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律決定競爭:管好自己,永遠比別人快一步(2 / 3)

3.誰快誰就贏,誰快誰生存

速度決定一切,誰快誰就贏得機會。

你是不是總難逃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下班的命運?別人花半天時間就能完成的任務,你是不是總得花整整一天,甚至是兩天才能做完?同樣的工作內容與工作環境,同事的業績為什麼總是比你要好很多?這時候,你可能會憤憤不平,並且還會懷疑大家做事不夠仔細、打馬虎眼,其實,隻是你比別人慢了一步而已。

從今天起,自律一些,逼著自己比別人快一點兒吧。如今的世界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隻有更快才有更強的競爭力,如果你落到了人後,那麼離被淘汰也就不遠了。

東方魚肚白尚未升起前,在非洲偌大的草原上,獅子、羚羊等動物錯落盤踞在各自的角落裏。

早晨的曙光剛剛劃破夜空,一隻羚羊猛然從睡夢中驚醒,然後快速跑了起來,羚羊心想:“如果慢了,我就可能會被獅子吃掉!”於是,它起身就跑,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奔而去。

就在羚羊醒來的同時,一隻獅子也從睡夢中驚醒。“趕快跑!”獅子心想,“如果慢了,我就可能會被餓死!”於是,它起身就跑,也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奔而去。

誰快誰就贏,誰快誰生存。在弱肉強食的生物界裏,不論是位處食物鏈頂端的“萬獸之王”,還是以吃草為生的羚羊都麵臨著生存問題。如果羚羊跑得快,獅子就可能餓死;如果獅子跑得快,羚羊就可能被吃掉。即便兩者實力懸殊,即便獅子看起來似乎有很大的勝算,也沒有誰敢輕忽怠慢。因為速度決定一切,誰快誰就贏得機會,“誰”快就代表“誰”比對方更優秀。

這個社會與草原一樣,你慢了,就搶不到食物,甚至會被人“吃掉”,人生的遊戲規則也是如此。

如今,每個個體都身處於一個競爭環境中。一家企業必須在市場上與同行企業競爭,以求生存;一名員工必須與同事競爭,證明自己較優秀,以求得更好的發展。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競爭中的大贏家呢?答案是自律的人。懂得自律的人會時刻鞭策自己,加快反應的腳步,凡事“快”人一步。當你跑在別人前麵,想要不被注意都很難。

速度往往是勝負的決勝點。競賽以快取勝,搏擊以快打慢,跆拳道講究心快、眼快,還有手快。軍事上說“先下手為強”,而商場上的大老板們所奉行的哲學,早已從“大魚吃小魚”演變為“快魚吃慢魚”。

競爭的實質,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好的東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最多的目標。唯有在時間上領先,才有機會在其他部分領先,慢一步的後果就是與機會擦身而過。

在競爭的過程中,除了注意自己的速度外,還得注意競爭對手的速度。因為有時候我們慢,不是因為我們不快,而是因為對手更快。在競技場上,冠軍與亞軍的區別,有時小到肉眼無法判斷。比如短跑,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有時僅相差不到一秒;又比如賽馬,第一匹馬與第二匹馬之間有時僅僅相差半個馬鼻子(幾厘米)……

無論是相差0.01秒還是幾厘米,雖然差之毫厘,但結果卻有著天壤之別。眾所周知,冠軍與亞軍所獲得的榮譽與財富絕對有明顯差距。我們都知道,第二名的實力也算強勁,但現實總是無情,能被群眾記住的往往隻會是一個人,那就是第一名。所以,你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快一點兒,要不然,你的競爭力就無從談起。

要想快,還是需要我們自律,做不到自律就隻能嚐到“落後”的苦果。因為“快”需要的是心無旁騖,需要不斷為自己加把勁兒。對於先天條件不足的“慢行者”而言,更需要有“笨鳥先飛”的自覺意識,而這一切都要靠自律來實現。

然而,話說回來,人難免都會有惰性,也很容易幫自己找借口。在督促自己加快速度的過程中會想要停下腳步、偷一下懶的念頭出現,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當下心裏的旁白大多是:“不過就是偷懶一下,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當這樣的想法入侵大腦時,請提醒自己,日本SONY的創始人盛田昭夫說過:“如果你每天落後別人半步,一年後就是183步,10年後就是十萬八千裏。”這個數字是不是很驚人?你現在還覺得偷懶一下也沒關係嗎?

完成工作比人快一步,職業境界的提升比人快一步,隻要能在自律上領先一步,相信你就能在工作上、人生中步步領先。

4.多一份進取心,多一份競爭力

自律和自警卻能讓你再度打起精神。

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不斷變化的時代,昨日的成就不能代表今日和明日的成就,隻有懷著強烈的進取心與時俱進、超越自我,才能保持優秀。但是,人與生俱來都有一種惰性,這種惰性會不斷侵蝕進取心而缺乏自律的態度,如此,再強烈的進取心也隻能維持一時,難以落實成為習慣。

要想以高度的自律維持這種能夠讓自己不斷超越自我的進取心,就必須明白,在激烈的競爭中,要不就是選擇向前進取,要不就是落得出局。

不少事業小有成就的人,對於實現目標的渴望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感到強烈。當奮鬥的方向變得模糊,多少會產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類的思想,那麼,他們的最終結果隻有一個,就是被更有目標、更有企圖心的人給淘汰出局。所以,一個想要成功的人就必須時時自警,讓自己保持強烈的進取心,多一分競爭力。

