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藝術形式有不同的表現手段、方法和場合,而由幽默信息所引起的快樂也是有環境要求的,比如,在人們很嚴肅地緊張地研究一個問題時,說一個笑話是不合時宜的,在一些悲痛的場合連笑都是不許可的,更何況說個笑話?與此有關的問題還與人們的道德觀念以及社會習俗有關。如果說幽默信息中所表達的意義與人的道德觀念相抵觸時,人們也不會笑,但這就不能說是人們的幽默審美能力不強了。
2、幽默的環境
在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人們希望得到足夠的放鬆或將自己從緊張的工作中至少在心理上解脫出來。幽默就是一種使人們從心理上得到放鬆的極好的方式。產生幽默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霍蘭德在《笑——幽默心理學》一書中具體地研究了幽默的環境或條件,指出,在諸多因素中,對產生幽默以及引發大家笑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是:遊戲性和新奇性。在遊戲性中,它有幾個方麵的作用和意義:能給人以輕鬆的感受;容易使人產生喜悅性的心理反應,而且還易於使人們產生出期待性心理過程和狀態。一種自由自在的環境不給人或很少給人以任何一種限製,並還可以敦促、慫恿,使人們更進一步地開闊思路,從而可以使人的思路進一步地靈活多變、富於幻想,更容易從新的角度認識事物。如果在一個嚴肅的場合,大家都在較真兒,所研究的問題也限製了人們的思維發散能力,對於一個幽默作品又何以體會到其可笑之處?遊戲性本來就要求人們處於一種輕鬆愉快的心情中,通過幽默的表現方式可以使人們從心理中引發出輕鬆愉快的感受,也就更易於引發出笑的具體行為,並由某種需要的滿足而直接產生快樂反應的行為。從幽默的主要特征:產生矛盾、將矛盾解除的角度來看,處於這種環境還易於使人們從心理過程上產生出與此有關的正常的認識模式,並易於將矛盾解除,從而形成快樂反應。
幽默的環境與意境有一定的聯係。意境是一種沒有表明的環境在人們的大腦中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們通過聯想、想象的方式構造出這種心理狀態,進一步地顯示出外界信息想說而沒有表達出來的信息,我們這裏所謂的幽默環境就是指使人們處於這種接收幽默信息的心理狀態,從而按照幽默信息的特征、邏輯結構和規律來研究加工所接收到的每一個信息,從而更好地體會到幽默的可笑之處。
通過後麵的研究就可以看到,新奇性不是環境提供出來的,它是心理過程的產物。從某種角度上看它可以是對被認識對象提出的要求。如果說形成的認識不具有新奇性或沒有在心理上形成一種新奇性的感受,它就不能引發出較大的信息加工過程並引起較強的快樂。因此,要求信息對象在大腦中反應時應具有新奇性。也應看到的是,幽默信息有許多雖然是我們所熟悉的,但由於它從與人們的習慣性認識所不同的角度來表現說明某個具體的事物與現象的,也會使人們產生新奇感。
通過思維動力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一個信息在大腦中形成反映時,由於神經係統運動的混沌性,每一思維時相都將產生一個穩定的認識泛集。泛集中的元素有些是穩定的,而有些則是變化的,隨時間的變化而間隔性地在大腦中顯示出來。由此,任何一個思維時相都將必然地對應於一定的新奇性,這是環境的不斷變化在機體內形成的固有關係結構的反映。因此,具有一定新奇性的信息作用到大腦時,自然會引起審美感受。由此,隻將新奇性作為環境因素確有不當之處。
3、大腦對幽默信息的加工
對信息的加工過程包括其意義的知覺、理解、想象等過程,對幽默信息也是這樣。通過這些過程在大腦中形成兩種不同的認識,建立起兩種認識之間的矛盾關係,並從認識上將矛盾轉移出去。這些過程都將以信息特征的形式在大腦中形成反映,並通過中腦的興奮而作用到有關組織器官,使其達到局部的協調運動(與某些審美心理模式相協調或稱激活)而形成機體快樂過程。要體會到幽默的藝術美,這些特征及過程都應通過思維加工過程來完成。
從信息記憶的角度來看,幽默的信息加工主要表現在短時記憶(也稱工作記憶)過程中,它需要將外界信息在長時記憶過程中與別的信息建立起的聯係激活,將其轉移到工作記憶空間,並通過想象、理解等過程形成對幽默信息的全麵掌握,然後再通過與機體的運動建立關係而最終與機體的快樂機製聯係起來。
