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3)

最新科學胎教法

最新的科學胎教方法主要有:動作胎教法、音樂胎教法(包括唱歌胎教法)、對話胎教法、情感信息胎教法和綜合法等。

動作科學胎教法

胎兒愛撫法

此法可在妊娠2個月就開始進行。以後在胎兒發脾氣胎動激烈時,或在各種胎教方法之前可應用。姿勢:以自身感覺舒適為宜。孕婦可仰臥在床上,頭不要墊得太高,全身放鬆,呼吸勻稱,心平氣和,麵部微笑,雙手輕放在胎兒位上,也可將上身墊高,采用半仰姿勢。每次2~5分鍾。

方法:雙手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輕柔緩慢地撫摸胎兒,同時可想象你雙手真的愛撫在可愛的小寶寶身上,有一種喜悅和幸福感,深情地默想或輕輕說:“小寶寶,媽媽真愛你”、“小寶寶快快長,長成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寶貝”等等。

胎兒指按法

此法在母親有胎動感覺時,即可開始應用,每次時間在3~5分鍾為宜。姿勢:同愛撫法。

方法:做完愛撫法後,孕婦用食指或中指輕輕觸摸胎兒,然後放鬆即可。開始時,胎兒一般不會做出明顯反應,待母親手法嫻熟並與胎兒配合默契後,胎兒就會有明顯反應。如遇到胎兒的強烈反應時,孕婦應停止動作。8個月時,胎兒的頭和背已經分清,此時如胎兒發脾氣活動強烈,母親可用愛撫法撫摸胎兒頭部,安撫胎兒,一會兒胎兒就會安靜下來,用輕輕蠕動來回答。此法應定時做,一般在每天睡覺前(晚上9~10點鍾)胎兒活動頻繁時做為宜。

胎兒拍打法

適用於妊娠5個月的孕婦,每天早晚共進行兩次,姿勢:同愛撫法。每次3~5分鍾。

方法:當胎兒踢肚子時,母親可輕輕拍打被踢部位,然後再等待第二次踢肚。一般在一二分鍾後,胎兒會再踢,這時再拍幾下,接著停下來。如果拍的地方改變了,胎兒會向改變的地方再踢,注意改拍的位置離原來踢的位置不要太遠。這樣可鍛煉胎兒的運動能力。

胎兒運動法

適用於妊娠6個月的孕婦,一般先做愛撫法或拍打法後,接著做此法。姿勢:同愛撫法。

方法:做完愛撫法或拍打法後,用雙手輕輕推動胎兒,幫助胎兒在宮內“散步”。訓練時,手法要輕柔,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即使在懷孕7~8個月的訓練高峰期,每次也不能超過5分鍾。

注意事項:指按法、拍打法和運動法。對妊娠3個月以內和臨近產期或有早期宮縮者,都不宜進行。

音樂科學胎教法

此法就是用音樂對胎兒進行直接的有益刺激,或者給母親聽音樂,以調節母親情緒。姿勢:可采取坐勢、半臥式,即上身墊高,坐在床上,雙腿稍曲或伸直均可,姿勢要舒適,身體和精神都要放鬆。要知道並不是所有音樂都有益於胎兒身心健康的。具體到每一個胎兒,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但供胎兒聽的樂曲,不宜太多,有三四個曲子反複聽就足夠了。

方法:使環境保持安靜,做好各種準備。如使用錄音機放音樂,錄音機可放在1米左右的位置,揚聲器對著腹部,腹部最好無衣服遮蓋,聲音稍強但不可太大,最好用專用傳聲器,也可用耳機或外接揚聲器,將傳聲器放置在腹部正上方,如用帶子固定更好,聲音在60分貝左右,相當於收音機中等聲音。孕婦精神要集中,要和胎兒一起投入,注意聽音樂,加深理解,豐富聯想,這樣做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唱歌科學胎教法

唱歌胎教法是由胎兒的母親或父親給胎兒唱歌,使胎兒從中得到感情上和感覺上的雙重滿足。此法還可使胎兒熟悉父母的歌聲,加強感情交流。要一直保持到出生以後,在音樂的氣氛中,父母與子女間會更和諧、融洽。

