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3)

第二,在進行借鑒時,要注意確切性、適當性,這樣才有說服力。

古代,有些地方十分信奉鬼神,即使在軍隊中也不免如此。大將狄青出征時,大軍才走到永林的南邊,狄青就祈禱說:“出兵打仗,全靠神明保佑。”說著,就從袋子裏取出一百個銅錢來。狄青把錢拿在手裏與神明相約道:“這次出征我軍果真能大獲全勝的話,那麼,我朝地上擲下這一百個銅錢,就讓它們全部都是正麵朝上吧。”

這時,狄青的左右隨從趕緊勸阻說:“倘若不是全部銅錢都正麵朝上,豈不會動搖大軍取勝的信心。”

狄青不聽勸阻,成千上萬的官兵正敬重而驚疑地注視著。隻見狄青把手舉起,急速一揮,將一百個銅錢朝上一擲,落地一看,銅錢竟個個都是正麵朝上!消息傳開,全軍上下即刻歡呼雀躍,聲浪震動著山林曠野。狄青命令左右,叫他們拿一百個釘子來,依照銅錢散布在地上的位置,用釘子釘好,再用青紗籠罩上。狄青還自己親手給它們逐一加封,然後說:“等我們大軍得勝歸來時,拜謝神靈之後再拾起這些銅錢來。”

以後,狄青揮師掃平了敵兵,率領軍隊歸來,按照出征前說的話前來拜神取錢。當將帥大夫們都來看這一百個銅錢時,他們找到了銅錢之所以全部正麵朝上的原因。

原來,這一百個銅錢是狄青為了鼓舞士氣特地定做的,它們腹背都一樣,全是正麵。

狄青的這個主意是十分巧妙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為了達到鼓舞軍隊士氣的目的,他動腦時善於借鑒和利用了民間的迷信活動和將士們對鬼神的虔誠心理,巧妙適當地使用並取得了成功。

以小見大法

(一)

商朝殷紂王即位不久,命工匠為他琢了一把象牙筷子。紂王的庶兄、賢臣箕子見了歎息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湯和粗豆做的飯,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葛短衣,也不願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乘華貴的車子,住高樓廣室。這樣下去,我們商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還要去征收遠方各國珍貴奇怪之物。從象牙筷開始,我看到了以後的發展,禁不住為他擔心!”

果然商紂王的貪欲越來越大。他抓了成千上萬的勞工修建占地三裏的鹿台和白玉為門的瓊室,搜羅珍寶、奇禽怪獸以之充塞其中。同時在鹿台旁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命一群男女在其中相戲逐,而紂王狂笑著觀看取樂。這時,不僅宮中的人反對他,士兵倒戈反商,全國老百姓也都紛紛起來造反。最後,紂王死在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從一把小小的象牙筷子,箕子就能看到商紂王必將貪欲日增,一天天地腐敗下去,商國最後要滅亡。類似於這種動腦的方法叫以小見大法。以小見大法是從小的地方或不顯著的地方能看出包含在其中的大的方麵或者後果方麵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

從前,有位小朋友,一次走路不小心,踩著別人扔在路上的香蕉皮,一下滑倒了。過路的人哄地一笑,停下來望他。這位小朋友爬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土,紅著臉跑走了。後來,這位小朋友長大了,成了一位工程師。有一天,他回憶起小時候的這件事,忽然想到:為什麼香蕉皮那麼滑,而梨子皮、蘋果皮等其他水果的皮沒有那麼滑呢?這裏麵一定有個奧妙。於是,他用顯微鏡觀察香蕉皮,發現一塊香蕉皮由幾百個薄層構成,層與層之間結構鬆弛,含有豐富的水分,所以十分滑。這位工程師意識到,如果把這一原理應用到工業中,一定會出現奇跡。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發明了最好的潤滑材料——二硫化鉬潤滑脂,並被譽為“潤滑之王”。這位工程師就是運用了以小見大法動腦筋,僅僅通過小時候踩香蕉皮摔倒這件小事,就聯想到工業上潤滑材料的大的革命,實踐證明他的這種以小見大的大膽聯想是正確的。

