化,就像被火烤過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