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朽豐碑(8)(3 / 3)

為了找到這種微生物,巴斯德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從狂犬的口中,取出幾滴唾液,來進行實驗。他把這種唾液注射到動物的腦子裏,動物果然得了狂犬病。這說明,狂犬病的確是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

在巴斯德的實驗室內,養了許多患狂犬病的豚鼠、兔子和狗。經過反複實驗,巴斯德弄清楚了引起狂犬病的微生物,都集中在神經係統。他拿出因狂犬病而死的兔脊髓,發現把這種脊髓掛在玻璃管裏,讓它自然幹燥,時間越長,微生物的毒力就越低,到第十四天的時候,微生物的毒力最低。巴斯德把它磨成漿汁,製成了預防接種用的疫苗。

第二天,巴斯德用幹燥了13天的脊髓漿汁注射一隻兔。第三天,給這隻兔注射幹燥了12天的漿汁……最後,他用剛從死兔取出的脊髓做的漿汁,注入這隻兔體內,這隻兔竟沒有死亡。用這種漿汁注入健康的狗或者兔的體內,它們都不會得這種病。

成功了!巴斯德製成了狂犬疫苗。

這種疫苗能用來治人的狂犬病嗎?巴斯德沒有把握。湊巧,有個阿爾先省的孩子約瑟夫·美斯特,被瘋狗咬了十四處傷口,已經兩天了。孩子的母親把病孩帶來找巴斯德,要求救救她的孩子。

巴斯德接受了治療的要求。可是,他沒有把握。他給孩子先注射保存十四天的疫苗,隨後一天一次,直到第十四天,巴斯德給美斯特注射一針最毒的狂犬疫苗。

這一夜,巴斯德根本沒睡。這是他一生中最猶疑難過的一夜。狂犬疫苗能不能成功,明天就要見分曉。

第二天,當巴斯德見到小美斯特歡蹦跳躍地跑來找他時,他滿臉淚水,緊緊地抱著小美斯特親吻,激動地說:“孩子,你的病治好了!”

這個奇跡,很快傳遍了全世界。凡是被瘋狗咬了的人,都來找巴斯德,請求治療狂犬病,有的來自俄國和美國。巴斯德一一給他們治好了,隻有個別人因為被瘋狗咬過的時間太久,沒有救活。

巴斯德為全人類健康直接服務的免疫學誕生了。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開創了戰勝傳染病的新紀元,使千千萬萬人免於死亡!

奮鬥終生巴斯德一生儉樸勤奮。還在學生時代,他就養成了從不隨便花錢的習慣。他把所有的零花錢都用來買書,買學習用品,買實驗用的儀器。

巴斯德的奮鬥精神是驚人的。開始的時候,他沒有實驗室,隻能在樓梯下的小儲藏室裏做實驗。在那裏,放個小暖箱,就沒多大地方了,小房間矮小得需要跪著鑽進爬出,有時一天要這樣爬上一二百次,去觀察和記錄實驗的結果。對於這樣的條件,他全不在乎。他認為搞科學不親自動手做實驗是不行的。他說:“實驗室和發明是兩個有密切關係的名詞。沒有實驗室,自然科學就會枯萎。”

中年以後,巴斯德得了偏癱病。可是,他一麵與疾病作鬥爭,一麵堅持做實驗。五十八歲那年,他的研究計劃訂得十分周密緊湊,像這樣的工作量,就是精力十分旺盛的青年人,也會感到吃力。隻是在感到十分困難的時候,他才請別人幫他一把,克服左手不聽使喚所帶來的困難。

巴斯德熱愛自己的國家。當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國王路易·菲利普時,戰鬥還未結束,巴斯德毅然參加了革命,在國家警衛隊裏幫助維持鐵路的秩序。這時候,他在高等師範學校學習,經濟十分困難,還是把僅有的一百五十法郎,全部捐給了革命政府。

巴斯德特別關心青年人的成長,勉勵他們要抓緊大好時光,不要虛度光陰。他說:“青年人要首先問問自己,‘我學習了些什麼呢?’還要問問自己,‘我為祖國做了些什麼呢?’最後,會有那麼一天,你會愉快地知道,你已經為人類的進步和幸福多少做了點貢獻。”

是的,巴斯德的確實踐了自己的願望,為人類的進步和幸福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認為,他的工作不隻是為了自己的祖國,他說過一句名言:“科學無祖國。”他的貢獻正在為全世界、全人類的健康服務,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1892年12月27日,法國政府為巴斯德七十壽辰舉行了盛大宴會。當衰弱殘廢的巴斯德,挽著法國總統的手臂走進大廳時,來自法國和外國的著名人物和科學家,一起站了起來向他歡呼,國家樂隊奏起了勝利進行曲。許多人在會上發表了頌詞。最後,英國的偉大外科學家李斯德在頌詞中說:“你為世人揭開了傳染病的黑幕!”

李斯德說完後,巴斯德站了起來,抱住他,表示感謝。一生朝氣蓬勃、聲音洪亮的巴斯德,這時因半身麻痹症加劇,說話小得像蚊子叫了。他的答辭是由兒子說的。

1895年6月13日,巴斯德去威爾涅甫休養,希望在那裏能恢複自己的健康。這個夏天,他堅持讀書,堅持和助手討論防治白喉。可是,他的麻痹症不斷加重,說話也一天比一天困難了。

這年的9月27日,巴斯德與世長辭,終年73歲。

研究昆蟲的法布爾

哪有孩子不喜愛蟲子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