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待煲肉沸水時,放下全部材料,同煲3小時以上,火候足夠了,用鹽、生油調味即成。
木瓜花生湯
材料:
生木瓜1個,排骨150克,花生100克,鹽適量。
做法:
1.排骨斬件,以鹽、油醃一會。木瓜去皮去核切成厚件,花生洗淨去衣。
2.先以爆香排骨,注入3湯碗水,略滾片刻,加入木瓜,直煲至各料夠稔即可飲用。
紅杞活魚
材料:
枸杞15克,活鯽魚3尾(約750克),香菜6克,蔥、醋、料酒、胡椒麵、薑末、鹽、味精、香油、豬油、清湯、奶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活鯽魚除去鱗、鰓和內髒,洗淨,用開水略燙一下;在鯽魚身上,每隔1.5厘米斜刀切成十字花刀;香菜切成約0.6厘米長的段;蔥切成細絲和蔥米。
2.在鐵鍋裏放豬油,置火上燒熱,依次投入胡椒麵、蔥米、薑末,隨後放入清湯、奶湯、薑汁、味精、鹽,同時將切過花刀的鯽魚放在開水鍋內燙約4分鍾(使刀口翻起,並去腥味),取出放入湯裏,將枸杞用溫水洗淨後,下鐵鍋內,燒沸後,移文火上燉20分鍾,加入蔥絲、香料段、醋,並撒入香油即成。
白瓜鬆子肉丁
材料:
白瓜1個,瘦肉180克,鬆子1.5湯匙,蒜蓉1茶匙,生抽1茶匙,糖、生粉各適量。
做法:
白瓜切皮及瓤,洗淨切小粒。瘦肉切小粒加調味料,略醃。鬆子以清潔濕布抹過備用。燒紅鍋,下油,炒熟白瓜盛起。再燒紅鍋,下油,爆香蒜蓉,下瘦肉粒,炒香到熟,再將白瓜粒回鍋,下鬆子兜勻,便可上碟。
鮮奶燉蛋
材料:
鮮奶1瓶,蛋2隻,薑汁1茶匙,糖1湯匙。
做法:
1.蛋打散後,加入糖打勻,衝入鮮奶拌勻。
2.將上項材料濾去泡沫及雜質,加入薑汁輕手拌勻。
3.將處理好的蛋液入一深碗中,封上砂紙,上碟,隔水燉至凝固即成。
鮮奶燉雞
材料:
鮮雞半隻(重約450克),紅棗5~6粒,鮮奶約2杯(煮至微滾),薑2片,鹽少許。
做法:
1.將鮮雞宰殺,洗淨去皮,飛水後斬大件,待用。
2.浸軟紅棗,去核洗淨,待用。
3.把鮮雞、紅棗及薑片一同放入燉盅內,注入滾鮮奶至八成滿,大火隔水燉約1.5~2小時,取出,加入調味料,即可趁熱飲用。
茯苓包子
材料:
鮮豬肉500克,茯苓30克,麵粉1000克,生薑、胡椒、料酒、香油、鹽、醬油、大蔥、骨頭湯等各適量。
做法:
1.將茯苓塊放入鍋內,每次加水約250克,加熱煮3次,每次煮1小時(以沸計時),3次藥汁合並濾淨待用。
2.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麵300克,溫熱茯苓水500克,使成發酵麵團。
3.將豬肉剁蓉,倒入盆內,加醬油拌勻,再加調料,攪拌成餡。
4.按常規製作成包子,上籠用武火蒸約15分鍾即成。
百合粥
材料:
百合60克,大米250克,白糖100克。
做法:
1.將大米淘淨,放入鍋內,再放入洗淨的百合,加水適量。
2.將鍋置武火上燒沸,再改用文火煨熬,待百合與大米熟爛時,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3.每日食3~5次。
人參菠餃
材料:
人參粉5克,豬肉500克,菠菜750克,麵粉3000克,生薑、蔥、胡椒麵、醬油、香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菠菜清洗幹淨後,去莖留葉,在容器內搓成菜泥,加入適量清水攪勻,用紗布包好擠出綠色菜汁,待用;人參研成細末,過篩待用。
2.將豬肉用清水洗淨,剁成蓉,加食鹽、醬油、胡椒麵、生薑末拌勻,加適量的水攪拌成糊狀,再放入蔥花、人參粉、香油,拌勻成餡。
3.將麵粉用菠菜汁和均揉勻,如菠菜汁不夠用,可加點清水揉勻,使麵表光滑為止,然後按常規做成餃子。
4.待鍋內水燒開,將餃子下鍋煮熟即成。
人參湯圓
