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言行決定習慣:管好言行,控製自我的言行習慣(2 / 3)

3.低調,不狂妄

“人之不幸,莫過於自足。”——方孝孺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這樣一種情況:一個人一文不名的時候顯得比較謙虛,但一旦得勢後便居功自傲、恃才傲物、盛氣淩人,再也不低調了。這樣的人,就是缺少自律的心境,他們會隨著自己處境的變化而放任自己的負麵情緒。

按照係統論的觀點,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隻能存在於一個係統之中。想一想宇宙之大、人際之繁,一人之功、一己之才算得了什麼?更何況每一個人的“功”和“才”都是要靠著別人的幫助才能實現的。所以,才大而不氣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如何能在飛黃騰達之後保持自己的低調作風?答案是需要人的自我約束、自律。

保持低調的自律確實很難,家財萬貫、掌握大權,卻還能低調做人、謙虛謹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太容易。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自律精神,要管住自己那顆勢力之心。

我國近代著名大學者顧炎武認為,做人的最大美德就是低調自謙。他說:“昔日之所得,不足以自矜,後日之所成,又不容以自限。”

一個人如能感到自己的“吾不如”,就必然會感到自己尚有“吾不知”和“吾不足”,隻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具有虛懷若穀的品德。眾所周知,普京喜歡柔道,有人問他:“柔道對你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普京說:“柔道能鍛煉人的勇氣,在和人競技的過程中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對手的長處,讓練習者懂得尊重對手和保持謙虛。”這就是所謂“吾不如”的境界。

一個人到達了“吾不如”的境界,就能很容易體會到自己的不足。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自己做得再好,也還會有很多不足。越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越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明代大家方孝孺說過:“人之不幸,莫過於自足。”隻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前進的目標和動力。

老子認為“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的這種與世無爭的謀略思想深刻體現了事物的內在運動規律,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成為廣泛流傳的哲理名言。

曾國藩的家書中曾經記載過這樣一件事,1858年,曾國藩帶領的湘軍在與太平天國的戰爭中節節勝利。而此時,曾國藩的九弟,也是湘軍將領的曾國荃開始變得趾高氣揚、不可一世。曾國藩知道後,在一個月內連續兩次給曾國荃寫信,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自古以來,因不好的品德招致敗壞的有兩個方麵:一是長傲,二是多言。堯帝的兒子丹朱有狂傲與好爭論的毛病,此兩項就歸為多言失德。曆代名公高官因敗家丟命的也多因為這兩條。我一生比較固執,很高傲,雖不是很多言,但筆下語言也有好爭論的傾向……沅弟,你處世恭謹,還算穩妥,但溫弟卻喜談笑譏諷。聽說他在縣城時曾隨意嘲諷事物,有怪別人辦事不利的意思,應迅速改變過來。”

曾國藩之所以給他弟弟寫這封信,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在權力到手之後很難保持自律,可能會放任自己的言行,所以他才刻意寫這封信,提醒他弟弟自律、低調。這封信不僅對他的弟弟有警示作用,同時也告訴我們:人要保持內斂的心態,不要高談闊論,即使與人談話,話題也不能永遠以自我為中心,不要隨便把自己心中的牢騷傾訴給別人,因為你無法保證你的傾訴對象將來不會成為你的敵人。更不要意氣用事,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都能沉得住氣,管得住自己的嘴,以免言多語失。

話說得少,從不妄語,會使人變得有涵養,也更容易顯現出自己的威嚴。相反,不懂得低調的人往往高談闊論,殊不知,言多必失,到頭來反而被他人抓住把柄,讓自己陷於被動之中。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政治家、科學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美利堅合眾國創建時做出了許多功績,故有“美國之父”之稱。

一次,富蘭克林去拜訪一位前輩,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小門低,所以他的頭被狠狠地撞到了。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這一幕,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很痛吧!這或許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在這世上好好活下去,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正如富蘭克林的前輩所說,人在世上,不管是身居高位還是春風得意,都應該保持低調的行事風格。

一個人做出張牙舞爪的高調行為,非但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反而會讓他人看輕。其實,想要顯示出自己的霸氣,想要樹立威信,那麼不妨學會“沉默是金”的低調。