4、激活幽默審美心理模式
霍蘭德認為,當外界信息與信息接收者的某種本能模式相符時,就可以形成審美快樂。誠然,與人的本能相符的外界作用是多種多樣的,人的本能模式也表現出各種形式和結構特征,而人本能要求的直接滿足將直接形成生理上各種各樣的感受。此時,非但有審美時生理上、心理上的快樂感受,還將會有痛苦感受。對於幽默審美心理模式,則主要表現為快樂和笑。因此,有選擇地激活審美心理模式中的幽默審美心理模式,是對幽默信息提出的最直接的要求。自然,如果幽默信息能在使人們笑之後還引起人們更深刻地思考時,它就更具藝術魅力了。
5、鋪設過程
為了更好地使人認識到幽默信息的直接與間接的意義,使人體會到幽默的奧秘,為了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意義,人們會應用鋪設過程而將其進一步地完善。鋪設過程在幽默審美過程中相當重要,對於一些意義比較深刻的矛盾的理解以及矛盾的排除都需要在鋪設的幫助下才可以順利實現。因此,鋪設過程效果的好壞將與幽默審美能力中對認知方麵的要求有關。在認知能力確定的情況下,鋪設的好壞就可以直接影響到幽默審美的效果。鋪設得好,人們就可以很輕鬆地理解幽默的奧秘所在,而如果鋪設得不好,人們就不能體會到幽默的關鍵點,就會產生一種不知所雲的認識狀態,也就不可能形成對幽默信息的認知了。
6、通過信息在大腦中的反應而形成的各種情緒
情緒主要表現在中腦係統的興奮,它是神經係統進化到一定程度後,當外界信息作用到機體上時,在神經係統與機體的生理過程中形成共同協調反應而形成的狀態。隨著機體的進一步進化,在新的信息作用下形成了神經係統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也就在中腦的基礎上又產生出了新的皮質係統,新皮質係統主要起著對信息的加工作用。由於新皮質區是在舊皮質區(中腦係統)的基礎上發展進化而來的,因此,新舊皮質區之間的這種聯係就成為信息的加工過程與情緒反應之間關係的生理基礎,信息的加工過程與情緒反應之間的這種穩定對應關係可能誰也控製不了。人的信息加工過程必然建立在人的情感反應的基礎上,在信息的加工過程中,建立起情感與信息模式的對應關係也是極為重要的,人們既可以根據幽默信息中所指明的給出直接情緒反應,也可以通過認知加工過程將潛在的情緒想象出來。通過情感模式的激活,從而更好地促進幽默審美過程的發展。
如果在生活、工作中已經建立起了信息與情緒的對應關係,我們就可以根據幽默信息的意義而形成相應的情緒。幽默信息基本上是對生活情景的描述,也就可以根據具體生活與情緒的對應關係而將有關的情緒直接激活,也可以隻描述情景而不具體描述情緒,由人們自由地根據情節的變化與發展構造出相應的情緒。
我們也可以根據已經存在的信息與情緒之間的對應關係而將這種關係泛化,從而形成新的對應關係。如果說在大腦中已經建立起信息I與情緒反應M之間的對應關係RM時,由於信息I可能由諸多個局部特征{I1,I2,…In},則這些局部特征都將作為該穩定對應關係的作用因素。如果說有一個新的信息IN作用到機體上,而該信息IN與I之間存在有相同的局部特征時,就會在大腦中根據這種穩定的對應關係而形成情緒M的反應,從而構成信息與情緒之間對應關係的泛化。人們依靠這種泛化了的對應關係而激活有關的情緒。比如說:有一艘船在茫茫大海上觸了礁,旅客們有的被嚇得大哭起來,有位水手不耐煩了,邊走邊說:“哭什麼,這般又不是你的。”船觸礁了,人們都會不自然地生出恐懼、害怕之情,雖然文中不提,而且我們也沒有這樣的經曆,但我們如果仔細體會船觸礁的情景時,仿佛身臨其境,會不自覺地產生同樣的感受。
語言的發展使得人們將符號與感受、體驗之間的對應關係得到了加強,從而使人們看到相應的符號就必然激起相應的情緒,這種過程成為一種下意識的過程。因此,可以看出,由於符號而激活情緒是上述關係泛化的結果。
7、各種情緒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美感反應