(二)

那麼,我們在使用這一方法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第一,要認真地對待任何事物,哪怕是小的方麵也不能忽略。

公元前627年,秦國的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帶軍去攻打晉國的鄰國鄭國時,在崤山被晉國的大將先且居等捉住了,裝在囚車裏押往晉國的太廟關了起來,等待晉襄公的處置。

晉襄公的後母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聽到了秦國打了敗仗和孟明視等全被逮住的消息,恐怕晉國和秦國的冤仇越結越深,就趕忙來見晉襄公。她對晉襄公說:“秦國和晉國是親戚,向來彼此幫忙。為了孟明視這群年輕的武人自己要勢力,弄得兩國傷了和氣。我想秦伯一定也恨他們三個人。要是我們把他們殺死了,恐怕兩國的冤仇越結越深,不如把他們放了,讓秦伯自己去處治他們,他必定會感激咱們的。”晉襄公說:“已經逮住了的老虎怎麼能放回山去呐?”文嬴說:“成得臣打了敗仗,就給楚懷王殺了。難道秦國沒有軍法嗎?再說咱們的先君惠公,也給秦人逮住過,可秦伯把他們放回來了。你爸爸全靠人家秦國才做了國君。難道咱們連這一點情義都忘了嗎?”晉襄公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把秦國的三個敗將放了。

這時候大將先軫正在家裏吃飯。等到他手下人把晉襄公放走秦國敗將的消息報告給他時,他趕快吐出嘴裏的飯,三步當兩步地跑去見晉襄公,怒氣衝衝地問道:“秦國的敗將在哪兒?”晉襄公一聽慌了神,他結結巴巴地說:“母親讓我把他們放了。”先軫一聽,直氣得青筋暴跳,朝晉襄公麵前啐了一口唾沫說:“呸!你這個小毛孩子,任事不懂!將軍們費了多少心計,士兵們流了多少血汗,才逮住了這三個人。你就憑婦道人家一句話,把他們給放了。唉!晉國必遭後患。”晉襄公很抱歉地說:“這是我不好。可怎麼辦呐?不知道能不能追上去?”大將陽處父自告奮勇地說:“我去追!”先軫對他說:“你要是能追上他們,好言好語地請他們回來,就是一等大功!”陽處父手提大刀,上了戰車,連連加鞭,飛也似的追上去了。

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恐怕晉襄公後悔,就拚命地跑,連吃奶的勁兒全使出來了。等到陽處父追上來時,他們已經上了秦國蹇叔安排在黃河邊的漁船中,小船剛離開岸邊。陽處父連忙嚷道:“秦國將軍慢點兒走,我家主公一時忘了給你們預備車馬,叫我追上來送給你們。請你們收下吧!”孟明視站起來,向陽處父行了禮說:“蒙晉侯不殺之恩,我們已經萬分感激,哪兒還敢再受禮物?要是我們回到秦國還有活命的話,那麼再過三年,我們理當親自到貴國來道謝。”陽處父還想說什麼,隻瞧見那隻小船越去越遠了。果然,到了公元前624年,也就是秦晉崤山之戰後的第三年,孟明視等率大軍前來攻打晉國,最後晉國戰敗了,不得不向秦國俯首稱臣,晉襄公想起當初後悔不迭。

麵對同一件事,先軫以小見大,從晉襄公放走三名秦國敗將就知道晉國必將大禍臨頭,時間證明了他的動腦是正確的,並不是杞人憂天。相反,晉襄公不會小中見大,悟不到“放虎歸山,後患無窮”的道理,直落得個向秦國俯首稱臣的結局。

下麵再來看一個現代的事例:

幾年前,移動電話還處在模擬機的年代,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在模擬機銷售上占據了世界移動電話市場的70%以上。一位摩托羅拉公司的華人經過多年的研究,成功地研製出了移動電話的中文字幕的技術。當時,一家名為諾基亞的移動電話商向摩托羅拉公司提出要購買這種中文字幕技術。由於諾基亞是一個小公司,中文字幕技術在模擬機占絕對優勢的時代尚無一席之地,摩托羅拉公司根本沒把這家市場占有率不高的公司放在心上,輕而易舉地便將這一珍貴技術出售給諾基亞。

信息時代飛速發展,幾年工夫,模擬機已經失去了市場,越來越多的數字機大量占有了移動電話的客戶。雖然摩托羅拉公司及時轉換機型,迅速研製出適合最新市場要求的機型,然而由一家公司雄霸市場的日子已成為過去。新的公司迅速成長起來,造成了移動電話三大公司瓜分天下的局麵,除了老牌公司摩托羅拉外,其中還有一個後起之秀就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人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一時大意將自己的寶貴技術資源出售給了對手?如果當初謹慎考慮的話,今日不是少了一個主要的競爭對手嗎?

摩托羅拉人由於不懂得以小見大地思考問題,因小失大,獨家雄霸移動電話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商場如戰場,任何一個疏忽都會造成一敗塗地。所以,專家常常告誡我們說:“千萬不要輕視任何對手,哪怕他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第二,對任何事都要周密思考,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避免產生嚴重的後果。對人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善於發現每個人所具備的優點和長處,並大力推薦和使用人才;反之,要防微杜漸,不可姑息養奸。

舉例來說。丁鴻是東漢時期的人,他才學出眾,通曉經書,深得皇上賞識,名聲很大,遠近幾千人前來向他請教。

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權力很大,竇家兄弟都被封為文武大官。大臣們看到這種局麵,明知是朝廷的禍事,可是敢怒而不敢言,誰也不敢向皇上表奏。惟獨丁鴻不畏權勢,他對朝廷忠心耿耿,經常在朝廷上仗義執言。一次,他找了一個機會對漢和帝說:

“陛下,毀壞山崖、岩石的水,開始都是涓涓細流;參天蔽日的大樹,開始也是剛露綠色的小枝。事物常常是由小而大、由隱而顯的。可是人們往往忽略了微小細碎的事情,而讓它們發展成禍患。大將軍竇憲倚仗太後的勢力,包攬朝政,獨斷專行,盤剝州郡,草菅無辜,連陛下他也不放在眼裏,這不是朝廷的隱患嗎?陛下如果親自來整頓朝政,把事故杜絕在剛要發生的時候,在事故萌芽的時候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就能消除災難,保障漢室安定,除害保民,國泰民安……”

漢和帝劉肇聽後甚覺有理,便采納了丁鴻的建議,十天之後就革掉了竇憲的官職,收繳了他的印綬。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又氣又恨,羞愧地自殺了。

這則故事講的就是成語“防微杜漸”的由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丁鴻之所以名聲很大、弟子眾多,主要是因為他善於動腦、巧於動腦,他能從事物的細微之處,用發展的、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事物的未來,小中見大,帶有預見性,及時就事物目前的情況提出合理的、正確的處理辦法,將大的禍害和事端消化在無形之中。他的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值得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借鑒。譬如我們身上出現一些壞毛病、壞習慣時,要及時糾正,否則時間一長就滋生壯大,帶有頑固性、劣根性,那時再來改它,就要花很大的力氣,下很大的決心,而且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危害了。

細節觀察法

(一)

這是一張用閃光燈拍攝的驚心動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個正在劃著火柴的小姑娘,蠟燭旁擺著許多漂亮的聖誕禮物。小姑娘的身後是一個名叫格林的少婦,麵對照相機,正從照片中的窗外飛身下落。照片下有這樣一段文字說明:“這張驚人的、奇跡般珍貴的照片由攝影家肯尼迪先生於8月24日晚上9時30分攝於其布魯克林攝影室。當肯尼迪先生按下此快門時,恰好格林太太從六樓的陽台上摔下來。這幅以她在空中墜落作背景的驚人之作,被《現代家庭》雜誌選為聖誕期刊的封麵。據警方公布,格林太太體重僅90磅,當晚在陽台上收衣服時,因受到那場眾所周知的強風暴襲擊,失足墜下樓去,當即摔死在人行道上。”