材料:
人參5克,玫瑰蜜15克,櫻桃蜜15克,黑芝麻30克,白糖150克,雞油30克,麵粉15克,糯米粉500克。
做法:
1.將人參加水潤軟切片,再微火烘脆,研成細粉;雞油熬熟,濾渣晾涼;麵粉放幹鍋內炒黃,黑芝麻炒香,搗碎待用。
2.將玫瑰蜜、櫻桃蜜用擀麵杖在桌子上壓成泥狀,加入白糖,撒入人參粉合勻,點入雞油調和,再加炒麵揉至滋潤成餡備用。
3.將糯米粉合勻,滲水淋濕,成滋潤的粉團,搓成長條,分成小團(每個重12克),然後捏成小酒杯形,包上心子,作成湯圓。
4.待鍋內清水燒沸時,將湯圓下鍋,文火煮至湯圓浮在水麵後2~3分鍾即成。
砂仁肚條
材料:
砂仁末10克,豬肚1000克,胡椒末、花椒、生薑、蔥白、豬油、食鹽、料酒、味精、水豆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肚洗淨,放入沸水鍋內氽透撈出,刮去內膜。
2.將清湯滲入鍋內,放入豬肚,再下花椒、生薑和蔥白,煮熟,去掉血泡沫,將豬肚起鍋,晾涼後切片。
3.將鍋內加原湯500克,在火上燒開,下入肚條,砂仁末、胡椒麵、豬油、味精,然後用水豆粉炒勻即成。
鵪鶉肉片
材料:
鵪鶉肉100克,冬筍10克,水發口白蘑5克,黃瓜150克,雞蛋清半個,醬油、料酒、花椒水、精鹽、水豆粉、味精、湯各適量。
做法:
1.將淨鵪鶉肉切成薄片,用雞蛋清和水豆粉拌勻;將冬筍、口蘑、黃瓜切成片。
2.將勺內放入豬油,燒四五成熟時,將鵪鶉肉片放入,炒熟,倒入漏勺內。
3.將勺內放入湯,加入精鹽、料酒、花椒水、醬油、冬筍、口蘑、黃瓜和炒熟的鵪鶉肉片,燒開後,去除浮沫,放入味精,盛入碗內即成。五、醫療預防
出現前置胎盤的處理
前置胎盤是指胎盤部分或全部附著於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上。根據胎盤遮蓋宮頸內口麵積的多寡,可分為完全性、部分性前置及低置胎盤。
主要表現
妊娠晚期或分娩開始時無誘因、無痛性的陰道出血。完全性前置胎盤出血時間早(約妊娠28周),出血量多且反複發生;部分前置及低置胎盤者的出血時間比重者晚些、少些。由於胎盤位置在子宮下段,易發生胎位不正或胎頭高浮,增加了難產率。
原因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弄清導致前置胎盤的原因,可能是受精卵發育遲緩所致,也可能與多產、多次刮宮、剖宮產或子宮內的其他損傷病變有關,受精卵植入時,為攝取足夠的營養而擴大胎盤麵積,胎盤麵積過大可伸至子宮下段,這樣可造成前置胎盤。
近年來,因B超運用於產前檢查,前置胎盤的診斷率一般可達90%以上。
對胎兒的影響
前置胎盤對胎兒的影響可謂多方麵的,孕婦反複出血所致的貧血可使胎兒處於慣性缺氧狀態,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胎盤纖維化使胎盤功能不足也可影響胎兒發育。前置胎盤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在33周以後尤為明顯。其對胎兒體重、身長、頭圍、胸圍均有影響,但以影響胎兒體重增長最為顯著。在標誌著胎兒骨骼發育的身長、頭圍、胸圍的發育中,前置胎盤對胸圍發育的影響較明顯,尤其是最後3周。前置胎盤胎兒自36周之後體重、身長、頭圍、胸圍基本不再發育,甚至體重有所下降。所以在對前置胎盤孕婦進行期待治療時,應掌握好最佳分娩時機。
處理措施
前置胎盤發生後,如果程度輕微,隻要出血止住了,胎兒還可以平安地從陰道分娩。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安靜地配合醫生,做好治療。如果出血過多,就要考慮盡快終止妊娠。采用剖腹產平安分娩。
期待療法
