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的一生法布爾不僅是一位世界聞名的昆蟲學家,而且還發明了化學染料,榮獲過法國最高學位的榮譽勳章。
法布爾自己說過:“我從孩童時代起,自然界的事物就已經很吸引我的注意。如果有人以為我喜歡觀察植物與昆蟲的天性,是從我的祖先遺傳下來的,那簡直是笑話,因為他們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鄉下人。”
1823年12月21日,法布爾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名叫聖·萊翁的小村子裏。由於父親窮得沒法養活他,隻好把他寄養在祖父家裏,直至七歲,才回父親家來上學。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呢?法布爾說:“我最初在那裏認字母的屋子,該叫什麼呢?這屋子,既是課堂,又是廚房、宿舍、飯廳,甚至還是豬圈和雞舍。老師常常在裏邊喂驢或者煮豬食。那裏隻有三條腿的凳子,根本沒有課桌。校長是村上的理發師兼禮拜堂的打鍾人。因為校長常常得去完成他的那些差事,學校就不得不停課,任由孩子們去玩耍。這些時間,我就被父親喊去放鴨子。”
因為家庭破產,法布爾在12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到了洛岱慈鎮,在那裏開咖啡館謀生。
為了爭得免費入學的資格,他不得不在教堂裏做些雜事,半工半讀。在這裏,他學習了拉丁文和希臘文,讀過拉丁詩人維基爾的作品,這是他最感興趣的。因為維基爾就是用詩來描寫螞蟻、知了、斑鳩和烏鴉的。這對他後來寫《昆蟲記》,顯然有很大的影響。
這以後,法布爾因為父親的咖啡館一再倒閉,全家搬了好幾個地方,最後弄到流落街頭,受凍挨餓。他囑咐自己:“如今你得拚著命掙錢,掙一點錢也好。這生活眼看著是個活地獄。
”在這種情況下,隻要多少給一點錢,他就很樂意給人家幹活。
有一天,法布爾辛辛苦苦掙了一點錢,因為喜歡一本勒浦爾描寫大自然的詩集,就花去了它。結果,他隻好餓著肚子趕路,用高聲朗讀詩歌來抵抗饑餓的陣陣襲擊。在古老的市鎮波蓋耳,他叫賣過汽水,當過築路工,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16歲的時候,法布爾來到亞威農這個較大的城市。在這裏,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師範學校,並且獲得獎學金,免繳兩年的學費和食宿費。他在學校,隻旁聽過一次失敗的化學實驗課,可是後來,他努力自學,使自己成了一位出色的化學教師,還發明了化學染料。
1868年,法國教育部長杜呂依請法布爾到巴黎去,表彰他發明化學染料和對昆蟲的研究。但是,法布爾怕自己從此被留在巴黎做教授,跟亞威農田邊野外的那些心愛的昆蟲別離,婉言謝絕了去巴黎。後來,杜呂依來信說,“如果你再不來,我要打發警察來帶你了”,法布爾這才不得不去了。在巴黎,法國政府授予了他榮譽團勳章,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接見了他。
從1871年起,法布爾不再教書,專心研究昆蟲了。他的後半生,是在奧朗治的賽利讓村度過的。他在背靠汪都山的一塊荒地上,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實驗室”——雜草叢生、昆蟲眾多的園子。他一生中最大的願望實現了。
法布爾每天在自己的園子裏,安安靜靜地觀察昆蟲,不時微笑著對別人說:“我收獲的不是穀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這時,法布爾已經是一位著名的老科學家,但是他依然像青少年時代那樣,不畏寒暑,餐風宿露,夜以繼日,和昆蟲為友。他住在園子的最裏邊,除了觀察,就是寫作。1878年,他積幾十年的經驗,寫成了《昆蟲記》第一卷;以後,平均三年寫成一卷。
1910年,法布爾87歲,他的第十卷《昆蟲記》出版了。這年的4月3日,許多科學家和文學家在他的園子裏,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祝賀禮。這一天,瑞典科學院也送來了最高獎狀。
法布爾得到了很大的榮譽。他說:“我不過在海岸旁稍稍搬動了幾顆砂子,你以為我就此能知道海的深度了麼?”
法布爾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他說:“所謂成功,隻是那些整天高談闊論,自以為是的人們的事:什麼事情隻要你亂吹一陣,大家就以為是真理了。讓我們脫去這件虛偽的外衣吧,事實上,我們所知道的實在是太膚淺了。自然就是一個謎語,人們永遠不會找到一個滿意的謎底。”
1915年10月11日,法布爾因尿毒逝世,終年92歲。臨終前,他說:要作的事還多著哩!
法布爾逝世已經六十多年了。他留人類的,除了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還有一樣極為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刻苦的自學精神。他說:“有教師指導的人是幸福的。……我是一邊自己學,一邊教別人的;我所能給予別人的,也隻是自己一點可憐得很的收獲——這是在一片荒漠上成長的果實,我一天又一天清除了亂石和荊棘,長年累月一顆顆撿得的。”
法布爾的自述,如實概括了他追求真理的一生!
生理學天才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