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雷坡德仍未死心。三年後又組織人馬到達這一地區。這次他啟用以邪攻邪之法,帶著護身符及其他各類符咒,還在那裏舉行了一些驅邪儀式,以求平安。但有一夜,他又夢見成群的蒼蠅,果然,第二天,一個發掘坑莫名其妙地倒坍,壓死了10個人。雷坡德本人也害了熱病,隻好無功而返。
1934年,雷坡德又準備組織探險。但這時羅本古拉的財富也盡人皆知了,誰都想獲得一份。
葡萄牙人說如果珍寶找到,他們應得一半,因為墓地在他們範圍內。一個采礦公司則宣稱,這些財寶是從該公司偷去的,所以該公司應獲75%的財富。一個基督教團體則聲稱這些財富是馬塔貝萊人的,理應歸馬塔貝萊人所有,同時這一團體還認為自己是馬塔貝萊人的受托管理者,因此75%的財產應歸該團體。
這樣,雷坡德就陷入了由於探寶而引起的官司中,疲於應付。這個幾經風險的人這時認為,這場官司就是墓地詛咒的一個顯兆,前景不祥。他覺得惟一應做的是填平他挖開的坑,使墓地恢複原樣,他還把所有文件都毀了,以讓墓地自此安寧。
十分有意思的是,後來有兩個人在柏林找到了這些文件的複本。他們也順著這條路線走了一趟,然後這兩人組織了一支探險隊,乘飛機飛往非洲南部。但是,這支倒黴的探險隊連非洲大陸的土地還沒碰上,他們的飛機就一頭墜入了茫茫大海。
據說,最後世上隻有一個人知道墓地的確切位置,但無論如何也不願告知他的兒子,因為他擔心那可怖的詛咒終又帶來厄運。
充滿誘惑的海底尋寶
“大洋深處沒有人類到不了的地方,即使你要在海底尋找一個丟失的籃球,隻要拿出足夠的錢就能找到。”這便是海底尋寶專家的信條。
1973年夏,沉沒於挪威西海岸隆德島海灣的“阿凱蘭達姆”號船的財寶被潛水員們打撈上來,這是250年前沉沒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帆船貨物的一部分,船上載有巴達比亞總督及其所屬的公司職員的工資和用來買香料的現金30萬荷蘭盾,該船為躲避海盜的襲擊,打算繞行北海而失敗,沉沒於隆德島附近。其後馬上進行了打撈這些巨額資金的工作,卻未能全部收回。
以後由於經常用漁網打撈上來金銀幣,當地稱之為“輪帶之寶”,幾乎使天下俱知在此處可以得到沉船的財寶。在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香料船勝過阿拉伯商人、英國商船隊而獨霸歐洲市場,因為該公司選擇了由大西洋南下,繞好望角向東航行,再沿非洲東岸北上而至印度、緬甸、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的快速航線。據說上述事件是在不熟悉的航線上偶然發生的一個悲劇。
打撈財寶成功的潛水員是兩個出去玩的瑞典人和一個挪威人,一個完全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打撈並瓜分了這批財寶,隻用了10天時間就打撈到相當於2億日元的金銀幣。據說這些貨幣當中,有很多價值相當高的17世紀的荷蘭銀幣和西班牙銀幣。這一暴發戶的新聞迅速傳遍世界各個角落,因此,在日本的潛水俱樂部中冒險和探寶熱也急劇高漲,甚至書店中都擺有不少關於探寶的書籍。
據估計,匿藏在世界各地的海底沉船約有百萬艘,從史前時代的獨木舟到二戰德製小型潛艇,它們吸引著抱有發財夢想的海底淘金客。幾乎每年都有激動人心的新發現,如最近發現的二戰時期沉沒的日本潛艇1-52,上麵滿載的4409磅金條至今還在打撈中。
空氣輕裝潛水技術的開發使人類能像魚一樣在海底自由活動,這一方麵促進了學術調查和探險活動的迅速開展,另一方麵也應看到,在世界各地與科學研究大相徑庭的以攫取傳說中的寶船和財寶為目的的活動也因此而複蘇。
對於那些夢想一攫千金的冒險家來說,海底的遇難船及其貨物中的財寶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這並不是聽聽而已的寶船探險和寶島探險的浪漫故事。沉船的位置一旦探明,即使用輕裝空氣潛水裝置也能非常容易地找到對象。由於貨物中包含著不少經濟價值極高的財寶,可以刺激起這些冒險家無窮的貪欲。
近十幾年來,外電已經發布了無數關於這類情況的報道,特別是沉沒在美國海域中17、18世紀的艦船,更是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傳說17世紀的海盜,常將掠奪的財寶沉入深深的海底而暫時隱匿起來。其真偽姑且不論,可是在1971年8月,在距佛羅裏達半島東南的巴哈馬群島海水浴場16公裏的海底,當地的潛水員發現了大約9000枚金、銀、銅幣。據說這是荷蘭有名的海盜彼得·海因於1628年搶劫伊恩帕尼亞的斯帕尼休·邁因號帆船時沉沒的錢幣。
1971年12月10日,在加拿大東岸的普萊頓海角的海底發現了1枚金幣,在紐約市某畫廊的一次拍賣會上賣得1000美元。據說這是法國路易十五世為法屬魁北克移民用法國魯加摩號船運送的金銀幣中的一枚,該船在1765年沉沒於普萊頓海角海域。加拿大的荷蘭籍製圖工萊克·斯特姆和土木建築公司的3位潛水員探查了這一沉沒地點。據傳說該船還遺留有價值200萬美元的財寶。在加拿大被稱做“黃金漢”的斯特姆,從海底撈出了4000枚銀幣、5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