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3)

第九章

自由放飛

在淑婕上小學時,父親曾從杭州買回上百元的書法練習用品,每天讓女兒抽空揮毫臨摹。可是每次看到女兒一握毛筆就麵露不悅,他就知道,這是女兒在對他作無聲的抗議。後來,他果斷地把這項“作業”給停了,女兒又像小鳥一樣高興地捧著她喜歡的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件事後,父親幡然醒悟,女兒畢竟不是自己,自己的觀點思維不能代表女兒。從此,夫妻倆再沒有刻意要求女兒朝哪個專業方向發展,也沒對女兒的興趣愛好強加幹涉指責,他們順其自然,任其發展。

淑婕愛好寫作,父母就給她買來各種作文參考書和故事書,還借來優秀的古典文學叢書讓她閱讀。

淑婕想學電腦,父親便在家裏添置了一台電腦。女兒作業完成了,他和女兒一起在鍵盤上敲打,看著女兒對電腦裏的東西充滿好奇,他心裏暗暗高興:好奇正是走向深入的開始。

淑婕想學英語,可鄉村小學沒開此課,父母也不懂英語,但他們還是給女兒買了學英語用的隨身聽、英語錄音磁帶,給她借來了英語課本。為了鼓勵女兒,給她信心,在女兒學英語的日子裏,母親一有空就陪在女兒身旁,念課本上的中文單詞,讓女兒翻譯成英語,再讓女兒對著錄音磁帶核對。如今小淑婕已把初中第一冊的英語教材全學完了。

對於女兒的這些愛好,父親也沒有特別的要求,隻是希望她要學就要堅持到底。

好在小淑婕非常自覺,要求也好,不要求也罷,隻要認準的事都會有始有終地去完成,絕不受外因影響而動搖。

小荷初露

淑婕所在的雷甸中心小學是所科學氛圍非常濃的鄉村小學,他們很早就創辦了少年科技業餘學校。在這所科技業餘學校裏,學生們除了將學到的文化知識充分運用到科技實踐中之外,更多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及動手能力,並使學生從中獲得成功和喜悅。至今學校已有4人在國家級的青少年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三小”競賽中獲獎。這4人裏麵,小淑婕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7年5月的一天,天空灰蒙蒙的,空氣十分憋悶,讓人難受。下午課間休息時,校園裏已是一片霧氣,濃濃的霧氣中,還夾著一股刺鼻嗆人的酸味,同學們有的捂著鼻子,有的抹著眼淚,有的咳嗽起來,突如其來的怪霧使學校被迫提前放學。

過了幾天,校園裏青青的綠草幹黃了,翠翠的樹葉枯萎了,鮮豔的花朵變色了……向來愛細心思考的淑婕看到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後,好奇心又起,這到底是什麼原因?10歲的她按捺不住了,跑到科技輔導老師費根華那裏想問個究竟。

“你認為這是什麼原因?”費老師笑眯眯地反問小淑婕。

“我不知道。”

“不知道除了找老師還可以找書本呀!”費老師的循循善誘提醒了小淑婕。

於是她一頭紮進校圖書室,在一大摞少年百科全書中,終於發現一個可以佐證的答案:“酸雨”能使花草變色枯萎。

高興之餘,愛動腦筋的小淑婕很快冷靜了下來,我們校園裏的這一花草變色現象是不是酸雨的緣故呢?

於是,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淑婕帶著班裏的環保科研興趣小組開始了實踐與探索。

休息日,她們走訪校園周圍的工廠,尋找汙染源,課餘對搜集來的材料歸類整理分析。最後發現,一些工廠周圍的花草枯萎變色的原因就是廠裏排出來的化學氣體所致。為了使自己的觀察經得起實踐的反複檢驗,淑婕和同學們又采來了鳳仙花、月季花、柳葉等,滴入酸溶液觀察,結果,酸度越濃,花朵變色越厲害。她們終於肯定,校園裏的花草變色枯萎是酸雨所致。

問題終於有答案了,小淑婕和她的夥伴們喜形於色。事後,她在記錄本上寫道:通過對“酸雨”的研究,使我知道了它的危害,它能使大片森林死亡,植物枯萎。加強對“酸雨”的監測對我們人類生存太重要了。後來,小淑婕據此寫成的《用花草對酸雨進行監測》的小論文獲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論文一等獎。

次年,淑婕作為“浙江省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論討會”獲獎作者中最小的一位,參加了論文答辯賽。從來沒有經曆過這種場麵的小淑婕,在老師的鼓勵下從容地坐在了8名專家教授組成的考官麵前。

“當時我以為提的問題會很難。”小淑婕回憶杭州答辯賽時笑著說,“可是,當‘你是怎麼想到用花草來觀察酸雨’的問題一提出,我的心裏就一點也不緊張了。”事實也證明,那天,龐淑婕的6個答辯問題僅用10分鍾就順利完成,現場的專家教授、新聞記者對她的臨場表現評價頗高,她當之無愧地奪得了金牌。

