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3)

另外,她還喜歡寫作文,在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中,她寫了一篇《我愛書》獲得了一等獎。

作文是這樣寫的:

“晚上,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吸引不了我,吸引我的唯有書架上那一排排厚實的書。

“正是這一本本書,像一隻隻小白帆船,載著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通過書,我懂得了圓周率,認識了埃及金字塔;通過書,我同安徒生爺爺筆下的醜小鴨談心,漫遊古老的歐洲巴羅克式建築……通過書,我認識了許許多多。書,記載了許多光輝的往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不斷進步,從黑暗走向光明。

“啊,我愛書!”

十歲的圍棋冠軍

五歲那年,小王第一次見到圍棋。那是媽媽參加會議歸來時帶回的。圓圓扁扁的,光溜溜的、一黑一白的兩盒子兒,引起了小王的興趣。

“這是什麼東西?”小王好奇地問。

媽媽不在意地回答:“是圍棋。”

“幹什麼用的?能吃嗎?”王又天真地問。

媽媽笑了,說:“這是讓人下的一種棋,是一項智力比賽的項目,不是吃的食品。”

小王更感興趣了,就纏著爸爸要學下圍棋。爸爸認為隨便教他幾次,就能滿足兒子的要求了。哪知小王一學起來就入了迷,並且圍棋越下越好。

爸爸媽媽原想讓兒子學電子琴的,現在見孩子迷上了圍棋,就要為孩子學棋提供條件。爸爸媽媽便決定送小王到少年宮圍棋班去接受正規的訓練。

本來少年宮棋訓班隻收小學生。5歲的王他們不收,後來王的爸爸再三懇求,再加上教練見小王聰明機靈,便破格收下他。

進了棋訓班,王的棋“癮”越來越大,天天想著下棋,天天找人下棋。他的棋藝進步飛快,不幾天,爸爸就不是對手了。小王下棋時專心致誌,練棋時不惜吃苦。經過他勤學苦練,1989年9月,他參加了昆明市“永昌杯”兒童棋類冠軍賽,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10月,升為初段棋手。1990年8月,王在“暑期少兒圍棋賽”中奪了冠軍。10月,又順利地由二段升入三段。

小王曾與“棋聖”聶衛平先生對弈一局,終局後,棋聖感到十分欣慰,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小家夥的基礎好,棋感好,危急時敢於棄子爭先。”

1993年7月,年僅10歲的王作為中國圍棋隊成員赴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參加世界青少年圍棋錦標賽。小王一路過關斬將,奮力拚殺,最後以五目的優勢,戰勝了奪魁呼聲最高的韓國選手李熙星,登上了冠軍的寶座。

少兒當行長

管錢是大人的專利,當銀行行長更是大人的特權了。然而南京市卻出了一位為人稱道的少兒銀行行長。她就是丹鳳街小學四年級學生周菲,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姑娘。

別看這位小行長還不到10歲,卻是經過嚴格考察,公平競爭才被任命的。

南京團市委這次選拔少兒銀行行長,一共有20名候選人,每個人過兩道考核關。

先是實際操作:收款、點鈔、記賬、複核,周菲不慌亂,不拘束,有條不紊,幾十筆業務,筆筆清楚。

再是理論知識:這需要當眾答辯,然而周菲對答如流。

“辦少兒銀行有什麼意義?”

“一是節約零花錢,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二是培養同學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增長金融意識,從小學創業,長大建設祖國。”

“你準備怎樣選拔、培訓小職員?”

“競爭上崗,先培訓後用,邊幹邊提高。”

思路清楚,觀點明確,口齒伶俐。

周菲在2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團市委、市建行領導把寫著“建設銀行南京分行少兒銀行理事長”的大紅綬帶披上了周菲的肩頭。她在就職宣誓儀式上說:“我一定要認真履行職責,團結同仁,勤懇服務,擴大業務,辦好銀行……”儼然是一個老練的金融家了。

周菲上任,正逢南京長江大橋高架橋工程開工。火熱的勞動場麵感動了她。她想了一個巧妙的主意,算了一筆賬:每人拿一元錢,全市43萬少年就是43萬元。每人10元就是430萬……

一個多麼巨大的數字呀!

周菲將自己的想法提交市少兒銀行理事會,得到了一致讚同。這位行長走進了電視屏幕。南京電視台連續一周在黃金時間播放她的演說,市建行還專門為此發行了“金陵小主人”有獎債券。

“小主人”感動了“大主人”,“大主人”支持“小主人”。短短十幾天,竟然集資2300萬元,其中“小主人”集資就達20萬元之多。美國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庫伯克連連稱讚:“中國孩子能辦這麼大的事,不可思議!”

這位小行長1993年榮獲第三屆十佳少年稱號。

兩色算盤

被稱為“小小發明家”的趙宇,是遼寧省錦州市勞保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一天,上珠算課,老師用算盤教具演算。趙宇的視力不好,怎麼也看不清算珠的移動變化。心裏很著急。

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女同學穿了一件很鮮豔的衣服,等這位同學一轉身,卻變成另一種顏色,真奇怪!原來這位同學的衣服是前後兩種顏色,對比很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