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媽媽懷孕第二月
健康媽媽懷孕指南生活必備叢書第二章健康媽媽懷孕第二月生活必備叢書
健康媽媽懷孕指南一、妊娠知識
不宜服用維生素B6消除妊娠反應
現在較為流行的消除妊娠反應的方法,是服用維生素B6。這不僅是某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也是某些醫院為孕婦開的藥方。實際上,孕婦服用維生素B6過量或時間過久,會使胎兒對維生素B6產生依賴性,出現醫學上稱之為“維生素B6依賴症”的病症。等到胎兒出世後,維生素B6的供給來源不如在母體時那樣充分了,這時胎兒便會因缺乏維生素B6的供給而容易興奮,哭鬧不安,易受驚嚇,反複驚厥。有這種症狀的小孩,在1~6個月時會出現體重不增的情況。如不及時治療,則可能致使幼兒智力低下。由此可見,消除妊娠反應是不宜服用維生素B6的。
妊娠日記的主要內容
妊娠日記是指孕婦把自己在妊娠期間發生的與妊娠期保健有關的重要事情記錄下來。其主要內容有:末次月經的日期;妊娠反應的開始日期、反應程度、何時消失,是否進行過治療;第一次胎動日期及胎動的次數;孕婦患病情況;孕期用藥情況;產前檢查情況;是否接觸過X線和其他放射性物質;孕期並發症;陰道流血、流水;性生活;還必須把如孕婦的體重、工作情況、出外旅行、外傷、精神刺激等詳細記錄下來,並要盡可能詳細、完整,最好由孕婦本人記錄,這樣可確保詳細、準確。
妊娠期的重要日期與數字
基於孕育、分娩及計算預產期的需要,孕婦對一些重要日期和數字要掌握清楚。
末次月經日期
早孕反應出現和消失日期,一般在停經第6周出現早孕反應,在第12周反應消失。
初次胎動的日期
常於妊娠18周後出現。
臨產征兆的日期
即在臨產前出現的諸如腹痛的一些物質情況。
妊娠末期
孕婦自覺輕微腰痛,腹痛不規則,持續時間常少於30秒鍾,收縮力弱,強度常不增加。常在夜間出現而清晨消失,宮縮所引起的脹痛常局限在下腹部。
分娩準備期
宮縮有規則,宮縮間歇時間從5~6分鍾逐步漸短約2~3分鍾,宮縮持續時間從30秒鍾逐步延長約50~60秒鍾,強度也不斷增加。
分娩開始期
宮縮間歇期1分鍾左右,宮縮持續期長達1分鍾以上,表示宮口已近全開。
陰道流出血性新液期
這個時期即是平常所說的“見紅”期。在分娩前24~48小時內,子宮頸口開始活動,胎膜已與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因破裂而經陰道排出少量血,與子宮頸管內的黏液混合而排出血性黏液。此現象發生後24小時內完成分娩過程。
足月妊娠的孕婦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規則性的腹痛及時間,及時提供給產科醫生,這對掌握產程的進展有積極意義。
孕腹的增大規律
懷孕後,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胎兒的進一步生長,子宮也有規律地增大,其規律性分別是:
妊娠1個月時,子宮像雞蛋大小;
妊娠2個月時,子宮狀如鵝蛋大;
妊娠3個月時,子宮與手拳大小一般,可在盆腔的恥骨聯合上緣觸及子宮底部;
妊娠4個月時,子宮如新生嬰兒頭般大;
妊娠5個月時,子宮底居肚臍下橫指;
妊娠6個月時,子宮底平臍窩水平;
妊娠7個月時,子宮底在臍上三橫指;
妊娠8個月時,子宮底位於胸骨劍突與肚臍之間;
妊娠9個月時,子宮底達胸骨劍突下橫指;
妊娠10個月時,因胎頭進入骨盆腔,子宮底高度又恢複到妊娠8個月時的水平。
若孕腹增長超過或落後於上述正常標準,則屬異常現象,須找清原因,及時做出處理。
要重視孕婦家庭監護
他人協助聽胎心
孕婦仰臥,雙腿伸直,丈夫或他人可直接用木聽筒貼在臍的左或右下方的腹壁上,耳朵緊貼在木聽筒上聽胎心。正常胎心跳動應該每分鍾120~160次,如果過快、過慢或不規則都屬異常現象,應及早就醫。