前置胎盤期待療法就是一方麵既要保胎,一方麵也要保證孕婦的安全。保胎是為延長胎齡,促使胎兒成熟,以提高圍生兒的生存率。前置的胎盤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在33周後更明顯。前置胎盤胎兒自36孕周後,身長、頭圍、胸圍發育極其緩慢,體重也有所下降,故對前置胎盤孕婦進行期待療法時,應掌握好終止妊娠的最佳時期,即在36孕周時通過檢測胎兒肺泡成熟時,讓胎兒及時脫離不良的生長環境。胎兒已成熟,繼續期待療法既對胎兒發育有害無利,且有發生孕婦陰道大量出血的危險。因此,期待療法隻適用於陰道出血量不多、胎兒存活者。
胎漏或胎動不安的防治
婦女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時下時止而無腰酸腹痛稱胎漏;妊娠期患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墜脹,或伴有少量陰道出血叫胎動不安,二者常是墮胎、小產的先兆。
腎虛胎漏,胎動不安
稟賦體弱,先天不足,腎氣虛弱;或孕後房事不慎,損傷腎氣,腎虛衝任不固,胎失所係。以致胎元不固,而成胎漏,胎動不安。證見: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酸腹墜痛,或伴頭暈耳鳴,小便頻數,夜尿多甚至失禁,或曾屢次墮胎,舌淡苔白,脈沉滑而弱,宜用固腎安胎佐以益氣之藥膳治療。
鹿角末豉湯
原料:豆豉30克,鹿角末1克。
製作:以水200毫升煮豆豉,取汁約100毫升,加入鹿角末攪勻。分兩次服。
墨魚雞肉飯
原料:母雞一隻,墨魚幹(帶骨)一條,糙糯米150克,食鹽少許。
製作:將母雞宰殺洗淨後,連內髒與帶骨墨魚一同放入沙鍋,燉爛熟,取濃湯備用。雞肉、墨魚撈出佐餐;以濃雞墨魚湯煮糙糯米成飯,加鹽少許調味;以雞肉、墨魚為菜,吃魚湯糯米飯,一日2餐均可食之。
氣血虛弱胎漏,胎動不安
平素體弱血虛,或孕後脾胃受損,化源不足。或因故損傷氣血,氣虛不攝,血虛失養,胎氣不固,以致胎漏,胎動不安。證見:妊娠期,陰道少量流血,色淡紅,質稀薄,或腰腹脹痛或墜脹,伴神疲肢倦,麵色蒼白,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滑,宜用補氣養血、固腎安胎之藥膳治療。
雌烏雞粥
原料:雌烏雞一隻,糯米100克,蔥白3莖,花椒及鹽少許。
製作:將雞去毛及內髒,切細煮爛,再入米及蔥、椒、鹽煮粥,空腹食。
鱸魚煲苧麻根
原料:鱸魚250克,苧麻根30克。
製作:將鱸魚去鱗及內髒,洗淨,切成魚片,與洗淨的苧麻根一起放入陶瓷罐內加水1000克,煲至鱸魚熟透,吃魚飲湯,每日1次,5~7次有效。
血熱胎漏,胎動不安
素體陽盛,或七情鬱結化熱,或外感熱邪,或陰虛生熱,熱擾衝任,損傷胎氣所致胎漏、胎動不安。證見:妊娠期陰道出血,色鮮紅,或腰腹墜脹作痛,伴心煩不安,五心煩熱,口幹咽燥,或有潮熱,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而幹,脈滑數或弦滑。宜用滋陰清熱、養血安胎之藥膳治療。
天門冬紅糖水
原料:天門冬(連皮)50克(鮮品150克),紅糖適量。
製作:天門冬洗淨後,加水約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加入紅糖,燒沸,每日溫服1次,連服數日。
地黃酒
原料:生地黃1200克,酒若幹。
製作:將地黃洗淨切細,搗取自然汁,每服用七分盞、酒三分盞同煎稍沸,稍熱便服,每日2~3次。
跌仆傷胎胎漏,胎動不安
跌仆閃挫或勞力過度,損傷衝任,氣血失和,致傷動胎氣,脈滑無力。宜用補氣和血、安胎之藥膳治療。
南瓜蒂米粉
原料:南瓜蒂300克,米粉100克。
製作:南瓜蒂末混合,用開水衝服30克。
羊水過多或過少的防治
羊水過多的防治
