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傾結構

所謂外傾結構,是指個性活動以外部世界為對象,注意和活動從主體向客體轉移。它包括個性傾向性、性格、能力等因素。

1、個性傾向性個性傾向性是指決定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動的動力係統。其中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觀等不同成分。

個性傾向性是個性結構中的最高層次,它既製約著個性活動的趨向,又是個性的積極的活動力,它所包括的各成分在製約個性活動方向,激發個性積極性上,各起著不同的作用,發揮著不同的功能。需要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動機是激發個性活動的內驅力,興趣是認識和獲得某些事物的意識傾向,理想是個體對他所願望的、美好的未來的向往,信念是一個人對他所獲得知識的真實性堅信不移並力求加以實現的個性傾向。世界觀是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組成的信念體係,是個性傾向性的最高表現形式,是個性傾向性結構中的最高層次,它一經形成就成為個人行為舉止的最高調節器,影響著人的整個精神麵貌。可見,個性傾向性是個性結構的核心,人與人的不同主要在於傾向性的區別,這是最本質的。

2、性格性格是指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體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所謂態度就是一個人對人對事的穩定的行為傾向。性格是在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實現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它是個性社會實質的體現。性格以其獨特性(不重複性),穩固性,特別是完整統一的特征,既表現在一個人行為的目的、方向之中(做什麼),又表現在一個人為實現這一方向、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怎樣做)之中。因此,性格從社會屬性方麵表現出每個人獨特的風格,體現個人對周圍現實的態度及慣常的行為方式,從而強有力地影響了人的個性活動,在人的言行舉止上打上具有社會意義的烙印,使人們通過他的性格特征,便可了解他的個性風貌。

3、能力能力是人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心理特征。它體現了個性的智慧實質,保證人的個性活動有一定質和量的水平。能力的這種功能通常表現在人進行的某項活動中,並發揮一定的作用。例如,能力的高低影響人掌握活動的快慢、難易和鞏固程度。同時能力的高低也會影響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效果,在影響活動效果的諸因素中(如思想水平、知識技能、熟練程度、花費時間、身體狀況等)能力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能力高的人比能力低的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借助於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或快或慢、或難或易,或這樣或那樣地去完成某項工作,並且通過它能反映出每個人從事活動的智慧程度。因而,能力從一個側麵體現出一個人的個性特色。

個性傾向性、性格和能力在外傾結構整體中雖各司其職,相對獨立,但又相互影響,相互牽製。這可以由兩方麵的事實來表明:一方麵,性格在外傾結構中,最直接、最明顯不過地體現了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觀;另一方麵,性格也以其與個性傾向性這種特殊關係而直接調節、左右一個人的能力的發展變化。可見三者共處於彼此關聯的統一體中,各自從不同側麵,不同功能體現出人的個性心理差異。

(二)內傾結構

所謂內傾結構,又稱自我調節結構,是指個性不僅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且還是個自組織係統,故不單外部世界,而且個性本身也是其注意和活動的客體,即個性活動以自己、自己的感覺、體驗和思想為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