此法一般在妊娠5個月以後就可以進行,姿勢隨意。每天可進行幾次,每次不超過10分鍾。

方法:孕婦可以哼唱、清唱、跟錄音機唱、卡拉OK……唱時心情要舒暢,富於感情,如同麵對著可愛的小寶寶,傾訴一腔柔腸和母愛。這時母親可想象胎兒正在靜聽歌聲,從而達到母子心音的諧振。

對話科學胎教法

對話胎教法,一般在妊娠26周,即6個半月開始進行。當孕婦覺出有胎動或胎動較活躍時,可以向胎兒講話,時間不宜長,每次12分鍾,應保持室內安靜。姿勢:孕婦可取坐式或臥式。

方法:父母對胎兒講日常性簡單用語;對胎兒進行係統性語言誘導。

注意:對話內容不能複雜,應簡單明了。吐字要清楚,並注意聲音一定要緩和。

情感信息科學胎教法

保持孕婦的良好情緒和心境既是胎養的重要內容,同時又是胎教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前麵提到的調整情緒的一些方法,在胎教中都適用。

無論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優越,未來的母親都應當親自為孩子出生後所需要的物品做好準備,特別是尿墊、小被、衣服等,不要全部從商店裏買來,應當親手製作一些。這本身也屬胎教內容之一,在製作的過程中體會對孩子的愛。這些凝聚著母愛的東西與買來的是不同的。

綜合科學胎教法

綜合法就是將上述各種胎教方法綜合進行,靈活使用。

上述各種胎教法的操作,應按各法提出的要求進行。這樣做,收效會很大。一般做法是,當胎兒活動時,孕婦用手輕輕觸動胎兒,逗引胎兒運動,同時與其搭話或唱歌。從胎兒5個月起就開始進行綜合科學胎教。每天清晨起床,都拍著腹中的胎兒說:“你好!寶寶該起床了。讓我們一齊欣賞音樂吧!”然後打開錄音機聽音樂。7點鍾到戶外散步。晚上睡覺前,則撫摸胎兒並與其搭話,晚10點左右睡覺。另外,丈夫的積極參與往往是胎教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因素。因此,夫婦要相互配合,心靈交融,把胎教不斷進行下去。四、飲食保健

懷孕第二月的保健措施

這一段時期,孕婦的生理變化顯著,產生了早孕反應。生理變化引起了心理的波動,孕婦常常心緒不好,亂發脾氣或哭鬧不已。

在求得丈夫及家裏人的理解和協助的同時,孕婦自己也要注意把心放寬些。另外,這是容易流產的時期。性生活要有節製,其他生活瑣事也都要有節製。盡可能少外出,避免疲勞,要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在這個時期,最好把分娩地方確定下來。

孕期飲食與嬰兒牙齒有關

鈣和磷是構成胎兒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物質,婦女懷孕後對其需要量大大增加。如果鈣、磷供給不足,除了會使孕婦牙齒鬆動、嚴重者骨盆變形增加了難產的機會外,還會使胎兒的骨骼發育不良,出牙時間延遲,容易發生齲齒等不良影響。所以,要使兒童牙齒長得堅實、整齊,必須注意母親孕期中鈣和磷的供給。一般來說,孕婦每天需要鈣1500毫克、磷2000毫克。為了促進機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需要供給足量的維生素D,同時加強戶外活動,多曬太陽。

適當增加含鐵食物

如果沒有足夠的鐵的補充,孕婦生理性貧血加重,將會出現貧血症狀,對胎兒的主要影響是供氧不足致胎兒生長發育滯後,體重偏低,宮內缺氧嚴重可導致胎死宮內,新生兒易發生窒息。

為避免孕期貧血給母嬰帶來的危害,從懷孕早期起應及時給孕婦補充鐵,主要是增加含鐵食物的攝入,預防缺鐵性貧血。

含鐵量較高的穀類有糙米、小米、玉米、燕麥;豆類有綠豆、紫芙豆、黑芝麻;蔬菜有菠菜、芹菜葉、苦菜、土豆等;各種動物的肝髒,尤以豬肝、鴨肝含量為高;菌藻類有紫菜、海帶、發菜、口蘑、杵蘑、黑木耳;海產品有海蜇皮、海蜇頭、蝦米、蝦皮等。其次,飲用的各種茶葉中含鐵豐富。如果孕婦飲食多樣化、不挑食,每天會有足夠的鐵攝入。另外,用鐵鍋炒菜也可從中得到一些鐵。總之,鐵的來源是多方麵的,隻要保證了合理的膳食結構,再加上飲食的足量攝入,就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適當補充鈣劑

