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件事 你是否具有居安思危的競爭意識(2 / 3)

經過前期的努力,劉芳所在的公司果然一舉中標。在慶功會上,劉芳被邀請與總裁碰杯表示慶賀和感謝,同時,總裁正式宣布劉芳接替退休的財務主管,任職財務主管。

現實中,初入職場的人往往嚐試不足而過度服從,這就使得工作缺乏主動性。形成了上司說什麼就做什麼,說一次做一下。殊不知,企業不是普通的學校,不光是讓你學習,而是需要你快速成長並發揮能量的地方,不然就不會聘用你。所以,職場新人不要隻是縮手縮腳,應該勇於嚐試、爭取機會,從學生到職場人,這樣才能盡快完成角色的轉變。

比別人多做一點,提升個人知識和能力

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知識和能力,以適應企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當然,這些知識和能力包含本職崗位的技能還有與專業技能相關的其他方麵的知識。員工需要永不止步地學習和提升,需要兢兢業業地工作才能滿足這種綜合要求。你需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界傳達你提升的結果,如果獲得企業認可,那就會迎來展示自己的機會。

秉業剛剛大學畢業,去了一家出版公司工作。湊巧當時出版公司正在籌備編輯一套叢書,大家都很忙,秉業來了,經理並沒有時間給他安排具體工作。於是秉業成了“萬金油”,無論是編輯部,還是業務部、印刷部……哪裏需要他就去哪,對此秉業並無怨言,而是盡力把每一樣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下班後有同事嘲笑他說:“你傻呀,整天被別人使喚來使喚去的,幹那麼多活,也不知道去哪兒領獎金呢!”秉業隻是笑笑,仍舊專心致誌地做每一件事。

後來,還有同事挖苦他說:“你每天雖然比誰幹的活都多,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這樣做再長時間也沒有成果。這會有什麼出息呢?”說來也是,秉業每天都是做些包書、送書、取書、郵寄、聯絡……這樣的瑣碎之事。從表麵來看的確不值得一個大學生全身心投入。但是,秉業卻認為,既然是工作,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應該認真去做,也一定會有收獲。這也使得每一個給他指派工作的人都對他很滿意。

3年後,秉業被提拔為發行部主管,這樣的宣布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可是,公司總裁的一番話讓大家明白了其中緣由:“秉業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比別人多做一點,他做過多個部門的工作,並且學會了這些部門的工作,又熟悉所有部門的經營管理。因此,在你們中間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坐這個位子的了。”10年後總裁退休時,將總裁的位子傳給了曾經的“萬金油”——秉業。又過了5年,秉業創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而且在出版行業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必須“比別人多做一點”,這是我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法寶。同時,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錘煉能夠驅動自我的“好功夫”,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容易有卓越的表現。

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體現之一就是平衡力。許多人都因為缺乏這種平衡力,而在職場中止步不前。平衡力包括做事的方法、平衡自己生活和事業的能力、與別人相處的能力、管理時間的能力還有能使這些因素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好像人體所需的鈣質,如果人體缺鈣,就會導致骨質疏鬆、腰酸背痛、容易發生骨折一樣,一個人如果在職場中失去平衡,就會失去良性發展,最終全軍覆沒。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美國的哈佛大學有這樣一句著名的校訓:做好準備,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成功了。當你自己準備妥當,才不會在機會來臨時手忙腳亂。應該隨時保持最佳的狀態,一旦機會出現,我們就要牢牢地抓住它。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但是卻蘊含深意。在職場中,唯有如此才能贏得發展。有些人,上司在時一個樣,上司走後又是另一個樣。在工作的8小時裏混混沌沌,在8小時外更是把工作拋在腦後,對於上級布置的工作能拖就拖,對於上司給予的建議也是聽過就忘。在他們身上常會看到這樣的狀況發生:當領導突然問起一件工作時,他們總是支支吾吾、不知所雲,準確地說是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時可能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請你等一等,我先問一下然後再告訴你情況。”這其實就是在表明自己根本沒有做好工作。這種被突然襲擊搞得手足無措的人,隻能說明他們在工作的8小時內沒有把工作放在心上,對於8小時外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員工,不管人前如何表現,一到關鍵時候就會掉鏈子,如此以來上司怎麼會把大事托付於他?他又怎麼獲得上司的青睞?

自2008年底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讓許多人一夜之間丟了工作,時任某外資企業產品研發部經理的陳剛意識到這一點:雖然自己帶領同事為公司開發出了很多的新產品,為公司作出了貢獻,但是自己位高權重,屬於裁員高危人群,恐怕難逃此劫。於是,他和愛人共商應對之策,並聯係獵頭為自己尋找適合的職位。正如所料,2009年第一季度,總公司宣布裁員1/3,研發部成了“重災區”,包括陳剛在內的所有同事全都麵臨失業。得知這個消息,陳剛很淡定地收拾好自己的私人物品離開了公司,並於一周後去了國內一家中型企業做副總經理,他的事業走上了另一個新台階。

在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有危機意識,要善於提前規劃自己的未來。這樣一次危機才可能是一次轉機,特別是在職場中,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要清晰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方向,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通過理性的規劃和充分的準備,不斷地向實現目標的方向努力。故事中陳剛憑借自己的實力以及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在危機來臨時積極想出應對之策,使自己能夠立足於職場,並且贏得了更好的發展平台。

所謂的“有準備”就是要保持“空杯”心態,就是要不滿足於現狀,就是要不斷加強學習。時刻保持謙虛、時刻不忘勤懇學習、時刻善於學習,才能得到更多知識和技能,並且獲得更大發展。無論你是專科畢業、大學畢業還是具有更高的學曆,在工作中都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即使在職場拚搏數年後,你的事業已經穩步上升,那也不能自滿,還是要不斷地給自己增加競爭的砝碼,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這樣才會在時機成熟時能夠脫穎而出。

在工作中自覺執行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把應該做的工作做好,這並不是最優秀的員工的體現,應該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首先從思想意識上提高到優秀員工的層次,然後就是要學會服從,高效執行,並且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充實自己以便使自己成為最優秀者。

在工作中,能夠自覺執行的人才是最好的執行者,這種人會堅信自己的能力並且完成任務。他們不是為了老板的稱讚,或是三分鍾熱情工作,而是自覺地執行、不斷地追求完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