現在,這張被題為“投入死亡”的照片,出現在攝影佳作巡回展上,無數攝影愛好者在參觀時被它吸引住了。這驚動了幾位文化官員,其中一位手中拿著一條藍綬帶,準備把這代表最高獎項的綬帶掛在《投入死亡》的相框上。然而就在這時,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先生譏笑說:“你們為什麼要給這幅頭號偽造的作品以最高獎項呢?”

“什麼?是偽造的作品?”官員驚訝地問。

“是的,毫無疑問。”那位先生說出了他的理由:

當暴風襲擊時,如果窗子開著,小姑娘是不可能劃亮火柴的,這表明照片中的窗戶是關閉著的。而格林太太從高處墜落下來的情景,在關閉著窗子的室內是不可能拍攝到的,因為照片是在晚間用閃光燈拍攝的,這樣,拍照時,室內比窗戶外亮得多,這時照片上的窗戶隻能像鏡子一樣反映室內的景物,而不可能出現格林太太的身影。因而這張照片是偽造的。

那幾位官員聽後根本沒有商議就認為那位先生的判斷是正確的,當即取消了給《投入死亡》的最高獎項,甚至摘下照片,扔了出去。

這位無名先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窗戶是關閉的,又從關閉的窗戶與晚間拍攝室內、外事物時的常理中發現了破綻,從而斷定這張照片是偽造的。他使用的動腦方法就是細節觀察法。所謂細節觀察法,是指在思考問題時注重從事情的細微之處入手,不遺不漏,全麵觀察,通過細節上的突破來找到解決問題方案的一種動腦方法。

(二)

那麼,在使用細節觀察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要明確仔細的、周密的思考來源於對細節的觀察。沒有對細節的觀察,就沒有仔細的思考,就不可能有許多重大的發現。

有一天,伽利略隨著人流來到比薩大教堂做禮拜。他認為這種祈禱既單調又無聊,便不時地抬頭環顧四周。忽然他注意到懸在屋頂上的吊燈,被風掀動,輕輕地搖擺著。伽利略暗想:吊燈每次擺動的速度越來越小,擺動的時間不是越來越短嗎?那時還沒有表,他就按照自己的脈搏,一遍遍地測量吊燈擺動的時間。“啊!真奇怪!吊燈每擺動一次的時間完全一樣。”他驚奇地叫起來,周圍的教徒向他投來責備的目光,他既興奮又奇怪,便飛快地跑回家,用繩子係著石頭進行實驗,經過一夜的實驗,得出同樣的結果:擺動的周期與擺錘的輕重和幅度無關,僅與擺長有關。這就是今天物理學上的“擺的等時性定律”。

比薩大教堂的吊燈不知擺動了多少年,看到的人不知有成千上萬,但為什麼隻有伽利略從中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定律”呢?主要原因是別人隻是觀察到風吹著吊燈擺動,而伽利略觀察到的不止於此,他還觀察到吊燈每次擺勸的時間周期與擺動的幅度大小和吊燈臂的長短之間的關係等這些細微之處,從而有了一個成功的發現。這裏,伽利略用的就是細節觀察這種動腦方法。

第二,在動腦思考問題時,要注意觀察問題的每個細節。不僅要考慮每個事物的正麵,還要考慮它們的反麵;既要注意思考一件事物的表麵,又要注意思考它們的內涵。特別是在得到部分好處和利益時,應該及時想到為此失去哪些東西。

從前有個富商,由於家大業大,怕有人偷盜,便雇了一名更夫替他巡夜看守。一天晚上,更夫夢見一群匪徒攔路搶劫他主人的財物,醒來後馬上把這個不祥之兆告訴了富商。後來,富商出門時改道而行,一路平安到達目的地。而在他原先要通過的道路上,碰巧真的發生了強盜攔路搶劫的事故。更夫知道了十分高興,便來到主人跟前領賞,富商給了他一筆賞錢,隨後又把他解雇了。