正常足月時,羊水量約1000毫升左右,羊水量超過2000毫升就為羊水過多。
羊水過多的原因尚不明白,羊水過多者常造成胎兒畸形,其中以無腦兒、脊柱裂等神經畸形為多。多胎妊娠,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腎功能不全的孕婦常合並有羊水過多。
一般羊水超過3000毫升,孕婦會有不適感覺。急性羊水過多會引起孕婦腹痛、腹脹、氣短、不能平臥等不適。也會出現下肢、外陰水腫及腹水。慢性羊水過多由於羊水量逐漸增加,孕婦一般能適應。但羊水過多也會引起子宮收縮乏力,致難產、胎位不正、胎膜早破、早產、胎盤早期剝離、臍帶脫垂、產後出血等。
一旦發現孕婦腹部增大過於明顯,應到醫院就診,若確認為胎兒畸形,要及早引產中止妊娠。並檢查有無如雙胎、妊高征等其他合並症。若胎兒無畸形,症狀不重,則可以繼續妊娠,並給予臨床監測,酌情治療,同時也要注意防止胎膜早破。
羊水過少的防治
羊水量少於300毫升就是羊水過少,最少的隻有幾十毫升或數毫升。
羊水過少常跟胎兒泌尿係統畸形同時存在,如先天腎缺陷、腎發育不全等。孕晚期常與過期妊娠、胎盤功能不全並存。
羊水過少對孕婦影響較小,對胎兒的威脅較大,圍產兒的死亡率比正常妊娠高5倍。羊水過少的產婦臨床多見於子宮收縮疼痛劇烈,收縮不協調,宮口擴張緩慢,產程延長。
定期產前檢查和B超檢查可發現羊水量的情況。孕婦應密切注意胎動變化,並檢查子宮增長情況及B超檢查羊水、胎盤功能的測定及了解胎兒有無缺氧情況。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就要考慮剖腹產,盡快娩出胎兒。若有胎兒畸形,就要立即終止妊娠。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預防
再生障礙性貧血係因骨髓造血抑製,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屬進行性貧血。
如孕期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則會使貧血的程度進一步加重,因為紅細胞減少引起貧血;血小板減少和質的異常也引起出血;特別是白細胞減少以及淋巴組織的衰竭,使病人防禦機能低下,造成致命的感染,是妊娠合並再障的主要死亡原因。那麼受孕後是否一定要做流產或引產,則要根據不同情況決定。如孕前已確診再障,在妊娠3個月以內血紅蛋白大於60克/升者,可繼續妊娠;而血紅蛋白低於40克/升及妊娠初期發病者,可做好輸血準備,予以人工流產,流產後需給予有效抗生素治療。
目前多數人認為,孕4個月以上不論是否終止妊娠,進行內科治療後孕產婦死亡率均在60%左右。故主張中、晚期妊娠合並再障者可以繼續妊娠,同時給予積極的支持療法和特效抗生素。
妊娠合並再障並不多見,但為嚴重的合並症,孕婦應定期產前檢查,嚴密監測有關化驗指標。一旦發現問題,應積極采取支持療法,並給予抗生素治療。
要注意激素治療副作用多,不宜長期使用。
嚴重再障可輸血治療,如貧血重者輸入紅細胞,血小板少者輸入血小板,也可輸入白細胞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
臨產中應加強觀察,做好輸血準備,使血紅蛋白達到80克/升,盡可能陰道分娩。應適當縮短第二產程;產後及時使用催產素加強子宮收縮,以防產後出血;如有產科指征需做剖宮產者,最好將子宮一並切除,以免產後出血、感染。不論是否手術,臨產前後均應給予強有效的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重症患者在妊娠35周左右必須加強胎兒監護,一旦出現胎兒宮內窘迫,則以剖宮產為宜,並輸新鮮血、血小板。產後要加強新生兒監護。
