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責任 隻有承擔責任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 第十三章真正的責任心是“做好了”而不僅僅是“做了”(3 / 3)

工作態度分兩種,一種是敷衍了事、渾水摸魚;另一種是盡心盡力、負責到底。用第一種態度對待工作,工作就如同苦役,沒有絲毫樂趣;而用第二種態度對待工作,工作就會充滿樂趣,我們將會從中獲得源源不斷的成就感。

很多人雖然已經在職場摸爬滾打很多年,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工作——你不僅為自己賺到養家糊口的薪水,還為自己積累了工作經驗,工作帶給你許多遠遠超過薪水的東西,因此責任比薪水更重要。

《聖經·箴言》裏有這樣一句話:“你看見辛苦敬業的人了嗎?他必將站在君王麵前。”

無論我們從事的是什麼工作,我們都要把工作當做一項事業來做,隻有這樣,我們才會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對於那些眼裏隻有薪水的人來說,工作其實就是在自我摧殘,他們會在敷衍了事中斷送自己的前途、枯萎自己的生命。

試著對工作負責吧,因為責任比薪水更重要,它將帶給你源源不斷的機會和展現自己才能的廣闊舞台。

工作沒做好,就等於沒做

“做了”與“做好”,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卻有本質區別。前者隻是走過場乃至糊弄人,後者卻意味著對組織的目標負責、對工作的品質負責。

很多人經常會說這樣的話:“我已經做了。”這句話給人的感覺是:做了,我就完成了任務,結果如何則不關我的事。

然而,如果該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該做的事沒有做好,跟沒有做又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的職場中,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在執行一項任務時,往往隻是停留在“做”的階段,至於結果如何,他們根本不會費心去想。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曾說過:“工作沒做好,就等於沒做。”鑒於此,張瑞敏特別重視對公司員工的工作效果進行監督。

一次,海爾銷售公司對冷櫃電熱本部對某地區用戶回訪的電話記錄進行複審,結果發現在滿滿幾頁記錄簿上,寫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占線”,這讓張瑞敏感到十分不安,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員工的工作態度存在很多的問題。對於顧客的詢問,難道僅僅回複一個“占線”就可以了嗎?

於是,張瑞敏決定讓各個本部長就此發表自己的處理意見。冷櫃電熱本部的部長回答說:“我要回去查一查員工是怎麼工作的。”張瑞敏一聽,馬上說:“你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自我檢討,下級做事不認真,那是因為你沒有要求他們認真。”如果自己不先認真起來,不能把一件事抓到底、抓出結果來,又怎麼能要求你的員工認真呢?

一次,有個重要的客戶從香港過來,老板讓唐逸幫忙查一下北京主要賓館的情況,準備好好招待客戶一番。

唐逸接到任務就忙開了。半天之後,唐逸給老板發去了一封電子郵件,上麵密密麻麻地寫著20多家賓館的眾多信息,包括賓館等級、地理位置、服務質量等。

老板看到這封郵件就皺起了眉頭,顯然,他不是很滿意,他希望看到的是簡潔明了的說明,最好會有一些唐逸的建議,比如,哪家賓館的粵菜做得好、哪家賓館的服務會比較適合這位客戶,但這些唐逸都沒有做到。

工作中有許多唐逸式的人,他們對老板交代的任務不打折扣地完成,然而,他們還欠缺一點兒主動性和變通能力,還不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事情做好。

身在職場的你,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在幹工作時,隻是滿足於“做”,卻不重視結果?表麵看起來,整天在付出、在努力、在忙,但是這種忙,卻是沒有效果的忙,結果是碌碌無為。

老板讓你給客戶打個電話,你打了,可是對方沒有人接。你說自己完成任務了,可是這樣的“做”有什麼意義呢?僅僅“做了”就夠了嗎?在工作中,絕對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了”這一點上,否則不僅會浪費資源,更可怕的是一種自欺欺人,既有可能葬送自己的前途,也有可能給公司的發展造成影響,乃至產生危機。在工作中,我們要牢牢記住一點:隻有做好了,才叫做了。

“做了”與“做好”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卻有本質區別。前者隻是走過場、糊弄人,後者卻意味著對組織的目標負責、對工作的品質負責。一個人是否執行力強,關鍵看他是重視“做了”還是重視“做好”;一個組織抓執行是否抓住了關鍵,也是看它是不是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做好”兩個字上。對於一個負責任的人來說,“做好”才是“做了”。

把問題解決好,才稱得上合格地完成了本職工作。我們隻有把“做好與做到位”作為執行的關鍵,才能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

你是否這樣問過自己:“對待工作,是滿足於“做了”,還是爭取把它‘做好’?”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經常有人會說:“做得差不多就行了,那麼認真幹嘛!”正是因為這種敷衍的心理,才致使這些人做事經常不到位。萬一出現失誤,就不得不重新再做,這既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轉。