測量子宮高度
此項檢查可間接了解胎兒在宮內生長及羊水量的情況,一般從滿4個月後即可開始,每周測量一次。一般增長速度為每周增長0.8~1厘米。孕婦排尿後,在床上仰臥,兩腿屈曲,腳要實實在在落在床上。用無伸展性的皮卷尺作量具,從恥骨聯合上緣的中點開始,將尺緊貼腹壁向上測量即可以觸摸到子宮的最高處,這段距離叫做宮高,如增長過快、過慢都不正常。
孕婦衣服與鞋子的選擇
穿鞋
首先要考慮安全性,選擇鞋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腳背部分能與鞋子緊密結合。
2.有能牢牢支撐身體的寬大的後跟。
3.鞋後跟的高度在2~3厘米左右。
4.鞋底上帶有防滑紋。
5.能正確保持腳底的弓形部位。
按照上述條件,高跟鞋、容易脫落的涼鞋等都不適宜。後跟太低的鞋子也不好,震動會直接傳到腳上。隨著懷孕時間的增加,腳心受力加重,會形成扁平足狀態,這是造成腳部疲勞、肌肉疼痛、抽筋等的原因。可用2~3厘米厚的棉花團墊在腳心部位作為支撐,這樣就不容易疲勞。到了懷孕晚期,腳部浮腫,要穿稍大一些的鞋子。
穿衣
外衣
孕婦服的設計應因人製宜,服裝的立體輪廓最好呈上小下大的A字型。此外,容易穿、脫也是重要條件之一。為此,選擇上下身分開的套服比較方便,即使不是孕婦服,短褲配上衣,披風配套裙等也都是容易穿的。由於樣式被體形所限,所以要以簡單樸素為原則。顏色以能使人精神振奮的、明快的為好。
衣料,夏天要選吸濕性強,手感好的純棉;冬天從保暖性考慮,最好用毛織品。
內衣
純棉製品為最佳,化纖製品應盡量不用。此外,因為要勤換勤洗,所以應選用好洗的衣料。剛買回來的新衣料,應該先下水洗一次再用。因為在加工處理階段,使用各種各樣的化學藥品,不洗一下就穿用,容易引起皮膚炎症。
襯裙
前開式的襯裙在看病時、喂奶時都方便,可選用扣式的、拉鏈式的,或者左右掩襟式的。
乳罩
為了在健康檢查時、喂奶時方便,乳罩也應選用前開式的。
產後也應使用乳罩。在喂奶期,因為要放進防止漏奶的襯墊,或者墊上毛巾,所以尺寸要選大一些的。
三角褲
最好選用能把肚子完全遮住的、適於孕婦用的短褲,如有可能從早期就換上。
要選用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濕性,並且經得住洗滌的材料做三角褲,冬天還要考慮保溫,最好用純棉。三角褲不要用鬆緊帶緊勒肚子和大腿根,最好用帶子,根據肚子的變化,隨時調整鬆緊。
孕婦不能睡電熱毯
電熱毯通電後便產生一種磁場,這種磁場會影響胚胎細胞的正常分裂,導致胎兒畸形。對電磁場最敏感的是胎兒骨骼細胞,故胎兒出生後,其骨骼發生畸形。孕婦在懷孕初期受熱,就會造成胎兒腦細胞死亡,影響其大腦的發育,使出生後的嬰兒智力低下。電熱毯越熱,電磁場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孕早期使用電熱毯還是形成流產的危險原因之一。
孕婦要有正確的姿勢
婦女懷孕後,如果姿勢不當,不但會造成自身傷害,對胎兒的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孕婦要減少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果要做家務活或上班,盡可能坐著進行,因為婦女正常姿勢主要靠韌帶支持,懷孕期間,腹部重量日增,單靠韌帶支持不夠,還要靠部分肌肉的幫助,坐下可緩和韌帶與肌肉所受的壓力,減少孕婦常患的腰背痛。孕婦坐時最好選擇有靠背的椅子,坐下來身體挺直地靠在椅背上。這樣一方麵可以避免身體彎曲而增加腹部的壓力,另一方麵可把身體的重力轉移於椅背,從而得到充分的休息。端坐時,不妨用小椅子來墊腳,兩腿適當地分開,以免壓迫腹部。切忌雙腿交疊,因為這會阻礙血液的運行,影響胎兒的發育。
站立時要保持身體直立,這樣可盡力收縮前方的腹壁肌肉,使骨盆前緣上舉,不致傾斜過甚而導致背痛。
孕婦安度三伏天應注意的事項