產褥期產婦繼續采用支持療法,應用宮縮劑加強子宮收縮,應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預防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原發性;一種是繼發性。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發病多屬此種。臨床表現以黏膜和皮下出血為主。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感染藥物過敏和血液病引起。
妊娠本身不加重其病情,但對母、子有一定危險性,孕母可出現出血傾向,發生流產、胎盤早剝、胎死宮內、產道出血及血腫、產後出血、腹部傷口出血及血腫,嚴重者可有內髒出血而危及生命。
胎兒可由於母血循環中的抗血小板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使胎兒血小板迅速被破壞,出現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症,而發生顱內出血,圍生兒死亡率達10%~30%。如孕婦患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年,在早孕期病情平穩,血小板大於50×109/升。且出血傾向輕,僅表現血小板值偏低或略有波動者,妊娠後也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常不需特殊治療,妊娠下去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在中、晚期臨床症狀重,有出血傾向,可用激素治療;若激素治療無效且症狀明顯,甚至危及生命時,可在妊娠6個月前施行脾切除術。若此兩種方法皆無效者,最好停止妊娠。患者妊娠期間,需要注意下列一些問題:
1.妊娠期要細心監護,即經常檢查,定期化驗血小板計數。當病情緩解,血小板大於50×109/升,一般不需治療。
2.對於妊娠期首次發病,妊娠期複發、妊娠期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未得到控製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3.病情嚴重者,可輸新鮮血或濃縮血小板懸液。
4.妊娠期不宜施行脾髒切除術,死亡率10%。脾切除術隻用於激素失效不可控製的大出血危及生命時,最好在孕6個月前施行,因妊娠晚期手術也有暴露困難,不宜采用。
5.胎兒娩出時軟產道撕裂應注意縫合止血,細查傷口有無血腫,並注意防治產褥感染。
6.很多藥物如噻嗪類、阿司匹林、青黴素、鏈黴素等,皆可作為抗原誘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故孕婦用藥要慎重,一旦發生應及時停藥。
7.應常規查新生兒血小板計數,如血小板低於50×109/L,應給予激素。應人工哺育新生兒,這樣可避免新生兒因吸進乳汁而使血小板減少。
慢性腎炎對孕婦與胎兒的危害
慢性腎炎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最常見的是慢性腎小球腎炎。一般認為,妊娠能使已有的慢性腎炎加重。因為妊娠期處於高凝狀態,容易發生纖維蛋白沉積和新月體的形成,而且某些妊娠合並症也會加重腎髒病變的程度,如發生妊高征時,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流量都降低,嚴重時可發生腎功能衰竭或腎皮質壞死。