這是因為更夫在晚上要巡夜看守,怎麼能睡覺做夢呢?這說明他並不忠於職守。雖然這次他碰巧讓富商免遭搶劫之災而保住了小財,下次他貪睡時很可能有強盜會搶去富商更多的財物。富商用的就是細節觀察法。

而這個更夫並沒有仔細思考,隻注意表麵——救了主人,但忽略了內涵——不忠於職守。所以他被主人解雇了。

再來看一個商業上的事件:

華清家電商場坐落在我國北方某大城市的市中心。經理陳某,42歲,可謂是年富力強。該商場也是這個城市最大的經營家用電器的商場。

某年8月4日上午,設在我國南方某特區的一家中外合資的萬達貿易公司的兩名推銷員,來到華清家電商場推銷一批家用電器。在他們帶來的樣品中,有一台香港產的家用B型冷暖風機,引起陳經理的極大興趣。這種冷暖風機當時在國內市場上還未見蹤影,並且它的功能確實不錯。按左邊的電鍵,吹出來的是冷風;按右邊的電鍵,吹出來的是熱風。因而把它置於臥室之內,在炎熱的夏天可以用於降溫,在寒冷的冬天則可以用於取暖。當陳經理得知這種冷暖兩用風機對方隻提出按每台200元人民幣的批發價索價時,不禁喜出望外。因華清家電商場所在的城市地處我國北方,冬季十分寒冷,但夏季中的白天氣溫卻與南方城市相差無幾,陳經理想購進一批萬達貿易公司前來推銷的這種功能新、價格廉的冷暖兩用風機,以作零售。於是就在當天,雙方便簽訂了一份書麵的購銷合同。該合同規定:由萬達公司向華清商場銷售B型冷暖兩用風機4000台,每台單價200元,總價款80萬元;交貨方式為萬達公司在其所在地代辦鐵路托運;貨分兩次交付,第一次1000台,在當年9月底以前交給鐵路運輸部門托運,付款方式為華清商場每收到一批貨便在其後的15天之內通過銀行向萬達公司彙付這批貨款。

然而,陳經理當初決定購進這種冷暖兩用風機時,主觀上就出現了一個重大失誤——他根本沒有注意到,這種冷暖兩用風機的功率為一千瓦,也就是使用它一小時要消耗1度電。而在華清家用電器商場所在地區,一度電(民用)的價格為028元,僅按每天使用18小時計算,每使用它一天便得開支電費504元,如此推算,每使用一個月便要開支電費150餘元,已逼近了這種風機自身的價格,這在當地一般居民家庭對這樣大的一筆錢是開支不起的。正因為如此,當第一批貨1000台運來以後,這種B型冷暖兩用風機在商場的櫃台上擺了很長時間居然賣不出一台。許多顧客在得知它的日耗電量之後,其“望洋興歎”之情都溢於言表。

陳經理所以會犯這個錯誤,關鍵是他太主觀臆斷了,思考問題時沒有仔細觀察每個細節,隻看到了這種風機功能新、價格低的一麵,沒有考慮到諸如耗電量、消費者的經濟承受能力等。這樣動腦就出了大問題,結果導致了商品積壓、資金短缺的後果。

想像遐思法

(一)

傳說有一天,劉邦想試一試韓信的智謀。他拿出一塊五寸見方的布帛,對韓信說:“給你一天時間,你在這上麵盡量畫上士兵。你能畫多少士兵,我就給你帶多少士兵!”站在旁邊的蕭何想:這塊小小的布帛,那能畫多少士兵呢?韓信是由他推薦給劉邦的,蕭何心裏急得暗暗叫苦。沒想到韓信毫不遲疑地接過那塊布帛就走了。

第二天,韓信按時交上布帛,上麵雖然畫了一些東西,但一個士兵也沒有。劉邦看了大吃一驚,心想韓信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於是把兵權交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