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發明異趣(6)(1 / 3)

馬文曾在1937年改造過鋼絲錄音機,使它的音質有很大提高。當弗勞伊瑪的塑料磁帶錄音機問世後,馬文發現由於在塑料帶上塗的鐵粉材料不很理想,影響了聲音的保真。馬文的發明神經立即被觸動了,他進行了數千種不同材料的試驗,最後找到了較為理想的磁性顆粒——針狀伽瑪型氧化鐵粉。他將這些粉末用凡立水調和後塗抹在塑料帶上,在塗料未幹時即放入磁場處理使所有的鐵粉顆粒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來。這種又輕又薄的塑料磁帶錄音質量很好,至今還在被人們使用。

如果說新型鐵粉的發明是馬文刻意追求的結果的話,那麼錄音高保真技術的發明,則可說是他無意中獲得的成果。

在一次試驗中,馬文試圖錄下一個高頻信號,未能成功,但在放音時卻聽到了平時無法錄到的頻率很低的聲音,他甚至還聽到了真空電子管中燈絲振動而發出的輕微的丁當聲。馬文的心狂跳了起來,這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高保真錄音嗎!馬文立即動作起來,將磁帶用高頻進行處理,然後錄下自己的聲音:“一、二、三、四。”重放時,這聲音果然極其清晰。

後來馬文說:“錄音時有一張紙片被我不小心帶落到地板上,放音時我甚至都聽到了紙片落地的聲音。”

後來馬文又發明了有幾個聲道的真實的立體聲錄音技術。他在錄音時采用可錄不同頻率的裝置錄下,再用適應不同頻率的喇叭播放。這樣,人們就是在家中也能得到與劇場相近的效果。這也就是今天錄音機的“高保真多頻道立體聲”技術了。

初期的塑料帶錄音機都是開盤式的,比較笨重。1964年,荷蘭的菲利浦公司發明出盒式封閉型磁帶錄音機,這一發明使老式開盤式錄音機迅速被淘汰,錄音機開始步入普通家庭。現在,它幾乎已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家用電器了。

打賭引出的發明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有兩個人為一樁事打起賭來。這並不稀奇,因為美國人似乎有愛打賭的天性。但那天的打賭對我們來說卻有著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最終導致了電影的發明。

在一家酒吧裏,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爭論的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采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約定了打賭的金額後,請了一位馴馬好手來作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裏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準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係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係到對麵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

一切準備就緒後,麥布裏奇牽來了一匹駿馬,讓它從跑道的一端飛奔過來。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裏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根據這組照片,裁判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

麥布裏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裏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裏奇的方式太麻煩了。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在1888年發明了被後人稱為“馬萊槍”的槍形攝影機。它的“槍管”實際上是一隻能夠伸縮的用來調整距離的鏡筒。“槍托”上的圓盒裏裝有4米長的膠卷。扣動開關,它就能以每秒12幅的速度把影像拍攝進去。

1889年8月,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著名發明家愛迪生應邀參加。在那裏,愛迪生見到了“馬萊槍”。這新奇的發明給愛迪生留下極深的印象,他馬上想起小時候曾玩過的旋盤玩具。

那是比利時的普拉多在1832年根據“視覺暫留”原理發明的:在一個能轉動的旋盤邊緣,畫上各種連續變化的人和動物圖像,當旋盤旋轉起來以後,從旋盤外殼的一個小小開口望進去,這些圖像上的人和動物好像突然有了生命,竟然活動了起來。

“如果能把馬萊的發明和普拉多的玩具結合起來的話,那一定是一樣更有趣的東西。”愛迪生開始了研究。1891年,愛迪生的“活動影戲”問世了。它是一隻高15米的長方形大櫃,上麵裝有透視鏡,裏麵裝有電燈。膠卷繞在兩隻大圓盤上,用手柄搖動使膠卷以每秒16格的速度在電燈前移動,觀眾則坐在透視鏡前觀看。與普拉多的旋盤一樣,它每次“放映”隻能供一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