慢性腎炎對胎兒的影響則視腎炎的程度而異,如在病早期僅有蛋白尿無高血壓,血清肌配小於132.6微摩爾/升者,則對胎兒影響小。但慢性腎炎病程長者,由於胎盤表麵被纖維素樣物質沉著,滋養層的物質交換受阻礙,致胎盤功能減退而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甚至胎死宮內。孕婦如有高血壓、氮質血症時,其腎功能惡化機會增多,則流產、死胎、死產的機會也隨之增多。血壓越高,肌配水平越高,對母、兒的危險越大。
預防妊娠合並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又叫做血癌,任何年齡都可發生此病,其中以1~40歲多見,當然育齡婦女也在此列。本病一般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出血是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以皮膚、黏膜多見,其次為胃腸道、泌尿道、呼吸道和子宮。血小板常明顯低於正常。由於出血病人常有貧血,血中成熟的白細胞減少,容易感染,目前為止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按病程白血病有急、慢性兩種,妊娠合並急性白血病,易致流產、早產、死胎或胎兒發育遲緩等,很少能達到足月分娩。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不宜妊娠,以免加重病情和影響治療。慢性白血病因病程長,病情進展緩慢,故在醫生嚴密監測下大多數可維持至足月。
妊娠晚期常見症狀的防治
突然頭痛
在妊娠晚期孕婦突然出現頭痛,往往是子癇的先兆,尤其是有血壓升高或嚴重浮腫症狀的孕婦更不可忽視,此時可能已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如不及時診斷治療,還會誘發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子生命,故應及時就醫,適時診治處理。
劇烈腹痛
在妊娠中末期,由於外傷、負重或同房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多為胎盤早期剝離,要去醫院檢查。另外,妊娠晚期如有規律的腹痛,這常是分娩前的征兆,要做好臨產準備。
胎膜早破
孕婦尚未到臨產期,而從陰道突然流出無色、無味的水樣液體,為胎膜早破。早期破水可刺激子宮,引發早產,並會導致宮內感染和臍帶脫垂,影響母子健康,甚至還可發生意外,要找醫生處理。
陰道出血
妊娠晚期的陰道出血,常見於產兆和無原因的、無痛的、反複多次出血的前置胎盤,突發持續性出血並伴有持續性腹痛的胎膜早破及有少量出血,突然一陣痙攣性劇烈腹痛後,宮縮立即停止並有休克體征,有子宮破裂等。這些對母子的安全均構成嚴重威脅,應該去醫院就醫,千萬不可忽視。
嚴重心悸
妊娠晚期因為子宮增大,心髒負擔加重,可以出現心跳加快。如此時患上或原有心髒病,則會造成嚴重心悸心慌,氣促不能平臥,使心髒病之病情加重。孕婦原有或妊娠晚期患有心髒病,對母子的生命威脅很大,應及早就醫,以防止心力衰竭的發生,減少母子的死亡。
過期妊娠
妊娠期超過42周,即妊娠期超過預產期半月仍不分娩者稱過期妊娠。過期不生對母子均有害,主要為容易發生胎兒宮內窒息,引起胎兒突然死亡,要去醫院檢查。
身染疾病
妊娠晚期由於孕婦的免疫力低下,常可患上某種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如肝炎等。此外,還有甲狀腺功能不全、孕婦患有糖尿病及妊娠合並闌尾炎、肺結核等。無論何種疾病,對孕婦和胎兒都有一定影響。如出現了長期乏力、食欲不振及黃疸、惡心、嘔吐等症狀,應去醫院進行全麵檢查,以便能及早發現是否染病及對症處理,以確保母子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