留夢北大

2000年10月13日,中國少年科學院第二批百名小院士授證暨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湖北廳舉行。

這一天,淑婕起得特別早,她步履輕鬆地來到老師費根華的房間。費老師也已起床了。想到再過三個小時就要走進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接受中央領導的接見和頒獎,師生兩人別提有多開心了。作為小淑婕的數學兼科技輔導老師,費根華付出了很多很多。

上午9時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及在京的部分老院士、專家、教授和小院士們歡聚一堂。當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將一本中國少年科學院院士的證書授予淑婕時,小淑婕的眼裏溢滿了喜悅的淚花。

那是她13年來最幸福、最激動的時刻,她永遠都無法忘懷。

更難忘的是參觀北京大學留給她的震撼。站在北大這個著名學府門前,小淑婕思緒萬千,她的心中湧動著一個強烈的願望:北大,今天我把夢留給你,4年後,等我把夢境變成真時,再來與你相見!

謎一樣的弱智天才指揮家

2000年8月30日夜,北京人民大會堂。

國家主席江澤民在看完彙報演出後,親切接見即將赴美訪問演出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員,還專門為武漢籍弱智青年演員舟舟簽名……

在美國六城市巡回演出期間,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所到之處,無一例外地受到當地人民熱烈的歡迎。在卡內基音樂廳、在肯尼迪藝術中心,藝術團“旋風”席卷美國,每當舟舟登上指揮台揮舞他那神奇的指揮棒時,全場就會爆發出熱烈而又帶著無限驚喜和癡迷的掌聲。

舟舟是人們對他的昵稱,他的本名叫胡一舟。他雖然是一個現年22歲的大小夥子,可是,他的智商僅相當於3歲兒童,不識字,不認路,就連人們叫他胡一舟他也不知是在喊誰,其憨態的確可掬。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一旦登上指揮台,麵對龐大交響樂團,他似乎立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中外樂章,得心應手,指揮棒舞動得如醉如癡。舟舟的指揮棒從中國一直舞到美國,使有幸得以觀賞他表演的千萬觀眾激動不已,讚歎不已。

樂團的“三朝元老”

1978年4月1日愚人節,隨著嬰兒的一聲啼哭,舟舟降臨在江城武漢的一個工薪家庭。

舟舟的父親是武漢市樂團的低音提琴手,母親是個普通工人,舟舟是這對夫婦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家裏惟一的男孩。父母當然對他嗬護有加。可是,令父母始料不及的是,在舟舟出生後約一個月,突然患肺炎住院時,父母被告知:你的孩子因患有第21對染色體綜合症,是先天愚型兒。父母一聽到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時按照有關政策,他們完全可以生第二胎。所以,有人勸他們再生一個,有人甚至勸他們趁孩子還小,偷偷地把孩子扔掉算了,再去生一胎……可這對夫婦把牙一咬,毅然作出了一條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決定:“謝謝大家為我們考慮,但無論怎樣,孩子總有活下去的權利。孩子既然選擇了我們,我們就要給他以春天般的溫暖,再也不生第二胎了……”

也許是父母的真情感化了孩子,也許是舟舟領悟了父母的一片愛心,他除了智力不如別的孩子外,從此再沒有讓父母多操心。他長得胖乎乎的,很少吵鬧,十分乖順。可是,由於天生弱智,盡管他一天天長大,但他生活不能自理,依然離不開父母的照顧。父親擔心他一個人在家發生意外,上班時常把他放在排練廳的一角,他似乎顯得十分懂事,不哭也不鬧,乖乖地坐在那裏邊聽邊看,時不時一個人在那裏樂滋滋地憨笑。

隨著天長日久,舟舟似乎覺得大人們都在那裏吹拉彈唱,自己再也不能寂寞下去了,於是,他就暗暗地窺視著樂團“一把手”的位置。有一次在演出的間隙,胖墩墩的舟舟一聲不響地爬上指揮台,他對其他的東西不感興趣,惟獨對指揮棒情有獨鍾。當他第一次拿起指揮棒,笑得樂開了花,隨後便在指揮台上如癡如醉地揮舞起來。剛開始,演奏員們隻覺得好玩,並沒有把他當一回事。可是,看著看著他們驚奇地發現舟舟把樂團指揮的動作幾乎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連扶眼鏡的習慣動作也沒落下……

但是,誰也沒有對他寄予過多期望,當時,大家僅僅是從同情孩子的角度出發,認為胡家既沒有人帶孩子,孩子又不能上學,隻有樂團才是他惟一能去的地方。所以,在接下來的演奏過程中,樂團特地在排練廳指揮席一側給舟舟安排了一個位置,一個譜架,一隻小棍。從此,舟舟就成為樂團的一位編外成員了。隻要音樂響起,舟舟就會站在那裏,揮舞著小棍,直到曲終。而且樂團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十幾年過去了,盡管樂團的指揮換了一茬又一茬,但舟舟的位置始終給他留著,他的譜架一直靜靜地站在那裏伴隨著舟舟。每逢有人造訪,樂團同仁們還常常引以為豪,他們半開玩笑地對人說:“我們樂團不僅有一流的演奏水平,還造就了一個最受觀眾歡迎的三朝元老指揮舟舟。”

