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發明異趣(4)(2 / 3)

你可別小看了普利斯特裏手中那隻其貌不揚的小橡膠塞,在當時,它還是一種問世不久的時髦的奢侈品呢。

自從哥倫布1493年在海地發現橡膠以後,200多年來,人們未能為這種奇妙的物質找到實際用途。於是,它隻能供放在博物館裏,作為“哥倫布帶回來的新奇玩藝”供人觀賞。

1763年,法國人墨卡想出了橡膠的一個用途:做成小的瓶塞,這樣既輕巧又密封。當時的歐洲上流社會崇尚標新立異,墨卡的小發明很快被人看中,一時間,上層人士隨身帶的小嗅鹽瓶大多換上了墨卡的橡膠瓶塞。

普利斯特裏輕輕地揉搓著手中那隻柔軟而有彈性的小瓶塞,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手指竟被搓得十分幹淨,剛才寫報告時沾上的黑色鉛筆粉末都被去掉了。很自然地,他腦中閃過了一個念頭:用這有趣的小東西擦鉛筆字試試看。一試,果然靈光,鉛筆字跡可以毫不費力地被擦去,紙上幹幹淨淨,幾乎不留痕跡。

普利斯特裏不禁為自己的發現激動起來,他立即停下了實驗報告的書寫,給法國人墨卡寫了一封信:“……我請您為我定製500塊扁長的橡膠塊……”

這500塊扁長的橡膠塊就是最早問世的一批橡皮了。普利斯特裏將它們饋贈親友,請他們試一試“這能擦掉鉛筆字跡的有趣的小玩藝”。不久,這東西就在上流社會裏流行起來了,人們稱之為“一擦字就消失的奇妙發明”。由於當時人們不知道該怎樣稱呼這東西,所以隻能根據它的用途稱之為“擦”。直到現在,在英語中,“橡皮”和“擦”還是同一個詞。

以後,普利斯特裏致力於氣體的研究,發現了氧氣等重要氣體,成為著名的化學家。日久,人們隻記得他輝煌的化學業績,而幾乎忘了他發明橡皮這一貢獻了。

橡皮誕生100年後,美國畫家利普曼對它做過一次小小的革新。

利普曼畫油畫時愛用鉛筆起稿。他頗為粗心,常亂放橡皮,等到用時不知到哪裏去找。多次的找尋經曆使他產生了一個想法:把橡皮和鉛筆聯在一起不是很好嗎?於是,他用細繩把橡皮拴在了鉛筆杆上。這樣使用起來倒是方便了,可那一小塊橡皮老在眼前晃來晃去,叫人很不舒服,他就改用薄鐵皮把橡皮夾緊在鉛筆頭上。後來,頗有經濟頭腦的利普曼為自己這個十分滿意的小發明申請了專利,這就是今天使用普通的橡皮頭鉛筆。

特種紙的發明

有人統計過,現在世界上大約有12000多種不同用途的紙,滿足了人類各方麵的需要。這些紙,有的是有意識發明的,有的卻是在無意中誕生的;有的發明申請了專利,有發明人的名字,有的卻不知道發明者是誰,隻留下了關於它的發明故事。

人們早先做的紙顏色並不漂亮,除亞硫酸紙漿製成的紙是白色的外,其餘不是褐色的就是略帶些麥草一樣黃色的。18世紀時,英國謝菲爾德地方的一家家庭手工造紙廠無意中造出了彩色的紙。那天,威廉正在搗紙漿,妻子則準備染衣服,一不小心,妻子將一袋茜紅染料掉進紙漿缸裏去了。“唉,你這個粗心人!”威廉埋怨著妻子,卻舍不得丟棄這盆紙漿,將就著用這些紙漿做成了紙。

誰料,這些粉紅色的紙剛放到店裏,就被一位姑娘看中了。“咦,好漂亮的紙!”姑娘出了比普通紙更高的價錢,高高興興地買了幾張。一會兒,來了好些年輕人,都要買這種粉紅紙。後來威廉才知道,這天正巧是2月14日,情人節,年輕人認為用這種像粉紅薔薇花色的紙寫信給心上人,更具溫馨氣息。這啟發了威廉,以後他不但有意製作這種粉紅色紙,還製作了其他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吸墨紙也是在無意中發明的。造紙時應在紙漿中加入一些樹膠或樹皮液,這樣製成的紙結實,寫上去的字也不會化開。18世紀末,在英國的一個紙廠裏,有一次,工人一時疏忽忘了往紙漿裏加膠。結果做出來的紙外表看看倒還好,可根本不能寫字,鵝毛筆一觸上去就是一個墨團團。老板一生氣,就把筆往紙上一擲,從筆裏甩出來的墨水一下子就被紙吸幹了。

這情景使老板大受啟發,想到人們寫好信後墨水往往一時幹不了,要過一會等幹了後才能裝入信封裏。如果特意製作這種不加膠的紙,利用它們來吸掉信上未幹的墨水,那麼一寫完信就能裝信封了,這有多好啊!吸墨紙就這樣誕生了。

複寫紙的發明是在19世紀初,發明人是英國的韋奇伍德。那時,他正在倫敦經營一家文具商店。一天,韋奇伍德用鉛筆寫信給他的固定客戶,向他們介紹商店裏新進的幾種文具。這些信的內容幾乎一樣,他機械地寫著,有些厭煩。“能不能同時寫成兩封、三封呢?”看著後一張紙上留下的上一張紙的字痕,韋奇伍德腦中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有的發明關鍵在於製作,有的發明關鍵卻在於有個想法,隻要想到了就不難實現。現在韋奇伍德麵臨的情況就屬於後一種。很快地,他就琢磨出了實現他這個念頭的方法:將一張薄紙放在藍墨水中浸潤,然後夾在兩張吸墨紙之間使之幹燥。書寫時將其襯在一般紙張下,從而獲得複製件。1806年,韋奇伍德獲得了發明的專利權,不過,這發明的名字聽上去有點別扭——“複製信函文件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