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財務控製常識篇 第13章 做好現金管理,讓企業“血脈”時刻保持流通(1 / 3)

第四部分 財務控製常識篇 第13章 做好現金管理,讓企業“血脈”時刻保持流通

現金是企業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持有現金越多,對企業越有利;相反,這樣甚至會危及企業安全。因此,能否管理好現金,使現金流量順暢,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常識78 利潤與現金有什麼差異?

從時間角度出發,現金是個短期概念,利潤則是一個中長期的概念。前者是基礎,關係到生存的問題;後者是延續,關係到發展問題。因為事情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空中樓閣”。也就是說,中長期是建立在短期基礎上的,隻有短期的存在得到保證,才會有中長期存在的可能。要發展首先要生存,這個道理很清楚。所以,現金至關重要,它是一個企業的命,如果命都沒有了,還談什麼發展?

眾所周知,國內很多外企在很長時間內都處於虧損狀態,當年家樂福入駐北京時,虧損時間長達幾年,但是他們並沒有關門,因為他們有充足的現金。而互聯網的例子卻給了我們相反的啟示:網絡興起時,其點擊率奇高,使用網絡的人呈幾何數增長,但大多數網絡公司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前景美好,而是在短暫的時間內慘淡收場,金融市場上的網絡泡沫也隨之消失殆盡。因為,很少有人為其支付現金,網絡公司因為沒有充足的現金而必然倒閉。

在國內,很多企業缺乏對現金的重視,一味追求利潤,追求市場,結果是由於攤子鋪得太大,現金在需要時周轉不過來,導致企業倒閉。巨人就是這樣“轟然倒塌”的。

一個企業賬麵上顯示有很高的利潤,並不能說明這家企業就沒有倒閉的危險,因為利潤=收入-費用,而現金=收錢-付錢。因為有賒銷行為的存在,收入可能不等於收錢,費用也可能不等於付錢。利潤是“算”出來的,現金是實實在在的。根據不同的算法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利潤水平;但現金卻隻有一種算法,那就是有一分加一分,有一元加一元,沒辦法摻假。

企業價值源於什麼?它源於資產的綜合使用效率,源於管理水平等等,但這些都最終表現為現金流,即現有資產創造未來現金流量大小的能力。現金流量大小因此成為評價一個企業是否有價值的主要標準。這就是標準的財務理論。

常識79 手裏的現金是不是越多越好?

現金可以滿足企業支付、償債、投機的需要,如果持有現金數額過少,可能損壞企業信譽,危及企業安全,喪失發展機遇。用財務管理學術語表達就是,企業可能要付出轉換成本甚至短缺成本。

現金的轉換成本是企業用現金購入有價證券以及轉讓有價證券換取現金時所付出的交易費用。轉換成本與證券變現次數呈線性關係,即轉換成本總額=證券變現次數×每次的轉換成本。證券轉換成本與現金持有量的關係是:在現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現金持有量越少,進行證券變現的次數越多,相應的轉換成本就越大;反之,現金持有量越多,證券變現的次數就越少,需要的轉換成本也就越小。

現金的短缺成本是在現金持有量不足,又無法及時通過有價證券變現等方式加以補充,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短缺成本主要包括信用損失和得到折扣好處的成本、喪失購買能力以至影響正常生產的成本、喪失償債能力的成本等三個方麵的成本。現金的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即與現金持有量呈負相關。

但另一方麵,現金是贏利性最差的資產,持有數額過多會導致企業贏利水平下降,同時還要付出管理成本和機會成本。因此,企業持有現金也不是越多越好。

首先,企業持有過多現金必然要付出管理成本。現金的管理成本是企業因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費。這部分費用在一定範圍內與現金持有量的多少關係不大,一般屬於固定成本。

更重要的是企業持有現金,要付出機會成本。現金的機會成本是企業因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而喪失的再投資收益。由於現金屬於非營利性資產,保留現金必然喪失再投資的機會及相應的投資收益,從而形成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這種成本在數額上等同於資金的投資收益。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就越高;反之,機會成本就越小。

現金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它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現金也是贏利性最差的資產,它本身基本上不能給企業帶來任何收益。如何平衡流動性與贏利性的矛盾,是企業現金管理的核心命題。

常識80 如何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

確定最佳貨幣資金存量,一般是指在貨幣資金定性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計算最佳的貨幣資金存量。確定最佳貨幣資金存量,對於挖掘資金潛力,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流動和獲利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確定貨幣資金最佳存量的常用模式有:周期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存貨模式及米勒—歐爾模型。下麵分別介紹幾種常見的最佳現金持有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