鈣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它是骨骼的主要組成部分。

妊娠期胎兒骨骼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確定證明,妊娠末期,胎兒體內約含鈣25克,因而孕婦需補充足夠的鈣,才能保證母體本身代謝及胎兒骨骼的正常發育。妊娠中期每天需要補充1000毫克鈣,妊娠晚期要供給1500毫克鈣。若鈣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則胎兒所需要的鈣必須從母體骨質中獲取,從而造成孕婦缺鈣,引起孕婦骨質疏鬆及軟化而發生骨質軟化症。同時,缺鈣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尤其是骨骼的發育也會產生障礙,使出生後的幼兒患有先天性佝僂病。補充鈣劑主要是在飲食中攝入,日常的飲食含鈣量已不能滿足孕婦對鈣劑的需求,應挑選富含鈣的食物。另外,孕婦從妊娠中期開始就要補充一些含鈣藥物,單獨服鈣劑的同時需加服維生素A、D。如魚肝油丸,1日2次,每次1粒,或飲用含維生素A、D的牛奶也可以。

孕期飲食不宜

不宜高脂肪飲食

美國醫學家研究發現,在孕期高脂肪膳食的婦女,可增加其女兒以後患生殖係統癌症的機會。

不宜高蛋白飲食

孕期高蛋白飲食,可影響孕婦的食欲,增加胃腸道的負擔,並影響其他營養物質攝入,使飲食營養失去平衡。

不宜高糖飲食

意大利的醫學家們發現,血糖偏高的孕婦生出體重過高兒的可能性、胎兒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出現妊娠毒血症的機會或需剖腹產的次數,分別是血糖偏低孕婦的3倍、1倍和2倍。

不宜高鈣飲食

一般說來,孕婦在妊娠前期每天需鈣量為800毫克,後期可增加到1100毫克,要從日常的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夠了。

不宜過度鹹食

婦女過度鹹食會導致血壓升高引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為了孕期保健,專家建議每天食鹽攝入量應控製在6克左右。

不宜酸性飲食

妊娠早期的胎兒酸度低,母體攝入的酸性藥物或其他酸性物質容易大量聚積於胎兒組織中,影響胚胎細胞的正常分裂增殖與發育生長,並易誘發遺傳物質突變,導致胎兒畸形發育。妊娠後期,受影響的危害性相對小些。因此,孕婦在妊娠初期大約2周時間內,不宜服用酸性藥物、飲用酸性飲料和食用酸性食物。

不宜濫服溫熱補品

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溫熱性的補藥、補品,勢必導致陰虛陽亢,因氣機失調,氣盛陰耗,血熱妄行,會加劇孕吐、水腫、高血壓、便秘等症狀,甚至會發生流產或死胎等。

不宜食用黴變食品

孕婦攝入黴變食品後,可使染色體斷裂或畸變,有的停止發育而發生死胎、流產,有的產生遺傳性疾病或胎兒畸形。另一方麵,在胎兒期,真菌毒素都會使胎兒產生較強的毒害作用,影響其發育。

不宜長時間素食

懷孕後長期堅持素食,極不利於胎兒發育。據研究認為,孕期不注意營養,由於蛋白質供給不足,可使胎兒細胞減少,影響日後的智力。還可使胎兒畸形或營養發育不良。如果脂肪攝入不足,則易導致低體重兒出生,嬰兒抵抗力低下,存活率較低。

不宜喝刺激性飲料

醫學研究證實,孕婦飲酒或甜酒可使酒精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直接對胎兒產生毒害作用。孕婦飲濃茶,能影響孕婦和胎兒對蛋白質、鐵、維生素的吸收利用,進而發生營養不良,且易使孕婦發生便秘。孕婦多飲咖啡,可能使出生後的嬰兒易患糖尿病。孕婦多飲汽水可造成體內缺鐵性貧血,不利於母胎。此外,孕婦也不宜多喝冷飲、多吃冷食,以防胎動不安和孕婦發生腹痛、腹瀉。