衣著涼爽寬大
孕婦最好選擇真絲或棉織的衣料做貼身的襯衣和內褲,輕軟舒適,容易透濕吸汗,散發體溫。衣著宜寬鬆,胸罩和腰帶不宜束縛過緊,以免影響乳腺增生和胎兒的發育。
飲食要新鮮多樣
為了保證母體和胎兒的營養,孕婦在夏天要注意保持食欲,多吃新鮮蔬菜,同時經常變換菜肴花樣,既能增進食欲,又能滿足孕婦需要的營養。
要溫水擦洗淋浴
應該經常用溫水擦洗或淋浴,以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痱子或皮膚癤子。如用冷水洗浴,皮膚汙垢不易消除,且孕婦受涼容易感冒,如用熱水泡浴,高溫會傷害胎兒正在發育的中樞神經係統,造成胎兒畸形。洗澡時要特別注意乳房及外陰的衛生,不要坐盆浴,以免汙水流入陰道引起感染。
莫要過於貪涼
孕婦從高溫中走入冷氣較足的房間,不宜呆得過久,防止腹部受涼;乘涼時最好不要坐於風口,睡覺不能露天,躺臥也不能睡在水泥地的草席上;使用風扇時,不要直吹,風速宜和緩或將電扇搖頭。此外,孕婦不宜冷飲,以免寒傷腸胃,影響胎兒。
要保證睡眠休息
天熱,體力消耗較多,晚間又常因蚊子叮咬等因素睡眠不寧,孕婦就更易感到疲勞,所以要有一定時間的午睡,並注意工間休息。夏季孕婦過度勞累,容易中暑暈厥、胎動不安、流產或早產。
心情要愉快舒暢
天熱,心情煩躁焦慮,會更覺熱不可耐,這種情緒也會幹擾子宮內胎兒生長的環境。相反,孕婦在炎熱的季節中注意情緒的安靜愉快,則心胸寬暢,能緩和酷熱的不良刺激,有利於胎兒生長環境的安定平穩,也有利於胎兒神經的正常發育。
孕婦安度冬天應注意的事項
注意衣著和起居
冬季氣溫很低,且溫度變化較大,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時,極易患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對胎兒危害極大。因此,孕婦應注意衣著暖和,外出時更要防止著涼受寒,同時室內溫度要盡可能保持穩定,以免溫度變化太大,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冬季最好不要到劇院、商店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去,以防止感染。當家中或單位中有人患病毒性疾病時,孕婦應注意避免和患者接觸。
注意曬太陽
要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應避免大風吹,孕婦還應經常曬太陽,以便身體對鈣、磷等重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天氣好時,可到室外去走動,接觸陽光,天氣不好時,也可在室內有陽光的地方接受日光照射。冬季每天至少應曬太陽半小時以上。
注意摔傷
我國北方冬季氣溫很低,地上常常結冰,孕婦身體笨重,行動不便,極易摔跤和扭傷。因此,結冰季節,孕婦盡量不要外出。外出時應特別小心謹慎,避開冰地,以防發生意外。
在妊娠4、5個月後要常用溫肥皂水擦洗乳頭,除掉乳痂,塗以無水羊毛脂或5%維生素油膏。
孕婦乳頭下陷與扁平的糾正
乳頭與乳暈在同一平麵上叫扁平乳頭。如果乳頭比乳暈低,就叫下陷乳頭。
扁平乳頭和下陷乳頭屬於乳頭異常,它可使產後哺乳發生困難,對此應在哺乳前進行糾正。
引起乳頭扁平或下陷的原因有兩類:一是功能性的原因,即乳頭平滑肌發育不全或乳頭深部角化;二是器質性原因,即因炎症、膿腫治愈後形成瘢痕,或腺纖維瘤、乳腺瘤浸潤、外傷及手術損傷等。
未產婦乳頭扁平或下陷多見於功能性原因引起。糾正的方法可采用以下兩種:
手法矯正
用一隻手握住乳房,使乳房聳起,另一隻手的拇、食、中指牽拉乳暈部,從深部向外牽拉乳頭,慢慢向縱橫方向牽引。在洗澡、睡前、起床前,每次進行幾分鍾的矯正處理。
負壓吸引法
將一個5毫升或10毫升的玻璃注射器的外管罩在乳頭上,用一小段橡皮管連接在另一個注射器上,時間不要太長,以免使乳頭發生腫脹和疼痛。
