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乙給出了他的答案:“水,火柴、帳篷和繩子。”
經理問道:“為什麼你要選這些東西呢?說說你有什麼樣的理由。”
乙說:“水是必需品,雖然隻夠一個人喝,但可以省著點,相信也能夠保證兩個人一起堅持到最後;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帳篷雖然隻能容納一個人睡,但是可以輪換著來休息。”
經理點點頭說,問道:“你為什麼要選繩子呢?”
乙說:“繩子可以用來把兩個人綁在一起,這樣在風沙很大目不見物的時候,就不會失散了隊伍。這樣就能減少危險的程度。”
經理點了點頭,把甲淘汰出局了,把乙留了下來。
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一個員工沒有積極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僅不利於自己實現自身價值,甚至還會破壞公司內部的團結。因此,他便是不受公司歡迎的人,自然就無法擁有更多的職場發展。
對此,微軟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湘輝博士曾這樣說過:“如果一個人是天才,但其團隊精神比較差,這樣的人我們不會要。中國IT業有很多年輕聰明的天才,但團隊精神不夠,所以每個簡單的程序都能編得很好,但編大型程序就不行了。”
我們知道,足球運動靠的是全隊的配合,大牌球星雖然能幫助球隊扭轉時局,但是球場上的常勝將軍仍然是配合最好的球隊。職場就像球場上的對決一般,單憑幾個“英雄”無法贏取整場戰爭的勝利,隻有團結才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高級技術人才梁煒和蘇旭同在一家著名機械公司上班,同為主管候選人。為了確定誰做主管,公司給他們布置了一個艱巨的研發任務——降低壓力機的能耗。如何降低壓力機的能耗,這是近幾年業界都在研究的難題,要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做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為了盡力爭取到主管的位置,兩人誰都毫不猶豫地接下了任務。
為了爭取盡快做好工作,梁煒整天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大量地閱讀技術文件,製作圖紙,根據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的積累,來尋找各類可能降低能耗的方法。而蘇旭每天除了上午看資料,畫圖表以外,經常到車間現場去和工人們了解公司的能耗、設備的具體情況等。當同事遇到技術上的問題時,他也會熱情地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其解決或共同探討。
兩個月後,梁煒和蘇旭都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
從技術上講,兩人的方案都有缺陷,但蘇旭卻提出了後續實施的具體方案,並且還提到車間工人們和自己設計互補的情況。鑒於此,領導一致認為雖然梁煒的研發精神值得提倡,但善於合作的蘇旭做主管更為合適。
事例中的梁煒盡管很能幹,但是難免有一些“英雄主義”的傾向。技術研發是一項需要方方麵麵知識、設計多個工作環節的工作,單憑他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考慮周全、顧及全麵,這就是公司不願意提拔他的主要原因。
一盤散沙,盡管他們粒粒金黃發亮,仍然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建築工人把它摻在水泥中,就能成為建造高樓大廈的水泥板和水泥墩柱;如果化工廠的工人把它燒結冷卻,它就變成晶瑩透明的玻璃。
因此,作為團隊中的一員,在工作中,我們要時刻想到,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團隊,學會及時地從“能幹的人”到“團隊夥伴”。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公司對每一個員工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