4.用傾聽代替傾訴

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容易犯一個毛病,那就是自己侃侃而談,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樣會很容易讓身邊的人感覺你比較浮誇、過於自我。所以,我們應該自律一些,讓自己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傾聽,多聽取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給他們空間和時間,多去體會他們話語的意思,這樣,你身邊的朋友才會注意到你,才會對你有一個好印象,這是一種傾聽的自律,它會讓你更加智慧,更能贏得別人的好感。

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了解、理解,所以,人們才有了說話的欲望以及表現自己的欲望。但是,凡事有度,如果話太多,隻會讓別人反感。我們應該做的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管好自己的嘴巴,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就認真地聽,這樣才能讓身邊人感到你對他們的尊重。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國派使者到中國朝拜,這名使者帶來了3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活靈活現,皇帝非常高興。使者不僅送來了3個金人,而且還提出了一個問題:“這3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很多辦法,命人去稱3個金人的重量,並且讓能工巧匠去研究小金人的做工,但是比較了半天,也沒發現這3個金人有任何差別,皇帝便著急了,心中質疑:天朝上國怎麼能連小國的問題都答不出來?

這時,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他準備了3根稻草,當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耳朵裏的時候,就從另外一隻耳朵裏出來了;當稻草插到第二個金人耳朵裏的時候,就從嘴巴裏出來了;當稻草插入第三個金人耳朵裏的時候,就到了肚子裏,再也沒出來。

大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皇帝若有所悟,獎賞了大臣。使者聽了皇帝的答案後也點頭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會傾聽、會思考的人,而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

最有才華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了我們一張嘴巴和兩隻耳朵,為的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傾聽,隻有用心去傾聽,才能及時了解別人的想法;善於傾聽才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有些人認為,自己說話越多,就顯得越有才華。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絕不會滔滔不絕,而是會聚精會神地傾聽。傾聽是舌燦蓮花的前提,傾聽要有側重點,要學會過濾,隻有這樣,傾聽的重要作用才能發揮出來。

傾聽是一種智慧。當你在意某個人的時候,你才會願意靜下心來傾聽;反之,如果你對這個人不怎麼看重,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耐心了。傾聽更是一種慈悲,因為你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去幫助對方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應該做的。

舍棄不必要的話語,認真傾聽,才能聽懂一個人的心。等到你專心聽完對方說的話之後再發言,就會顯得更有力度。放下說話的衝動,先去傾聽,聽到別人的需求,才能用最簡單的話語打動對方。

傾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對方心底的聲音,如果我們隻是滔滔不絕地去說,隻會讓最真實的聲音消失。傾聽可以給別人一種隨和的感覺,還可以讓別人感覺到你的真誠。傾聽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需求,我們需要別人了解自己,需要朋友知心,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對方的傾聽與理解。

俯下身去傾聽,往往可以聽到別人心底的聲音,不管如何,你願意聽,對方願意說,這樣才能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不要過於虛榮,總想展現自己,這樣隻會讓你丟失對別人的尊重,如果長此以往,你就會失去越來越多的朋友。

知人知麵,不如知心,知心要從哪裏開始?知心就要從傾聽開始,傾聽是了解一個人的最佳方式,傾聽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裏了解到別人更多的信息,隻有通過傾聽,你才能獲得越來越多的朋友,而成功也將會在下一秒鍾出現。

5.適當忍讓,用自律控製言行

學會退讓就是成功。

人們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歧義,會讓別人誤解,這就要求我們學會“說話”,讓自己說錯的話語在腦海裏沉澱一下,然後再想想讓誤解消失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順著對方的思路說,慢慢把對方帶到自己的思路中。一個人是否成熟、是否自律,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況。也許我們感覺自己說的話是很好的,但是傳到別人耳中也許就不是如此了。被誤解是人之常情,畢竟,我們從嘴中說出的話語是我們內心的表達,而對方又不是我們肚子裏的蛔蟲,無法知道我們話語中所要表達的正確思想。但是麵對別人的誤解,我們需要控製自己的逆反情緒和攻擊欲望,適當忍讓,然後再去解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闡述自己的思想,這樣才會消解對方的怨氣。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自律來控製自己的言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