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溝通不僅需要會說,更需要會聽,兩者在溝通中所發揮的作用同等重要。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就要做一個注意傾聽的人。會說是一種能力,聽懂則是一種智慧,需要我們細心琢磨。
職場溝通既包括如何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包括怎樣傾聽他人的意見。據資料顯示,溝通體現在說、聽、讀、寫四個方麵,其中說占30%,聽占45%,閱讀占16%,寫占9%。在溝通所有的內容中,聆聽占到了45%,幾乎占了一半的比例,比說的比例還要大。
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人一提到溝通就認為是要善於說話。在工作中,他們經常是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不肯給別人說話的機會,那麼他一定不會招人喜歡,也將注定無法積累更多的人脈。
事實上,與人溝通不僅需要會說,更需要會聽。會說是一種能力,聽懂則是一種智慧。聽懂對方,在溝通中所發揮的作用與如何表達同等重要。正如一句話所說:“人長著兩隻耳朵卻隻有一張嘴巴,就是為了少說多聽”。
戴爾·卡耐基就曾說過:“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就要做一個注意傾聽的人。”優秀的員工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往往在於善於傾聽。職場新人一般對所處的工作環境還不十分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注意少說多聽。
當然,傾聽並不是保持沉默,用耳朵來接收文字,這樣的傾聽是不能有效達到溝通目的的。真正的傾聽不僅要用耳朵,而且要用心;不僅聽到對方說的內容,而且了解對方的感受和情緒,還要從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
人人都有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欲望,你的傾聽給對方了一個滿足自我的機會,對方自然會感激你、喜歡你,如此你們彼此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更有利於開展合作。更為重要的是,有的人還借機取得了成功。
改革開放以來,劉某一直涉足於商界。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與失敗為伴,不是跟錯了市場,就是瞄錯了趨勢。一次,為了爭取一個項目,他去拜訪某部一位部長,得知部長感冒了。
劉某問道:“部長,您怎麼會突然感冒了呢?”
部長苦笑道:“唉……昨晚天氣比較冷,看電視時為了暖和,我就躺進了被窩裏,不時鑽出來調換頻道,如此幾個來回,就感冒了。要是躺在被窩裏也能調台多好,這樣既方便又舒適。”
劉某聽了一愣,瞬間,他覺得一個極具市場潛力的商機就在眼前,因為當時中國還沒有遙控器。劉某有些激動地說:“部長,我要馬上回去著手研發、生產電視機遙控器。”對於這一想法,部長給予了讚許和大力支持。
很快,劉某成功研究出中國自己的電視機遙控器,獲得了巨大商機。遙控產品源源不斷地湧來利潤,劉某又開始向彩色電視機、影碟機領域進軍。最後,他不僅還清了以前所有的虧欠,而且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企業家。
有效傾聽他人說話至少有這樣幾個好處:減少同事間誤會,避免無意義的衝突;增加信息和經驗,成為消息靈通人士;加深與他人的關係,使他們也願意聽你說話,增加實現個人願望的機會。
有效傾聽別人,這並不是難以掌握的。以下是傾聽的基本技巧,你不妨借鑒。
1.良好的精神狀態
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傾聽質量的重要前提。如果你在溝通中若有所失、委靡不振,這表明你對對方漠不關心,會直接打消對方溝通的興趣,是不會取得良好的傾聽效果的,它隻能使溝通質量大打折扣。因此,你要努力維持大腦的警覺,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表現出自己樂意傾聽而且有興趣與對方溝通。
2.及時給予呼應
在傾聽的過程中,你要善於運用自己的姿態、表情、插入語和感歎詞以及動作等,及時給予對方呼應。如微笑、點頭、適時適度地提出問題,如“請接著說下去”“這件事你覺得怎麼樣?”“還有其他事情嗎”“你說的和我想的一樣”等。另外,在對方談到關鍵的問題或語句時,你有必要簡明扼要地再重複一下或解釋一下,如:“你是說……”“你的意思是……”等,這是一種肯定、信任、關心乃至鼓勵的信息,會讓說話者感到你理解他所說的話,會使氣氛更加融洽,有助於進一步的溝通。
3.耐心傾聽別人
當對方說話內容很多,或者由於情緒激動等原因,語言表達有些零散甚至混亂時,你更應該耐心地聽完他的敘述。即使有些內容是你不想聽的,也要耐心聽完。千萬不要直接打斷對方,或者迫不及待地插話,更不要急於下結論,否則你會被對方認為是一個沒有教養或不禮貌的人。
了解了以上傾聽的技巧後,隻要你在日常的工作中,在與上級、同事的交流溝通中善於體味琢磨,恰當運用,你就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傾聽者,你會處處受到歡迎,並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