後麵我們還要進一步指出,情緒反應本身就是機體的一種本能模式的激活,隨著機體的進化以及對外界的信息的加工與機體反應的對應性,使情緒更多地具有了心理意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從審美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相互矛盾情緒的轉移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模式及特征。在將情緒反應作為一種心理模式時,按照幽默審美模式的變化規律,兩個不同的情緒之間可以形成矛盾,並通過兩個情緒之間按照一種模式得到轉移時,也就形成了矛盾情緒的有效變換,這種變換本身就可以引起機體的快樂反應。
8、輸出:笑
每當人們看到一個幽默信息以後,就會產生愉悅性的情感反應,這是幽默審美過程的最為突出的特征。對於為什麼會形成笑,笑反映了一種何種狀態,它由何種原因驅使,又由何種原因而終止等問題,目前人們還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將有助於認識如何激活人的快樂模式以及相應的過程特征和規律。從各種看到幽默信息所產生的反應人們可以體會到,從發泄的角度來看,笑使某種生理物質消耗掉,當該生理物質消耗掉後,人就會自動地停止笑,從而轉向另一種情緒狀態。此時如果說人們受到笑的作用而故意不笑時,就會感到有某種物質充滿了整個胸部且久久不能散去。但這還隻是一個相當粗糙的假設,其中所涉及到的生理及心理學上的意義還有待於人們進一步地研究。
無論對幽默的定義如何,人們對於幽默的真正含義的理解,還要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在過去的時間裏,幽默以其特有魅力吸引了很多的人,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喜劇大師和著名的美學家。但由於幽默涉及到諸多方麵諸多因素從而呈現出眾多的變化性和多樣性而形不成統一的定義,又加之人們對思維過程不了解,就使得這一心理過程更加吸引人。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給人們提供了各種工具,為全麵理解幽默打下了基礎。
四、幽默的功能
正如美好的事物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一樣,我們愛美。凡能給人帶來快樂,能給人帶來審美享受的都將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說到風景秀麗的地方去旅遊,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使我們體會到快樂,所以我們喜歡旅遊。不同流派的藝術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藝術享受,所以我們去竭力追求。幽默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因此,幽默這樣一種藝術形式必然會受到人們的喜愛。
從學習理論的角度來看,某種信息如果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那我們就會使該信息模式得到強化。幽默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因此由於所引起的快樂的強化作用,使得人們趨之若鶩。強化理論認為,與酬賞聯係在一起的刺激增加了吸引力。
幽默給人帶來快樂,因此人們為追求快樂而喜歡幽默。由經常重複的“矛盾——適應——協調”過程的作用而形成對機體的有利的作用,因此人們喜歡這種作用形式。
從創造學的角度來看,幽默總是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一個具體的問題,因此可以給人帶來新奇感、優越感,為了追求這種新奇感以及優越感,人們也喜歡幽默。
人際關係心理學理論認為,由於幽默可以增加人際交流,而人際關係是每個人所必需的,因此人們喜歡幽默。
從解脫的角度來看,幽默可以使人從心理上得到解脫,幽默可以使人們的某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從而實現需要的間接發泄,因此,人們就喜歡幽默這樣一種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