不宜營養過剩

孕婦營養過剩,一是容易造成胎兒過大,成為巨大兒(超過3500克),容易造成難產,使分娩期延長,引起產後大出血;二是容易使孕婦出現血壓偏高,而妊娠高血壓是引起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宜的食物

鹹、幹、熏製成罐頭的肉和魚、醃雞蛋、加工後的肉類、火腿、凍豬肉、蛋粉、甲殼類、貝殼類動物;人造奶油、熟豬油、肥肉;發酵幹酪、鹹黃油、甜煉乳;水果罐頭、蔬菜罐頭、醃酸菜、商業果汁;商業果醬、糖果、甜食罐頭、甜食製品;鹹黃瓜、芥菜、罐頭洋蔥、蛋黃醬、袋裝衝湯料;椰子水、化學酵母、充氣飲料。

不宜隻吃精米精麵

孕婦長期食用精米精麵,必然會導致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營養缺乏症,會由此引起一係列疾病。而粗米粗麵,雖然看起來粗一些、黑一些,但它們卻是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各種營養素的“完整食品”。由此可見,孕婦實不宜隻吃精米精麵,從長遠來看,吃一些粗糧更有好處。

不宜多吃冷飲

多吃冷飲能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甚至引起胃部痙攣,出現劇烈腹痛現象。引起嗓子痛啞、咳嗽、頭痛等,嚴重時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誘發扁桃體炎。另外,胎兒對冷的刺激也很敏感,當孕婦喝冷飲時,胎兒會在子宮內躁動不安,胎動變得頻繁。因此,孕婦吃冷飲一定要有所節製。

不宜吃熱性香料調味品

孕婦吃一些熱性香料調味品,如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胡椒、桂皮、五香粉、辣椒粉等,會影響自身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孕婦食用它們,很容易造成便秘或糞石梗阻。而腸道發生秘結後,孕婦在解便時必然要摒氣用力,這樣就會引起腹壓增大,壓迫子宮內的胎兒,這樣就可能會造成諸如胎動不安、胎兒發育畸形、羊水早破、早產、自然流產等等不良後果。

懷孕第二月的健康食譜

白菜奶汁湯

主料

白菜心500克,牛奶50克。

輔料

精鹽5克,味精0.5克,雞湯或肉湯150克,濕澱粉、食油、雞油各少許。

製作方法

將白菜去筋洗淨,切成4.5厘米長、1.5厘米寬的條,放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出,控去水分。

另取鍋置火上,放入食油燒熱,烹入雞湯,再加入味精、精鹽、白菜,燒l~2分鍾,放入牛奶,開鍋後,勾入澱粉,淋上雞油,盛入盤中即可。

砂仁鯽魚湯

主料

砂仁3克,鯽魚1條。

輔料

生薑、蔥、食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

鮮鯽魚去鱗、鰓,剖去內髒,洗淨。

將砂仁放入魚腹中,投入鍋內(砂鍋最好),加水適量,用文火燒開。

鍋內湯燒開後,放入生薑、蔥、食鹽,即可食用。

五、醫療預防

流產的原因與預防

妊娠28周以前,妊娠中斷或有妊娠中斷表現者稱為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以內者叫早期流產;發生在12~28周者為晚期流產。早期流產最為常見。

主要原因

胚胎方麵的原因

胚胎發育異常為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由於精子或卵子有缺陷,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就死亡了。檢查早期流產排出的組織,僅有羊膜囊而不見胚胎。

母體疾病的原因

母親患急性傳染病,病原毒素經胎盤侵入胎兒,造成胎兒死亡。由於母親高熱、中毒,引起子宮收縮而導致流產。母親患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貧血,可使胎兒缺氧而死亡。或患腎炎、慢性高血壓,因血管硬化引起胎盤病變而導致流產。還可能由於內分泌失調,如黃體功能不全、甲狀腺素缺乏等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導致胎兒死亡而流產。

母體生殖器官疾患

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子宮頸口鬆弛,均易引起流產。

其他意外情況

如跌倒、過度勞累、撞擊、性生活、酗酒、吸煙、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等,亦有造成流產的可能。

主要症狀

停經、腹痛和下墜、陰道出血是流產的主要症狀。根據症狀發生的時間,以及流產發展的程度,可分為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全流產、完全流產、稽留流產(也叫過期流產)、感染流產、習慣性流產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