美國棒球界曆史上最偉大的投手之一莫德克·布朗,其成功經曆完美地詮釋了進取心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莫德克·布朗從小就立誌要成為棒球聯盟的投手,可是上帝並沒有因此眷顧他。小的時候,他在一家農場做工,右手不慎被機械夾住,導致中指嚴重受傷,食指的大部分殘缺不全。要知道,對於一名投手來說,失去手指意味著要想成為全棒球聯盟最好的投手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他受傷之前還有機會去爭取,可是在他的右手致殘之後,這個夢想似乎變得遙不可及了。

然而,這位少年並不這麼想,他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完全接受了不幸的事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學習如何用剩餘的手指來投球。

後來,他有機會成為地方球隊的三壘手。有一次,當莫德克從三壘傳球到一壘時,教練剛好站在一壘的正後方。當教練看到莫德克傳出來的球快速旋轉劃出完美的曲線,落入一壘手的手套裏時,不禁驚歎道:“莫德克,你是天才的投手,你的控球能力實在太出色了,投出的高速旋轉球,任何打擊者都會揮棒落空的。”

的確如此,莫德克投出的球,球速之快,角度之刁鑽,往往令打擊者束手無策。就這樣,莫德克將打擊者一個個三振出局。他的三振紀錄和勝投次數高得驚人,不久便成為美國棒球界的最佳投手之一。

事實上,正是他因為受傷而變短的食指和扭曲的中指,使球的旋轉產生了與眾不同的角度和力道。莫德克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依靠的正是這股積極進取的精神,即便遭遇重大困難,阻礙了夢想,也堅持不放棄。

由此可見,一名有進取心的人,即使屢遭失敗仍然不會放棄努力。成功的大小不是由人生高度來衡量,而是借由我們在一路上所克服的障礙數目來衡量。

對現狀的不滿足,是促使我們不斷追求成功的強大動力。世界上有很多一無所有、一事無成的人,而造成他們一無所有或一事無成的原因,就是因為太容易滿足。期待自己能上進,就絕對不能自滿地停留在現有的地位,目標應該定得更高,眼光應該放得更遠。

未來的發展可以永無止境,同樣,我們可以選擇是繼續前進,還是停滯不動,或者是直接放棄,關鍵在於你能否堅持自律,避免讓惰性放大,淹沒了自己。那些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莫不是保持著“努力進取”的信念努力前進的,目標的設定與實現是最好的方法與實踐。其中比較積極、有遠見者,甚至會在達到某一個目標之前就已經設定好後續的許多個不同階段的目標,從而展現對自我人生的高度掌握性。

在目標實現之後,優秀的人不會耽於安逸,因為他們知道,競爭永不停息,所以人不能安於享樂。正是這樣的自警和自律促使他們再度接受挑戰,朝下一個目標邁進,如此周而複始,永遠向更遠大的目標挺進,全身心投入到追求更優秀的境界中。

這些人永遠能夠從生活、工作以及獲得的成功中感受到由衷的喜悅。他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鬥誌和充沛的精力,昂首向前,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喪失熱情。對他們而言,“已經達到最終目標”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優秀的人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新的目標而不懈努力,並且享受過程、樂在其中。

優秀來自自律而非超能力,當然也會有感覺疲憊的時刻,也可能會想鬆懈、想更隨便一點兒地生活,但是,自律和自警卻能讓你再度打起精神。個人的進取心是實現目標不可缺少的要素。進取心會使我們進步,因而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

1948年,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成功秘訣”的講座,邀請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來演講。

丘吉爾做手勢止住了如雷的掌聲,他說:“我的成功秘訣有3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我的演講結束了。”說完就頭也不回地直接走下了講台。

經曆了整整1分鍾的沉寂,全場鴉雀無聲,隨後,觀眾席上爆發出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這些掌聲不僅是對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的尊敬,更是對這位大人物進取精神的一種褒揚。

保持進取心、追求卓越是成功人士永遠的信念。這種信念不僅造就了成功的企業和傑出的人才,還促使每一個努力完善自己的人在未來不斷地創造奇跡。

每一位成功者都有勇往直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進取心。當一個人具有這種進取心,將如虎添翼、力量倍增,任何困難和挫折都阻擋不了這股力量。憑借進取心,我們能夠敢於麵對重重的困難,敢於麵對各種挑戰,不僅敢於向“可能”挑戰,更敢於向“不可能”挑戰,因為在進取心之下,所有困難與考驗都是成功的必修課題,隻需麵對,無須恐懼。

能堅持不懈做到自律的人,不會僅靠運氣來獲得成功,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們也會堅持工作,決不會放棄努力,這就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進取心能促使一個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並且積極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進取心與自律的態度相輔相成:有進取欲望的人更容易做到自律,而以自律的態度對待工作的人,相對地,能更長久地讓進取心推動自己的工作。

5.在自律中不斷蛻變成長

世界屬於知足但永不滿足的人們。

有這樣一句名言:“世界屬於知足但永不滿足的人們。”是的,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很少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而是善於忘掉“過去”,麵向未來、勇於變革,從而不斷超越自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