乳頭發育明顯障礙,乳頭顯著下陷,或因乳腺疾病引起的乳頭內陷,手法牽引或負壓吸引都不可能使乳頭突出,對此應進行手術治療。
手法牽拉乳頭,因不可避免會對大腦產生刺激,會促使垂體後葉分泌催產素,引起子宮收縮。妊娠5個月之後,在進行手法矯正時,就注意引起早產、流產。有早產和流產史的婦女在孕期不能進行乳頭矯正,隻能在懷孕前或分娩後進行。二、胎兒發育
胎兒五感發育與訓練
五感是人類生存必備的最低限度的感覺。在腹中受到母親保護的胎兒,能夠清楚地聽到外界的聲音,也能感受明暗,甚至有味覺,會吸吮指頭,也知道觸摸。腹中的胎兒,在五感方麵已經有所發達。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感覺都一樣發達。胎兒的每一種感覺的發達程度不同,而且發展不見得完整。這些感覺自出生以後迅速發育,於腹中時隻是做好準備。
胎兒醫學的發展,不僅可以了解到胎兒五感的發育程度,還可借由儀器詳細地觀察胎兒腦部的發育情形。這樣,孕婦從孕早期即可對腹中胎兒進行胎教。
孕婦要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
早在第7周開始,胎兒就可以在母體內蠕動了,但這時由於活動幅度很小,因此隻能借助B型超聲顯像儀才可以觀察到。當胎兒發育到16~20周時,活動能力大增,表現出多種多樣的動作。如吸吮手、握拳、伸腿、眯眼、吞咽、甚至轉身、翻筋鬥等。運動中使胎兒逐漸強大,這時母親也感到了胎動。
對胎兒的運動訓練確實不失為一種積極有效的胎教手段。有些孕婦對進行胎兒運動訓練表示擔心,認為鍛煉會傷害了胎兒,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胎兒在4個月時,胎盤已經很牢固了,胎兒此時在母體內具有較大的空間。而且羊水環繞著胎兒,對外來的作用力具有緩衝作用,可以保護胎兒。
所以,母親對胎兒進行運動訓練時並不會直接碰到胎兒,這一點孕婦可以放心。
加強第二個月胎兒智力發育
懷孕的第二個月,胎兒還很小,由於腦和脊髓細胞就占了80%,神經管的前端逐漸發達,所以,頭部幾乎就是整個身體的重量。
此時期,無論孕婦願不願意要這個孩子,都要調整好心態,積極為胎兒出世做好準備,同時丈夫也應做好陪護工作,讓胎兒在母腹中按正常順序發育。三、胎教方法
進行胎教的方式
胎教是妊娠期間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非常有利於優生優育。具體措施如下:
創造舒適環境
室內顏色調和,四周保持整潔,最好擺設有花卉、盆景,牆上掛著五官端正、活潑可愛的小兒照片,盡量使孕婦保持心情愉快。
早期音樂
利用懷孕4個月的胎兒已具備聽、視和觸覺的能力,可進行早期音樂熏陶。可於每天早晚將播放頭(俗稱喇叭)緊貼在孕婦腹部皮膚,響度以70~80分貝為宜,每次大約15分鍾。
增加視覺發育
把手電筒緊貼在孕婦腹部皮膚,用閃爍的光線照射胎兒,來不斷增強胎兒視覺和大腦之間的聯係,對孩子今後視覺的發育很有裨益。
增加智力發育
經常撫摸胎體也有利於胎兒的智力發育。每天臨睡以前,讓孕婦平臥、全身放鬆,用雙手從上而下,由中間向兩側反複撫摸胎體,然後對胎兒輕輕一按,這時胎兒往往會主動迎上來。也可輕輕拍摸胎體,然後輕按,每天堅持5~10分鍾。通過撫摸能把觸覺刺激傳遞給胎兒的大腦,反複的刺激能加強感受器與大腦的聯係,從而產生更牢固的記憶。這樣的孩子出生後,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更聰明。另外,丈夫的積極參與往往是使胎教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因素。因此,夫婦要相互配合,心靈交融,把胎教不斷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