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件事 你是否有銳意創新的精神(3 / 3)

每天從清晨到黃昏,要過目幾百罐石油,也不是件輕鬆的事。一周時間過去了,洛克菲勒就對這種單調的工作厭煩至極。他覺得如果自己一輩子做這樣的工作,無疑是浪費生命。他想過改行,卻又找不到別的工作,隻好堅持下去。他開始想自己是否可以找點兒事做。

有一天,他看著不斷旋轉的罐子發呆,突然有一個想法閃過腦海:這些罐子旋轉一周,焊接劑都是滴落39滴,有沒有什麼辦法使焊接劑減少幾滴呢?這樣可以為公司節省不少成本呢。他開始思考,眼前這簡單至極的工作中是否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就這樣,他開始尋找節省焊接劑的辦法,在一番試驗之後,他終於研製出37滴型焊接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該機焊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質量缺乏保障。他的出發點原本是要節省石油,如今卻又浪費了石油,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他沒有灰心,開始思考如何改進方案,研製出更好的焊接機。

最終,他研製出了38滴型焊接機。公司對他的新發明非常滿意,老板說,他簡直沒有想到一個做著如此簡單工作的人能想出這麼好的方法,真是一個奇跡。不久公司便生產出這種機器,采用的就是洛克菲勒的焊接方式。

洛克菲勒發明的新機器雖然隻是節省了1滴焊接劑,但是這滴焊接劑每年為公司節省的開支卻有5億美元。

職場就像戰場,沒有定律,隻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不斷開拓,取得領導的信任,很多新的工作領域就可以擴展。這就是很多企業之間,相同的職能部門往往做的事情大相徑庭的原因。

靈活變通,打開創新之門

創新不是被動行為,而應成為每個人的主動追求,做到“整天想著去發現”。要創新,就要求我們主動地去思考、去想辦法。隻有這樣才能洞察創新的時機、把握創新的機遇,同時還要勇於提出問題。提出一個問題,便打開了一個思路。因為問題是創新的先導。企業家們經常講,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所以,我們要樹立這樣一種理念,善於質疑、善於提出問題,這本身就打開了創新之門。

創新思維就是不受常規和現成的思想約束,尋求對問題全新的、獨特的解答方法的思維過程。在日常工作中,技術上的改進、小小的發明創造就是創新。服務觀念的更新、服務項目的改變、千方百計滿足客戶的不同消費需求也是創新。

爭做一名創新型員工,就要善於用新思維、新方法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事實上,創新空間存在於每個地方、每個人、每件事上,凡是做出優異成績的人,無不是創新的體現。

一天,一家建築公司的經理突然收到一份賬單,賬單上所列的東西不是任何建築器材,而是兩隻小白鼠。總經理不由心生疑惑:公司買兩隻小白鼠幹什麼?他有些生氣,找到那個買小白鼠的員工詢問:“你覺得小白鼠很好玩是嗎?你為公司買兩隻小白鼠到底要做什麼?”

員工並不急於為自己辯解,而是問了經理一個問題:“上周我們公司去修的那所房子,電線都安好了嗎?”“安好了。”經理沒好氣地說,“你問這個幹嘛?快說你買白鼠的原因。”

員工回答道:“我們要把電線穿過一根10米長但直徑隻有25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砌在磚石裏,並且拐4個彎。當時,小趙和小鄧了很大勁兒把電線往裏穿,卻怎麼也穿不進去。後來我想了一個好主意,到一個寵物店買來兩隻小白鼠,一公一母。然後把一根線綁在公鼠身上並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把那隻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並且逗它‘吱吱’叫。當公鼠聽到母鼠的叫聲時,便會順著管子跑去救它。公鼠順著管子跑,身後的那根線也被拖著跑。我把電線拴在線上,小公鼠就拉著線和電線穿過了整個管道。”

經理聽了恍然大悟,驚喜萬分,他想不到這個員工原來這麼聰明。從此,這個員工就成了經理身邊的紅人,一直被老板重用。

同樣一件事,小趙和小鄧想盡辦法沒能解決,而這名員工卻想辦法輕而易舉地把問題解決了。原因何在呢,那是因為他懂得用非常規的方法去解決一件用常規的方法無法解決的難題,要懂得巧幹,而不是蠻幹。成功的秘訣很簡單,就在於善於開動腦筋去想辦法,用智慧去解決問題。

巧幹是指在工作中懂得挖掘技巧、靈活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它是一種解決問題和發明創造的能力,是一個人敏銳機智、靈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滿活力、隨機應變的表現。

一個知名企業的老總時常這樣對員工說:“我們的工作,並不是要你耗費體力、耗費時間去拚命,而是要你帶著大腦去工作,要巧幹,而不是蠻幹。”這就是說,一個優秀員工應該勤於思考、善於動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找出巧妙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出蠻力,事倍功半。不論工作有多麼繁忙,也要騰出時間來思考,找出最為省力有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