弱智與天才

《讓世界充滿愛》那首歌曲唱出了樂團同仁的心聲,正是他們的愛拯救了舟舟,從而使他找到了自己的感覺,享受了音樂的歡樂。也許真像人們說的,音樂是上帝的語言。弱智的舟舟在心靈與音樂的溝通下,終於一步一步地跟著音樂感覺走。

感謝樂團的同仁們,特別是樂隊首席大提琴手刁岩,是他三番五次遊說,感到了一些有良知的人們,圓了舟舟的指揮夢。為了檢驗舟舟的音樂辨別能力,刁岩特地把舟舟帶進了教學。剛開始,舟舟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覺得有些好奇,東瞧瞧西望望。可是,當音樂聲響起,他立即半閉起眼睛,雙手徐緩地揮動,迅速進入角色。

1999年1月22日,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舉辦的隆重的新年音樂會上,舟舟首次登上了指揮的大雅之堂,他時而像奔騰的激流,時而如涓涓小溪,成功地指揮著交響樂團,一口氣演奏了樂曲《瑤族舞曲》、《拉德茨基進行曲》等中外名曲。

當舟舟收棒後,聽報幕員的介紹,人們才知道舟舟是一位弱智人,頓時,大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驚奇之餘,隻有長時間的鼓掌,有的甚至流出了激動的眼淚……

攝影師敏捷地抓拍了每一個激動人心的鏡頭,通過熒光屏迅速予以轉播,在觀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在江城,當人們從電視上看到舟舟出色的表現,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平時的舟舟,歪著脖子,眯著眼睛,憨厚可愛,一看就是個弱智人。而此時此刻的舟舟,指揮起交響樂曲來,又立刻變成了一個音樂天才:神采飛揚,自信而優雅,手臂揮舞之間整個人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隨著他的不斷成熟,他的演藝深受專家們的首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美,他一舉成為首選人物。

紳士的追星族

舟舟不愧為紳士風度,他講究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有很不錯的人緣,若是在街上遇見熟人,他會大老遠地就叫你的名字,隨後三步並作兩步地飛奔過來親昵地摟住你的腰,再高高興興地跑開。即使是陌生人,他對你也很友善,隻要你對他笑,他就會禮貌而大方地把他喜愛的東西送給你。然後,給你一個甜甜的笑。

舟舟與音樂特別有緣,且特愛展示一下自己的音樂才能,他特別崇拜歌星,不過,他隻是聞歌起舞,對每個歌星的模樣他有點分辨不清。為了更像個追星族,理發時,他會給理發師送上一份紀念品,請求為他理個“歌星頭”。當然,理發師對這位“上帝”是有求必應,不是給他一個潘長江頭型,就是給他一個齊秦模樣。

舟舟之所以如此注意形象問題,就是想瀟灑走一回,過一過明星癮。尤其在人多的時候,當有人提議:“舟舟,指揮一段《二泉映月》吧!”或“舟舟,能給我們表演一段模特的貓步嗎?”他會把頭一歪,給你一個OK!隨著掌聲響起,他會以標準的明星動作給你鞠躬,表演,謝幕……

也許是舟舟總想過著天真無邪的日子,本來他已經年滿22歲了,但你要是問他年齡,他總是羞答答地回答:“3歲!”

舟舟心裏隻有音樂和友情,他對金錢不感興趣,以至於他永遠不知道鈔票的麵額;他隻求過程,不求結果,常常會走失,找不到回家的路。有時候他像個詩人,在空曠的夜晚街頭大聲地喃喃自語,有時像謙謙君子,給你一個甜甜的笑;有時是講演家,表情嚴峻地邊說邊揮動手臂……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舟舟一旦認準了的事,他總能心想事成。記得那是6年前的一天,舟舟的父親去參加一個重要的演出前夕,告訴舟舟說,因為演出單位沒有這項安排,不能帶他去演出,原來樂團每次演出,舟舟總是不用通知的“特邀指揮”,會早早換好自備的“演出服”,隨著樂隊登車前往的。這次他見父親說不帶他去,他不禁有幾分惆悵,但他並沒有與父親頂嘴,隻是在那裏一聲不吭地發呆。父親隻好把他托付給團裏不去參加演出的同事照管。可是,待演出即將開始,父親卻發現舟舟穩穩地坐在後台,耷拉著腦袋,給他一個憨憨的笑。

舟舟父親說,舟舟的那次行動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因為從樂團到演出地,有四五公裏路途,連公交車都尚未開通。而且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又大雨滂沱,不識路的舟舟是怎麼找來的呢?劇院裏憑票入場,且票早已銷售一空,沒有票的舟舟又是怎麼走進劇院的呢?

謎一樣的弱智天才,舟舟……美麗的“獨舞”女孩變奏的舞曲18年前的5月1日,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孩降生在了浙江一個普通家庭裏。她就是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