職場中,經常有人抱怨得不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抱怨老板不器重自己,而他們在做工作時卻能敷衍就敷衍,不求做得最好,隻求做到差不多。其實,這種“差不多”的心態導致的最後結果往往是“差很多”。

對於很多人來說,“差不多”心態已經成了阻礙他們走向成功的絆腳石。然而,它有一個天敵,那就是嚴謹、認真,把工作做到位的精神。

對於每一個員工來說,把工作做到位是他們的做事準則。在工作中,任何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職責,他們都必須不打折扣地把自己的職責承擔起來、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樣才不會影響其他人的工作,才不會對大局產生不利的影響。

比如,一個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必須認真、細致地填寫各種賬簿和票據,必須確保賬實相符,絕不能滿足於99%合格,而是要力爭做到100%準確。隻有這樣,別人在查閱賬單時,才能一目了然。

我國著名國學大師胡適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差不多先生傳》。在這篇文章中,胡適先生把“差不多先生”刻畫得簡直是入木三分、令人叫絕。

那麼這位差不多先生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他經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凡事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據說,在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卻拎回了一袋白糖。他媽責備他,他卻理直氣壯地說:“紅糖白糖不都差不多嗎?”

後來,他去學堂讀書,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立馬回答是陝西,先生說:“不對,是山西,不是陝西。”他滿臉狐疑地說:“陝西和山西聽起來差不多啊!”

再後來,他給一家錢鋪當夥計,雖然他會寫也會算,但卻總是很粗心,十字常常被他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十分生氣,就罵他沒大腦,可他卻說:“千字比十字隻多一小撇,不也差不多嗎?”

一天,他搭火車到上海去。等他走到火車站時,火車已經開走兩分鍾了。他望著火車上的煤煙,自言自語道:“隻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也太認真了,8點30分開同8點32分開也差不了很多啊!”

還有一次,他生了急病,就叫家人去找東街的醫生。家人沒找到那個東街的醫生,就把西街的給牛治病的獸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並沒有責備家人,而是自己想:“好在兩個醫生也差不多,就讓他試試吧。”於是這位醫生走近床前,用醫牛的辦法給差不多先生治病。結果這下可好,差不多先生的命被他這麼一治,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差不多先生要死的時候,他還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隻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話一說完,他就斷氣了。

他死後,人們都很稱讚他心胸寬廣、從不計較,甚至還給他取個了法號叫“圓通大師”。

仔細想想,我們身邊有沒有“差不多先生”呢?我們自己身上又有沒有“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呢?

“差不多”是當今社會人們的一種普遍心態。今天職場上,有多少人還在犯著這種敷衍了事、馬馬虎虎的毛病?所以,像“基本”、“好像”、“幾乎”、“大約”、“估計”、“大致”、“大概”等,已經成了很多職場人的口頭語。

在一些公司裏,“差不多先生”隨處可見,他們總是認為凡事差不多就行了:打包不方正,差不多就行了;檢驗產品有疵點,差不多就行了;管理人員檢查、考核不認真,差不多就行了;不肯算細賬,成本高點、價格低點、利潤少點,差不多就行了;遇事不肯認真對待,隻求過得去,差不多就行了。

然而,這樣的心態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產品丟了質量、企業失去了市場。可以說,“差不多先生”的心態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危害。

幾年前,全國大米價格上漲,一家私營麵粉廠的業務員來到大米產區采購大米。此時,很多糧庫都等著漲價,不肯出售。然而由於業務員的三寸不爛之舌,一家糧庫的負責人說:“糧食有的是,賣給你也行,一噸1000元,你買嗎?”

業務員有些猶豫,因為他不知道現在全國的大米價格已經漲到什麼樣了,於是他打電話向公司彙報:“一萬噸大米,每噸1000元,價格高不高?買不買?”老板一聽就來火了,對助理說:“哪有這麼高的價格?現在最高的價格也不到900元,跟他說價格太高了!”助理趕緊告訴這個業務員:“不太高。”

幾天後,業務員帶著簽訂的購銷合同回公司了。老板很奇怪,追查原因才知道,助理打電話時說“不”字後麵竟然少了個句號,如果毀約就要賠償賣方的經濟損失,老板一氣之下把助理辭了。

一個想要立足商界的企業是經不起員工的“差不多”的。一項任務,如果一個人差1%,另一個人又差1%,如此下去,公司必然會遭受損失。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僅僅因為差那麼一點兒,就使我們工作中的很多努力化為烏有,很多工作就是因為“差不多”才前功盡棄的。

正是因為我們有這種“差不多”心態,我們的工作中才會漏洞百出,產品才會沒有競爭力。凡事最怕“認真”二字,既然做了,為何不做好呢?當你想到“差不多”時,請想想,你是否可以再進一步呢?要知道,一直“差不多”就會差很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